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赵逊的态度
书迷正在阅读:妈咪已送到,爹地快关灯、三国降临现世、99次心尖宠:薄帝,太坏、herobrine、神域苍穹Tempest、米瑞斯之灭世星光轮回、超级科技天才系统、篮坛之魔鬼分卫、这个奶爸有点狠、重生八零:高冷男神,要抱抱!
薛胜进帐将百里燕求见之事报于赵逊,赵逊皱了皱眉问道: “人呢?” “正在帐外等候,要不把人请进来。” “不,本帅去见他。” 赵逊此时想到,定是广信军中发现了什么变故,否则百里燕不应该贸然过来,而是应该直接前往陔陵听用。 走出大帐,见百里燕(既魏贤)眉头紧锁脸色发青,赵逊立时问道: “究竟出了何事。” 百里燕慌忙行了一礼道: “请赵帅借一步说话。” 赵逊也没吭声,左右看了两眼,挽起战袍来到无人处。 “说吧,广信军中究竟出了何事。” “魏贤万死!” 百里燕单膝突然跪下,赵逊颇感意外连忙问到: “魏先峰何罪之有,快起来说话。” “谢赵帅。”百里燕立身而起,神色愈发沉重:“赵帅,罗松亭设计诈我,以赐婚为名将在下绑在广信的船上。” 赵逊脸色如崩溃,额头的青筋隐隐起伏: “你答应了!” “魏贤该死,起兵南下时为策应萧娘安全,在下将萧娘安排住进了公府,却不曾想时局变化莫测,姜闵拿此事威逼在下就范,若是不从,在下怎对得起萧娘。” “你呀你,为了个女子,竟误了军国大事!”赵逊脸色如墨,攥着老拳咬牙切齿:“你可知如此对本帅将产生何等恶劣后果。” “末将正知此事对赵帅极为不利,不得不亲赴前来如实相告,以谋应对之策。” “哼!”赵逊怒声道:“你入赘了广信公府的女婿,本帅岂能逃得了干系。眼下内朝已垮,满朝文武还有几人堪用,你可曾为咸国考虑过。” “赵帅,请恕魏贤冒犯,就在下本意而言,并无出仕之意,若非时局所迫,将军之托,在实不愿替咸国效力。” 一句真心话,立时换来赵逊瞋目怒视: “那你可知‘生不由己’四个字。” 百里燕默默点了点头,萧索长叹一息: “在下明白,故而才全力为赵帅设谋献计。” “既如此,你当为本帅,为咸王,为咸国计。可你呢,才去广信几日,你便连番中了罗松亭之计,这还是你魏先生吗!” “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下惭愧。罗松亭当初若能为魏旦老将军所用,咸国也不至于至今日地步,罗松亭所谋在下也不得不佩服。” 百里燕自以为两世为人,见识远高人一等,今人绝无他的眼界。却不想古人不可欺,只是他一厢情愿的自作聪明罢了,其实从一开始,罗松亭就做了多手准备。 “魏贤有罪,坏了赵帅大计,任凭赵帅处置。” “罢了,你于本帅于咸国有大功,是本帅未能尽你所能。你此去陔陵,若是见到广叔子,将此事告知与他,想必大王会体谅你之难处。” “谢赵帅宽宥,魏贤感激不尽。” “莫要说这些无用之言,咸国危在旦夕,大王欲重用于你,切莫要让本帅失望。” “魏贤自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逊的震怒如疾风骤雨,令人畏惧的同时,同样也让百里燕心存敬畏。 赵逊并非一个为了一己之私,而结党隐私争权夺利的人,正是为了顾全大局,他才会震怒。 赵逊与姜闵本之间无实质的约定和承诺,至多算得上是政治上的依附关系,既然是政治,为了各自的利益分道扬镳翻脸掀桌子,本就无可厚非。 现在百里燕入赘了广信公,其与姜闵原本的依附关系,实质上成了准政治同盟,这就给全面倒向并依附咸王的赵逊制造了巨大被动,赵逊与姜闵的关系也就理不清了。 中军留宿一宿,先锋营第二天交由司空南、苏洪率领,继续赶赴陔陵,百里燕带护骑数人先行上路,于下午抵达陔陵。 新任的策应使先要前往治军司报到,验明正身,领取进宫的牙牌,才能进入宫中。除宫卫禁军外,无官职在身的外将、小吏没有奉召不得进入宫,奉召入宫的外将武官入宫要登记造册换取牙牌。 牙牌是用动物骨骼、犄角制作的腰牌,高级武官和内外朝官员腰牌皆为牙牌,牙牌之上有官员职务和姓名,而进宫牙牌只是块证明有权进宫的牌子。 治军司是大司马治下负责增补武官和战功核对赏罚的机构,对武官的任用和升迁有主导权,衙门治所设在王宫南门永泰门附近。 