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青木令
清晨,淡淡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铺满青石的地面。 欧阳皇后从床上起来,走到圆桌的旁边,缓缓坐下,脸上挂满着忧伤,眼角还残留着少许的泪痕。 采儿拿着衣衫,走了进来,放到衣柜里。转过身来,静静的站了一会。然而缓步走了过去,扶着欧阳皇后到梳妆台前坐下。拿起玉梳,一边梳理着哪乌黑的秀发。一边关心的,道:娘娘,别想那么多了,身体要紧。 我没事 采儿梳理好了秀发,转身取下支架上的凤袍锦衣,给欧阳皇后换上。最后戴上金色的凤冠,闪闪耀眼。随着一起走到门口。清风迎面扑面,顿时感觉一种舒畅感,油然而生。 “娘娘,今日天气这么好,不如出去散散步吧。” 欧阳皇后答应了一声。好。起身和采儿,一同走出了寝宫。 中丞府邸。百灵、吴熙儿、裴广庆,三人正坐在偏厅吃饭。 百灵忽然放下手中的筷子,看着吴熙儿、裴广庆,道:子卿,去了洛华,应该也有一个多月了吧。 裴广庆夹了一块豆腐,放到碗中,笑呵呵的轻点了下头,道:是的,嫂子。 吴熙儿的目光,正看向了裴广庆,试探的口吻道:你前天不是刚从洛华那里回来吗,应该对子卿哥哥的情况,很清楚呀。 百灵也朝着这个方向望了过来。 裴广庆微低着头,夹起碗中的豆腐,一口吃了进去。嘴角还残留着少许的油渍。笑了笑,道:嫂子,熙儿。这个,你们就放心吧,师兄在洛华,一切都好。 百灵笑着点了点头,望着一眼隐含笑意的吴熙儿。 “师妹,这下,你总可放心了吧。” 裴广庆看着她们,忽然有种想笑的冲动,强忍着,没有发作出来。 吴熙儿的洞察力,真是敏锐。裴广庆的小动作,早就看在眼里,坐直了身子,狠狠的撇了他一眼。 “你去了洛华几天,都做了些什么事呀,该不会是想着怎么偷懒吧。” 裴广庆摇头叹了一口气,道:唉……,别提了。刚到洛华,屁股还没坐热。师兄就拉着我一起去挖运河。要不是忽然灵机一动,说家里有事,急着要我回去,这才抽身回到了云州城。不然,以我师兄的为人,估计我现在还在挖运河了。 吴熙儿掩着嘴,偷偷的笑了起来,望着百灵,戏谑的,道:师姐,想不到子卿哥哥的师弟,还真能忽悠人。 百灵也认同的点了点头,道:没错,家里哪有什么急事。居然能把子卿,给忽悠了。转头望着一脸无辜的裴广庆,道:我就说嘛,你怎么这么快就跑回来了。 吴熙儿坐在旁边,也跟着轻点了下头,道:原来你是怕子卿哥哥拉着你做苦力呀。 裴广庆老脸一红,不去理会百灵、吴熙儿,埋头吃了起来。 吴熙儿更加得意的笑了笑,望着埋头吃饭的裴广庆,带着几分玩味的,道:别只光顾着吃饭呀,快来夹点菜。不然,熙儿可要亲自帮你了。 裴广庆充耳不闻,继续埋头吃饭。 气的吴熙儿的俏脸,微微发红。小脚跟狠狠的剁了一下地面,俊美的脸蛋,顿时感到一股麻痛传遍全身。瞪着大眼睛,冷哼了一声。 百灵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当即摆了摆手,道:我说你们俩,能不能清静一下呀。 嫂子,说的没错。 吴熙儿转头撇向一边,权当裴广庆不存在一般,撅着小嘴,起身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百灵无奈的叹息了一声,转头望着裴广庆,认真的,道:你之前说,子卿也在挖运河。 裴广庆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说漏了嘴,随即摇了摇头,解释道:嫂子,这怎么可能。那是我和熙儿,说笑来着,不能当真。 广庆,你就不要在瞒着我了。 嫂子,师兄的确跟着贫民,一起挖运河。这么做,也是为了鼓励老百姓。最终的目的,还是造福社稷。 