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赚了
崔玄不禁想请他发表一下意见,当然是在两位当事人走了之后。 州官很得意的问崔玄他们处理的如何? 崔玄只是轻笑,然后问出疑惑。 州官旁边的大周书生给他解释了几句。 “入乡随俗,作为商人没有不懂这个道理的,就算大周乡村小生意也是随时变化的。只要他们想要交易就会找到解决办法,这就是我们收到的指导精神。 对待商事纠纷,直接将最坏的情况展示给他们,然后让他们自己协商,不能成,生意不做了就没有纠纷了。” 快刀斩乱麻。 崔玄很疑惑,“你们这样,他们能真的满意吗?” 州官呵呵的jian笑,“只要最终结果不是最坏的,那不都是赚了。” 商人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崔玄呵呵一声。 真狡猾。 真会玩。 突厥套路深,他要回洛阳。 州官这么直白,崔玄就直接问了呗。 他问道,“你们这边粮食怎么卖的?价格是定死的?” 州官回道,“恩,还定量呢,每个人最多买比户数多三份的口粮,每年有额度的。” 那也挺好,人口调查都免了,人们都会拼了命的多报人口。 很高。 “那税?” 州官想了想,“只有收入所得收税,比如采矿工作所得、开店所得,让我想想还有什么。” “不着急。”崔玄对这种新税种也很好奇。 好像没什么其他的,州官说,“只有这两大种,就是税率差别很大,劳动所得一百取一到三,为了集体劳动开矿等取一,其他取三,日常用品店铺所得一百取五,高档消耗品一百取二十,其他的小类与我们无关,大致是一百取。” “经商收税?”崔玄大吃一惊,“那些商人如何会主动来申报呢。” 州官答道,“没收税的商品造成问题,我们是不管的。有时候需要找到货物的源头,由谁负责,还有一些纠纷,如果闹到这里,没交税会处罚。整个货物的流动,都需要购买税收凭证,他们购买凭证的钱就是他们交的税。 比如说刚刚的事,如果是交易完成,毛皮有问题,我们就会来调查谁的问题,如果没有交税,商人闹事会被直接赶出去,以后都不能来这里做生意。” “没有户税?”崔玄印象里无论哪个朝代都是按照人税,供应国家运转的。 “大家都穷交税不是逼他们做逃民吗,反正现在只有有户籍的才能参加集体劳动分粮食,很多以前的黑户都登记上了。如果有什么乱子,也好找人。”州官解释道。 “不知道可否问一下你们的税收情况?”崔玄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这事就不是州官的举手之劳了,如果不行就算了。 “是以往的十倍。”州官嘿嘿一笑,“那些酒馆茶楼交的钱可多了,原来还不知道哪里生意这么好,以后不做官就去开个小茶馆,每天跟这里的熟人吹牛去。” 酒馆和茶楼。 在洛阳、长安都有啊,可是没见他们交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