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民国文豪弃妇的祖母(1)(二合一)
书迷正在阅读:全球入梦、女帝无节cao:皇叔,你别跑、清宫有喜:四爷,等一下!、逃婚101天:学霸娇妻,乖一点、第一讼、田园荷香:王妃养成手札、我的微信有点拽、战争大法师、莽荒虫群、快穿虐渣:BOSS哥哥,放肆宠
民国六年,三月末,天气微寒。 齐安城,南城,相府街,此时难得有些喧嚣,相府街中心的徐家门口围了一堆看热闹的邻居路人。 国人看热闹的习惯自古亦然。 即使很多人都不知道这边发生了什么事,甚至都不知道这边是哪家,可依旧还是围过来四处打听。 “大哥,这么多人围着干什么? 到底出了什么事啊? 是有钱拿,还是怎么了” “是啊,张老弟,这干啥呢?” 有人七嘴八舌问。 自然也有人热心的解答一二: “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听说跟徐家春节前刚留学回家的那个大少爷有关,好像是那个大少爷要休妻。 人家娘家人过来找麻烦了。” “不是好像,就是这回事! 你们几个可来晚了,我就住在他们家隔壁,今天大早上,我家那只鸡刚叫了两声的时候,南阳街的刘家三兄弟就带着十来个家丁护卫过来了,那可不是敲门,直接就拿榔头砸起门来了,看到那门没有。 上面那十来个坑就是刚砸的! 老带劲了! 那一榔头,差点没把赶紧过来开门的那个老张头的脑袋给砸碎。 你们也不用知道老张头是谁。 反正就是他们徐家看门的。 他们徐家怕丢脸,客客气气的把刘家人都请了进去,今天一早上光听他们府里吵了,还有打砸东西的声音,也不知徐家损失了多少。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住在徐家边上,与徐家向来不怎么对付的王家二房老三,王鹤鸣一边幸灾乐祸的笑着,一边解释。 解释的那叫一个热心。 亏得他家老爷子成天拿徐家那个出国留学的徐辉州数落他们二房没一个有出息的,半点比不上他。 如今可不打脸了。 出国留学又怎样? 人品差可不是留学能遮掩的。 瞧着吧。 等这事过去。 徐家名望指定得差上不少。 “什么叫自作孽不可活啊? 这男方休妻,女方怎么还敢打上门了,这闹的到底是哪出啊?” 边上还有人有些迷惑。 半点摸不着头脑。 这世道休妻是少,可也不是没有,从来都是被修的颜面扫地,甚至娘家都颜面扫地,他还从来没见过被休的女人娘家打上夫家门的。 “这你都听不明白。 明显是那个徐家理亏呗,王三少爷,快跟我们说说吧,我们这小门小户的还真不清楚,说说热闹。” 有人能理解。 可却不明白前因后果。 因此,自然是要问的。 王鹤鸣呵呵一笑,比了个三: “自古以来的规矩该知道吧。 妇人有七弃、五不娶。 可是,也有三不去。 礼记有曰:妇有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妇人没有娘家可归的,不可以休弃,妇人替家中公婆服过三年丧的,不可以休弃,与妇人结婚前贫穷,结婚后富贵的,不可以休弃。 此乃三不去。 他们徐家老爷四年前可就已经死了,抽大烟抽死的,人家刘家姑娘,可是实打实的守了三年的孝。 可徐家那大少爷呢。 他爹死的时候,包括死了之后的几年,他可都没回来,他爹死的前个把星期还可以说路途遥远,可是路途再遥远,也不至于遥远到四年,遥远到他爹骨头都快烂了吧。 哦,对了,还有件可笑的事。 他们休妻的理由是无子诶。 岂不可笑非常!” “无子,这算七弃之一吧! 不过徐家那个大少爷不是一直外出留学吗,都已经有五年没有回过家了吧,如今才回来不到两月。 这无子又是从何说来?” 这时,也有明白情况的笑了。 “哟,总算有聪明的人了。 就算是咱这些没留过学的,没受过国外那什么先进知识熏陶的。 那也清楚生育得阴阳相合。 徐大少爷竟是不明白了,说不得他在国外学的,怕就是女人生女人,男人生男人吧,不需要结合。” 王鹤鸣不无讥讽的嗤笑着。 边上其他人也都顿时明白,全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些人还开起了些不合时宜的玩笑,譬如有子才算精彩,可惜未能帮忙之类的秽语。 徐家府外热闹着,连带着整个相府街都热闹了起来,府里自然就更不用说了,刘家可不是吃素的。 未安堂里早已四处狼藉。 那些个桌椅板凳,珐琅彩花瓶等等,全都被刘家人给砸了个稀巴烂,徐辉州他娘和徐辉州,以及徐慧州他弟,徐辉月,都不是什么能人,此时全脸色惨白发青的站在大堂之内,嘴唇微颤,不知怎么骂。 秀才遇到兵,有理都说不清。 况且他们家还无理。 至于脸色惨白发青。 白是吓的,青是气的。 可不是中毒。 “呵,真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我们刘家的人,又岂容别人家欺负,你们徐家的资产,早就被你们家那个老东西抽大烟给败光了。 这些年要不是我meimei拿着自己的嫁妆补贴,顺带着经营有方,你们徐家这祖宅指不定就已经卖出去了,全家都得喝西北风去,还有你个臭不要脸的陈世美,你以为你出国留学花的是谁的钱,就凭你妈和你那窝囊玩意弟弟,赚个毛线钱。 要不是我妹补贴,你指不定早就因为没钱被人给卖了,当奴隶。 还有脸休妻,呸,恬不知耻。” 刘仁明看了下大堂里面稀碎的场景,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便开始大声讥讽,义正言辞说着。 要不是没喇叭。 他都想拿个喇叭大声喊。 因为他就是想要让别人听到。 光他们两家人听到有什么用。 有些人不要脸,脸皮厚。 听到了也无所谓。 “你……你们胡说! 我徐家可是大户,家里光是土地就有上百顷,更不用说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