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婴儿潮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正文卷第一三零章婴儿潮现在大汉帝国学校的教材里面,度量单位都已经有了变化。 时间不再叫做时辰、刻,而是以小时、分钟、秒钟来计算。 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乃至微米,也替代了以前的里、丈、尺等。 计算重量,用的是吨、公斤、克、毫克这些。 基本上能够改的都改了,改成了方浩适应的那一套。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计算方法让他们很不适应,但是方浩并不在乎他们的反应。 他是皇帝,让他适应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代的人感觉到不适应,一点都不要紧,只要下一代的人用得更方便就可以了。 在新式教育推广之下,这个国家的文盲率在大幅度的降低。 年纪大的人没有办法了,只能靠着夜校的形式来学着认识一点字,那还得靠自觉。 但是那些还没有成年的人,都被强制性的送进了学校。 读书期间他们吃的都由学校来负责,家里当然也不会有多大的意见。 这对朝廷的财政是一个负担,不过,这些年粮食都丰收,朝廷有那么多国有农场,粮食已经多得吃不完了,甚至还拿来喂猪,在这种情况下负担那些学生的粮食没有任何的问题。 老师的薪水也不成问题,因为国库充盈。 方浩对于教育方面的要求就是,小学六年义务教育,必须要执行。 每五个村必须要有一所小学。 这个是要列入到教育部官员的考核之中的,必须要达到。 地方政府也必须要全力的配合。 教育起不来,科技发展就说不上,社会的全面发展更加说不上。 在永初四年年底的时候,他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每一个县,必须要有一所中学。 现在的情况,不可能做到每个乡都有一所中学,但是每个县必须要有一所中学。 小学升中学,会有一次中考,至少要淘汰一半的学生。 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现在没有那么多合格的中学教师。 虽然从关外算起,方浩推行教育改革已经有了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十多年的时间并不足以培养出太多的中学教师出来。 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等待,只能够一步步的来,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培养教师。 然后就是加大中考的淘汰力量,减少教师的负担,让那一些最优秀的学生才有机会接受中学的教育。 现在这边推行的教育制度,没有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分别,就是四年制的中学。 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课程都开得非常的紧张,对学生们接受这些知识有着一定的压力。 以后可以慢慢的改变课程,但是在这十年时间之内,方浩没有那样的想法。 他必须要尽快的提升全民接受教育的程度。 有一些人会因为这个高强度的课程安排失去继续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但是那有什么办法呢? 这个世界本来就那么的落后,他竭尽全力,能够提供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那一些从中考淘汰的学生,就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接受一些培训,就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技术工人,已经可以改变他们的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