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开大会(求票票)
    秦时小说家正文卷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开大会“武祠!”    “果然名录落下,怕是会令许多人不满吧。”    那份护国学宫武祠的名录,周清自然见过。    也没有什么异议。    在自己看来,比起名录的人选,名录本身的意义更为重要,当然,这个道理尽管许多人明白。    却也有许多人纠结于名录的具体人选。    比如韩国的那个韩申!    谋秦刺杀皇兄!    而且本身也没有太大的为将功勋落下,相对于其余的武祠人员,明显弱上许多,庙朝之内,便是有不少人提议撤去此人的名录。    可……韩申从某种程度上,也有属于他自己的价值。    从一位诸夏天子的眼光来看,韩申当诛,却是,这种人也有大勇气,大毅力,大决心。    勉强纳入名录不无不可,于皇兄而言,加上公孙丽的缘故,足以。    再有楚国大司马项燕!    当年攻楚之时,秦国许多兵士被其人所灭,算是老秦人的仇人,果然纳入名录,定然会有许多人不满。    再有魏国信陵君,昔年,率领五国之兵伐秦,耀兵于函谷关,军略而观,绝对有这个资格。    却是也有数十万老秦将士因此损伤惨重。    ……    ……    武祠之内,除却大秦一代代名将名臣之外,往昔诸国之人都为之商榷。    “为诸夏长远计,当如此!”    从一位普通的老秦兵士而观,武祠之内,祭祀那些往昔秦国敌国之人,实在是……不喜。    实在是不该。    从陛下的眼光远视,当得如此。    陛下为皇帝,大秦堪为恢宏之帝国,帝国欲要长治久安,必须有这个胸怀和勇气。    而自己的这位陛下有这个勇气!    “哈哈哈,对手都是值得尊重,那些人为自己的国家,付出甚多,甚至于生命,那就是价值。”    “大祭酒功勋不弱于武安君,百年之后,武祠之内,也有位置。”    周清驭马前进。    所言武祠名录,实则身边的王翦也有足够资格。    却是依从武祠的优选名录,在世之人选入不太可能,祭祀……都是为死人的,为活人祭祀?    听上去有些怪怪的。    “郡侯过誉。”    “若论功勋,郡侯更是显耀。”    “却是依从郡侯如今的修行,怕是百年之后,都难入武祠之中。”    大祭酒王翦拱手一礼,含笑缓缓。    郡侯!    眼下才二十多岁的年纪。    实在是年轻至极。    当年自己这个岁数,还在军中为千长,而郡侯已然位极人臣,更有不俗的修行。    偏生百家之中,以道家最为擅长养生休憩之道,医家便是从道家化出来的,据传有道之人,寿元过百轻而易举。    郡侯当也如此。    自己如今年老垂迈,不足多活于世,若言郡侯可以再活一百年,王翦也是相信的。    一百年!    大秦自商君变法以来,也才百四十年不到,郡侯定然可以看到大秦更为恢宏的一面。    “哈哈哈。”    “百年之后,本侯希冀那一天的到来。”    周清又是朗朗笑语。    武祠之中。    应该有自己的位置,可……也如王翦所言,很有很长很长的时间,果然不能够破入身融万物的至高境界。    以玄牝初始的真空境界,寿元都足以惊异寻常人。    ……    ……    “武真郡侯!”    “武真郡侯!”    “……。”    酉时!    天色尚未暗下,学宫正中演武堂,占地极大,其内设有讲武堂,弧形的阶梯层层而上。    足以容纳数百上千人。    前方,高台建造,要人齐坐。    观武真郡侯、大祭酒到来,早就被通知前来此地的教员、博士、督察使纷纷起身深深一礼。    “坐!”    周清单手压下,并未直接入座高台,看着面前百多位博士、教员,人数比起当初多出两三倍。    非为臃肿,而是更为职责明细化。    “今日本侯入护国学宫,没有特别的目的,就是想要和诸位简单聊一聊。”    “聊一聊护国学宫的现在!”    “聊一聊护国学宫的将来!”    “未有前来学宫的时候,本侯已经和陛下聊了不少,陛下觉得本侯应该前来巡视两大学宫。”    “今日到达护国学宫,本侯也和大祭酒聊了许多。”    “也知晓许多事情。”    “护国学宫,当年本侯建言设立学宫之时,其中一个缘由,便是为大秦东出平定诸国准备,若然有成,则大秦军中将不会缺少军将。”    “大秦的军力会更加强大。”    “现在,大秦扫灭诸国,一统天下,许多人就想着护国学宫是不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认为护国学宫是不是需要削减支出,削减人员了。”    “为什么?”    “有些人说着现在的诸夏诸国已灭,没有大的战事可打,学宫继续存在有何用?”    “你们觉得呢?”    “今日……,随意畅谈,你等是学宫的大祭酒、督察使、博士、教员,待在学宫的时间比本侯还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