从治军司领到牙牌,走永泰门,向守备禁军出示进宫牙牌,负责值守的侍卫郎官验明牙牌后说道: “你的腰牌!” 百里燕将腰牌递去,侍卫郎官不痛不痒说道: “广信军的,这么年轻,你等着!” 腰牌还给百里燕,侍卫郎官回头一声喝道: “广信军先锋官魏贤,里面出来一个。” 话音落下,宫门内径自走出一个三十出头的宦官,迎面走向侍卫郎官: “将军有何吩咐?”宦官道。 “这是广信军先锋官魏贤,新任策应使,带他去百灵园外候着。” 侍卫郎官言罢,宦官已将百里燕上下打量了个遍: “魏将军,请随咱家进宫吧。” “有劳公公了。” 百里燕略施一礼,跟着这位略显发福的官宦进入宫中。 咸王宫不比晋王宫,咸王宫占地不到晋王宫的一半,宫殿楼宇更没有晋王宫的恢宏华丽,但是咸王宫的琉璃瓦比晋王宫的彩片瓦漂亮的多。 据说这琉璃瓦一块就要一根寸银,放眼望去数以万计的琉璃瓦,便是上万根寸银,琉璃技术也为咸国每年赚得大量金银收入,为此还在御用司下专设了琉璃厂,用以制造琉璃瓦以供销售和出口。 不知宦官要去何处,一直走了很久也不见到地方,百里燕不禁有些疑惑,问道宦官: “这位公公,我们这是要去何处呀?” “魏将军是广信来的吧,不知这王宫有王宫的规矩,多走走就明白了。” “哦。”百里燕轻轻一叹恍然大悟,这位是想跟自己索要好处。旋即从兜里掏出两粒碎银锞递给宦官,百里燕好言说道:“有劳公公寻个方便。” “诶呦,魏将军客气了,咱家哪儿敢呐。” 说是不敢,宦官面露喜色顺手收走两粒银锞子,脚步随即加快了节奏。 约莫过去一盏茶时间,来到一处宫墙之外,禁军把守森严,外人难以进入,宫门以东有座两层的楼阁,有五十多人等候在此,都是来自永兴河大军的选送的将官,看样子应该还没能见到咸王,而等候在此听宣。 “魏将军,此处乃百灵园外,将军在此静候片刻,大王得了空便会召见将军。” “哦,谢公公提醒。” 百里燕略施一礼,宦官随即又转身离开。 此番任命的策应使有六十多人,楼内坐着、站着的有四十多人,咸王在百灵园召见众将,而且是一个一个见,显然有一一考察,吐故纳新启用新人之意。 大司马被姜严把持多年,军政各级机构都是姜严安插的人手,扳倒姜严直接的结果便是以陔陵为核心,全国各地的军政机构一夜间瘫痪失灵,大量起用新人考察能力,已经是当务之急。 撤换大司马尚且牵扯甚广,相国公孙岳把持相位十多年,经他提拔的门生故吏权贵商贾遍布全国,要连公孙岳一起撤换,短期内还无法做到,至少在咸国转危为安之前,还不能动公孙岳。 正值驻足之际,突然有人唤道: “是魏先峰吧。” 百里燕循声望去,说话之人正是高培,遂即迎上前去略施一礼道: “高将军别来无恙。” “诸事皆顺,魏先峰此来是赵帅提拔出任策应使吧。” “正是,不知大王召见了几人,为何大家还都在此。” “哦,大王昨日下午逐一召见各位新任策应使,已经接见了十六人。” “大王接见诸将,是今日早朝后便开始的?” 高培摇了摇头说: “今日未朝,辰时开始召见诸将。” “那高将军可见姜公子?” “他昨日便受诏进宫,今晨已经去了大王潜邸,向安泰侯述职去了。” “这么快!” 咸王昨天连夜召见姜乾,应该是有意而为之,目的何在,一时还不好说。存心不想让其与自己照面,完全可以先行召见,而不必要连夜召见,其中定是有什么特殊安排。 这时高培又道: “对了,魏先峰为何没穿铁布衫,本将正要向你再讨几件。” “在下怕有碍观瞻,故而换了扎甲面君。高将军若要,在下来日再送将军几件便是。” “那好,一言为定。” 随后二人进入楼内,高培热情介绍了其他各营将官二十余人,其余人虽然认识,但都是来自各郡的勤王客军,以及大司马、鼎炀侯、相国一党,关系说不上融洽。 很多时候前面奋战,这些人等各怀心思鬼胎拖后腿,为平衡各方势力。 此番举荐策应使,戍军将领占了五成,禁军占了一成,郡兵占了三成,权贵勋戚占了两成。 策应使虽然不是什么实权武官,但战后能评上一个“护国有功”,日后升迁比其他将官更多了一份资历,更何况是担任天子之军的策应使,身份也好比其他人高人一等。 晋国此番也想安插人手,最终因魏涵不愿进兵,被泰安后顶了回去。 坐了整整一下午,咸王又陆续召见各派系将官五人,直到申时末刻也没轮上百里燕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