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书单
再无扑街。 与乌托邦和人人平等是一个概念。 只要有文部,有上架订阅,就必然会有那些成绩不好的人、新人、甚至写崩的大神。 所以,这话也只能作为鸡汤骗骗老实人。 真话是,要成神,先老实做扑街。 不过,沈三问更希望假话说着说着,自己也信了。 他怎么想,丝毫不影响洛阳的沸腾。 每个人心里都很激动。 写文的初衷是什么? 有人说,是为了钱。 诚然,没有钱,衣食无法为继,也就无法更好的创作。 但是,文部没创立之前,这些人没开始写作之前,不也贫穷的好好活下来了? 写文看似高大上,能以此为生却是不易。 这些作家却放弃了其他更容易赚钱的方式,比如打铁,码头搬货,选择了写文。 若未曾被文字感动过,没有可分享的故事和感情,真的会如此吗? 一纸征文的确有巨大的,却并不能掩盖这背后隋唐英雄传给人的震动。 它鼓励无数人拿起了笔杆,以此分享自己心中所想喜怒哀乐。 敢于踏出第一步,执笔写出地一行字,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沈三问很懂那些说为了钱的人。 一是,看到他人的巨大成绩被鼓舞踏出步子,然后自信受到了挫折,二是,没有成绩时放弃了一篇又一篇文字,却不愿意远离这个奋斗过许久的圈子。 为了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为了证明自己,拥有更多的读者和成绩,继续奋斗。 统称,为了钱。 所以,有过写一本书经验的扑街都不爱谈理想,只谈有了新创意的欣喜若狂,码字如飞,默默期待下一次的扑街。 这也可以解释,告示一出,喝了鸡汤,心怀梦想扑街们收到莫大的鼓舞。 沈三问问自己,现在的他是为了什么? 其实,也是为了钱。 因为大周需要钱,公主需要钱。 因为他要证明自己的才华,丰富大周人的精神生活。 这样的日子太紧张,他又开始怀念做一条咸鱼了。 也罢,既然开始了,自然得有始有终,他会好好努力的。 想一想,签约,上架,订阅,打赏加更,推荐票,推荐位,书评,大神经验,文部还差些什么呢? 书单! 作者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都有了些许交流,可读者之间还没有交流通道。 虽然可以通过评论初步确定一些书适不适合一个人,但是参照物还是太少了。 若是有博览群书的老书虫,在充分的阅读和比较后,负责任的推荐一些品类的书,那该多好! 最少,质量和更新能有保证。 情节的优劣,新书虫并不能一眼判断,但老书虫往往能判断此文是否易于驾驭,便于行文。 以后文部的书会越来越多,那些消费高的人,自然能够练出一双火眼金睛,那些人是在水文,那些人在规规矩矩行文,一看便知。 他们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选择读物。 若能在一个人的书单中,发现几本自己推崇的书,那这个书单单主的书,是不是值得一看?也省去了在众多书籍中一一挑选的麻烦。 所以沈三问当下就做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