百灵起身,走到裴广庆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了笑,道:嫂子,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砰……砰……,大门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这会是谁了。百灵让裴广庆继续在偏厅吃饭。自己却走了出去。 老爷,里面好像没人呀。 公孙明从轿子里,走了出来,望着中丞府的大匾,刻着李府两个大字。 陆官家,继续敲门。 是,老爷 听到了敲门声,百灵过来把大门打开,看到一位身穿紫黑长袍的老者,举止文雅,还带着一脸和谐的笑容,缓步走来。 百灵虽然在朝中,见过不少官员,但眼前的这位,是自己最熟悉的,正是子卿的恩师。急忙行礼道:小女子参见丞相大人 公孙明带着和谐的笑容,走向前扶着跪在地下的百灵起身,道:这里又没有外人,无需多礼。 百灵含笑轻点了下头,起身作了个请的手势。 “丞相大人,里面请” 公孙明叮嘱了陆管家几句,让他留在门外,直接跟着百灵,一起进了中丞府。 站在主客厅门口等候的青衫女子,正是吴熙儿。对眼前的这位老者,也非常的熟悉,当下望着他,点头问好。 百灵望着吴熙儿,微笑的,道:熙儿,帮忙泡两杯上好的龙井过来。 吴熙儿笑着轻点了下头,往偏厅走去。 百灵引着公孙明,进了主客厅,坐了上位,自己坐在右边的第一个位置,抬头望着公孙明,恭敬的,问道:丞相大人,今日,劳烦你亲自过来。实在是过意不去。 公孙明赞赏的笑了笑,轻挥了下手,道:老夫曾经听子卿和我说过,家中有个贤惠的娘子,说的应该就是你吧。 百灵的俏脸,微微有点泛红。望着公孙明,谦虚的,道:丞相大人,过奖了。 吴熙儿端着托盘,走了进来。端起其中的一杯龙井茶,轻轻的放到公孙明旁边的桌面上,柔声的,道:丞相大人,请用茶。 公孙明笑着的点了点头,端起了茶杯,缓缓揭开盖子,一股淡淡的茶香,从杯中散发了出来,当即忍不住称赞的,道:如果老夫,猜的不错,这因该就是极品的龙井茶,才具备的清香。市面上,很难买的到。 百灵望着公孙明,微笑的,道:丞相,不愧是见多识广。 公孙明笑了笑,望着百灵,回想的,道:老夫年轻的时候,喜欢四处游历。记得曾经有一次对我来说,记忆犹深。当时,坐着一辆马车,路经天山的时候,遇到几伙悍匪打劫。看我车上,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拿着我拳打脚踢。突然山上,下来几个穿绿色衣衫的女子,拿着长剑,把那几个悍匪赶走,扶着我到一颗大树下休息,疗伤。当中,有个女子,从腰间拿出一包东西给我,几番推辞,还是让我坚持收下。 百灵和吴熙儿,认真的听着公孙明说起过去的往事。 公孙明接着又道:自从天山下来之后,去了沙永县。当地的县太爷,真是目无王法。居然在大街上,当着众人强抢民。这种可耻卑劣的行经,简直就是畜牲所为。看的出来,那个长的不错的民女,拼命的挣扎。可那县太爷变本加厉,撕开那民女的衣裳。围观的百姓,是敢怒不敢言。老夫本不想多事,实在看不下去,上去教训了那个县太爷。带着那个民女,离开了县城,并让她离开这是非之地。没想到。公孙明的语气,变的有点气愤了起来。那县太爷暗中设计陷害老夫,把我关进了大牢,说要择日斩首。不知为何,在牢中突然被一个贵人,给救了出来,还给我指了一条明路。到云州城,参加了科举。并顺利高中榜首。从此以后,老夫再也没有像以前那么潇洒自由了。 百灵听了公孙明的这段回忆,深有感触,微笑的,道:想不到丞相大人,也会有这么一波三折的经历 公孙明望着看向自己的百灵,道:那都已经过去了。老夫此次过来,想在你这,求助一人。 百灵微微愣了一下,心里大概能够猜到,那个人是谁。望着公孙明,为难的,道:丞相,可是子卿,在洛华救灾。还有谁。转念一想,看向偏厅,难道…,是他。 公孙明看着百灵沉思的样子,大概已经猜出,想到是谁了。 难道丞相大人,是要找……还没等百灵把话说完。公孙明开怀的笑了起来,道:正是当年威震江湖的天下双雄。除子卿之外,还有一人,那就是裴广庆。 “丞相大人,不知你找他,所谓何事。” 公孙明笑而不语,端起桌上的茶水,抿了一口。