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入我梦(49)
山河故人入我梦 夜色深沉,而凛月宫外守着的宫人都在廊下窃窃私语, “这下好了,看谁还敢说我们娘娘不得宠,就是只有她一个后妃陛下都不愿意来。” “谁说不是呢,之前御膳房那些嚼舌根子的厨娘还说咱们娘娘一脸克夫相,难怪陛下不喜欢来咱们娘娘说。” “过了今儿个,看哪个还敢随便敷衍咱们娘娘,上次为了一盘糕点,那御膳房的老虔婆还硬是说什么,夜里吃小食对肠胃不好,竟愣是没给娘娘做,还强词夺理。” 廊下的下人们喜笑颜开,而内侍等在外面,看着从屋檐上落下的雨。凄清剔透的雨帘隔绝了殿内和殿外。 内侍不由得暗叹一声。 现在老天已经不下雪,改下雨了,春天已经来了,这位娘娘的春天也跟着来了。 陈碌阴沉着面色从凛月宫外离开。 他握着那个香囊,她说想要他救他出去,这些难道不算数了? 得了杨晟的宠爱,她还愿意出去吗? 翌日清晨,杨晟从凛月宫中出来,众人跪安。 内侍跟在杨晟身后,杨晟道, “仔细去问问离妃身边的人,她平日里都缺些什么,喜欢些什么,再多派遣一些宫人过来,凛月宫人气太少,朕看着不舒服。” 内侍喜笑颜开, “陛下说的是,奴才马上就去办。” 杨晟道, “将朕上回放在御书房的那柄紫玉簪拿来赐给离妃。” 内侍的笑都有些凝滞,那可是陛下专门找人雕刻,要送给玉尘公主的,紫玉乃定情之玉,不能随意送人。如今陛下竟然要将这簪子送给离妃娘娘,看来陛下是真的对离妃娘娘上了心。往后他还得更小心谨慎的伺候着才是。 内侍道, “是。” 培兰伺候着林欢月梳洗,林欢月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平日里寡淡苍白的面色竟有了几分红润, “培兰,昨天,卫尉大人在宫里吗?” 培兰诧异道, “卫尉大人?” “这奴婢可得去问问才知道,不过娘娘您问起卫尉大人有什么事吗?” “娘娘,您毕竟是后妃,需要和朝臣们保持距离。免得惹怒陛下才是。” 林欢月眸子垂下, “培兰,你觉得陛下可是真心待我?” 培兰忙答道, “娘娘,陛下怎么可能不是真心待你呢?” “若不是真心待您,陛下大抵就不必送那盆兰花过来了。” 林欢月顺着头发的手一滞,她都忘了,陛下带了一盆兰花过来。 “将兰花搬到屋里,让我看看。” “唯。” 太监抱着兰花入殿, “娘娘,您看这兰花,竟然在如今这种天气都能开花呢。” 林欢月上前去,抚着那兰花的花叶, “当真是极品。” 白色的花盏中央,是蓝色的芯,高洁透彻,清贵自然。 在如此冰寒之中也未曾有丝毫凋零。 可见陛下是上了心的。 林欢月抚着叶子,一时竟泪盈于睫。 培兰惊道, “娘娘,您怎么哭了。” 林欢月看着花叶,喜极而泣, “我是太开心了。开心陛下竟如此待我。” 培兰闻言松了一口气, “娘娘,这有什么可哭的,往后陛下还会送您更多东西,难不成娘娘每回都要哭上一哭吗?” 林欢月摇摇头, “这不一样,这是陛下第一次送我东西。” “本以为陛下心中没有我,我也就认了。” 培兰劝解道, “娘娘现在苦尽甘来了,以前的事情就别再去想了。” 有婢女进殿,通知林欢月道, “娘娘,大内官来了,您准备准备接旨。” 林欢月转身看向门外,培兰笑道, “娘娘,您看,正说着,这下一次的赏赐就来了。可见陛下是真的将您放在了心上。您还担心什么呢。” 林欢月将面上的眼泪擦干净。 内侍带着宫人进殿,恭敬谄媚道, “娘娘,奴才这回是替陛下来送娘娘些东西的。” 身后端着托盘的宫人将托盘上罩着的绸缎揭开, 内侍道, “这是陛下早早就让工匠打造的紫玉并蒂芰荷簪,最是配您这清冷高洁的气度。” 林欢月的视线飘到簪子上,簪子在天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打磨得极为光滑,颜色通透,一见便知绝非凡物。 内侍道, “陛下心中对娘娘很是愧疚,因为前段日子。陛下事务繁忙。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来看看娘娘,这只簪子是陛下早早就命人吩咐做好的,以表陛下对娘娘的歉意。” 林欢月垂眸,只觉得眼前不真实, “大内官替本宫告知陛下一声,多谢陛下美意。” 内侍笑道 “只要娘娘喜欢就好,陛下知道了娘娘喜欢这只簪子,一定也会开心的,若是下次得见天颜的时候,娘娘能戴着这只簪子出现在陛下眼前,陛下想必更是欢喜。” 内侍一连介绍了许多赏赐下来的东西,好不容易说完了,内侍还嘱咐道, “从前娘娘不爱去御书房,也不主动去寻陛下,从今天开始,娘娘可以试着到陛下那儿陪陪陛下。” 林欢月有些走神,培兰忙道, “多谢公公指点。” 内侍得了赏赐离开,林欢月看着一字排开的那些赏赐,一动不动。 培兰道, “娘娘,这些东西要放在哪里?” 林欢月垂眸, “除了那柄紫玉簪,其他都不要动,全都存进库房里。” “是。” 林欢月拿起那柄紫玉簪,心神恍惚。 紫玉是定情之物,陛下将这定情之玉送给她,是陛下的本意吗? 林欢月脑海中唯倒映当初在红亭中的画面,陛下与宫家长女相对而坐,并向亲自为那个女子煮酒,宫家长女倒转酒杯,酒水倾泻而下。宫家长女声声讽刺陛下,但陛下脸上没有一点恼怒之色,反而是轻声哄着。 如果说这柄紫玉簪是早早就做好的。想必陛下是想送给那个女子的吧。 清冷高洁,这四个字不该用来形容她,但是形容那位宫家长女却最是合适,满长安的人,不都这么说么? 谪仙般的姑娘,这长安之中只这一人。 这样的赞誉放在旁人身上,怎么都会觉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