缓缓的,道:不知,能否请他出来。老夫单独和他聊聊。 “好的,请丞相大人稍等。百灵走出了主客厅,往偏厅走去。” 裴广庆刚刚吃完饭,正准备要起身离开。百灵这时走了进来,道:广庆,快随嫂子去一下主客厅,丞相大人找你有点事 裴广庆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随着推辞的,道:找我,不会吧。嫂子,你可别和我开什么玩笑。 百灵望着裴广庆,认真的,道:真的,什么时候,见嫂子拿这种事说笑。 裴广庆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了起来,望着百灵,摇头道:嫂子,你又不是不了解我,我不喜欢在朝中当差。 “那你又怎么知道,丞相是找你当官的呀。” 裴广庆微微笑了笑,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道:如果猜的没错。丞相是为了蓉贵妃被刺一事。来找我去调查案情的。 百灵摆了摆手,道:好了,别说这么多了,丞相还在主客厅等着。说完,硬拉着裴广庆走出了偏厅。 公孙明一边品茶,一边望着主客厅的外面。看着两人,正朝着这边走了过来。其中的一道身影,最为熟悉,便是百灵。身边的那个英俊不凡的白衫男子,应该就是裴广庆。 百灵带着裴广庆,进了主客厅,知道自己,为此耽误了不少时间,心里总是有点过意不去,望着公孙明,歉意的,道:让丞相,久等了。 公孙明摆了摆手,看着站在百灵旁边白色衣衫的男子,笑了笑,道:想必阁下,就是名震天下的裴广庆吧。 裴广庆谦虚的点了下头,望着公孙明,道:让丞相见笑了。 公孙明仔细的看了看裴广庆,果然是一表人才,忍不住大声笑了起来,道:不错。 百灵叫着吴熙儿,一起走出了主客厅,在前花园的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下去来。 吴熙儿满脑的疑惑,望着百灵,问道:师姐,丞相,为何找广庆哥哥呀 百灵摇了摇头,道:我也不是很清楚。 公孙明看了看裴广庆,甚为喜欢,微笑的,道:老夫此次过来,想请你帮皇上,查明行刺蓉贵妃一事。 果然如此。裴广庆心里这样想着,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望着公孙明摇了摇头,拒绝的,道:丞相,裴广庆不才,恐怕难以完成皇上给予的任务。 公孙明其实早就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脸上的笑容,依旧是那么的和谐。伸出手,缓缓端起桌上已经泡好的龙井,送到嘴前,抿了一小口,望着裴广庆,从腰间拿出了一块青色的木质令牌。 这……这……是洪门的青木令。丞相大人,你怎么会有。裴广庆一脸惊讶的道。 公孙明望着裴广庆,无奈的摇了摇头,道:老夫本不想出示令牌,你小子的态度,这么坚定,实在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 裴广庆疑惑的望着公孙明,问道:丞相大人,你怎么知道,我是洪门的弟子。 公孙明笑而不语 裴广庆看着青木令。心里非常清楚,见此令者,如见掌门。如有违背,视为叛徒。若是不从,便是叛出师门。望着公孙明,道:丞相,这件事,我答应了。 听到这句话,公孙明笑着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老夫也好回宫复命了。起身往门外走去。 丞相,且慢。 公孙明停住了身子,转身望着裴广庆,问道:怎么了。 裴广庆有个不请之请,还望丞相准许。 公孙明看了裴广庆一眼,当即问道:说吧 若是完成了这个任务。裴广庆不求有功,但也不想留在朝中为官。 那好吧,老夫会尽量和皇上的说明的。 裴广庆望着公孙明,拱手,道:就有劳丞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