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在路上
早上醒来,肖帅戈心情愉快地打了个哈欠。 连续五天平安无事,什么事都没发生……别的倒也罢了,至少莫明琪已经将丧夫之痛深深地掩藏了起来,表面上已经看不出任何异常。肖帅戈也不指望莫明琪能够一下子就忘记刘鄂东,但只要她的情绪一直正常,肖帅戈就已经很满意了。 洗涑完毕,继续上路。 仍旧是沿着公路出发,仍旧是强烈的阳光,灰白的景致,泥泞不平的路面。 这些天的跋涉使得队员们明白了一件事:没在隔离营地强硬索要中巴车,其实还真不算什么损失。 因为一路上遇到的路障太多了。有沟壕、有大石块,还有横在路中间的树木。如果说这些障碍还可以解决,那么桥梁被毁坏团队却是真心没办法了。所以说,即便在隔离营地弄到车,大家坐不了多远还是得弃车步行。 除了各种路障之外,一路上队员们还看见了越来越多的人。有死人,也有活人。 队员们经历过更强烈的视觉和嗅觉洗礼,所以看见死人时,并没什么太强烈的反应。一开始队员们看见有人死在公路上,还会将之抬到路边。但是后来,队员们就不再理会了,因为没有力气,也没有时间。顶多就是小心地绕过,尽量不要踩到死人。 相对于看到死人后的平静态度,反倒是活人更能让队员们动容。 活人给队员的感觉甚至不应该说是动容,而应该用震撼或是惊秫来形容。 路上的流民令队员们很容易联想到这些形容词:衣裳褴褛,肮脏不堪,瘦骨嶙峋,神情麻木,目光呆滞……如果不是走路的姿势,而且有些妇女还抱着孩子,他们给人的感觉像丧尸多过像活人。 相比这些奄奄一息的人,还有一些人则保持着较为充沛的体力和精力。而这类人,往往在看到肖帅戈一行人后,会兴奋地大呼小叫着发动袭击。 一开始肖帅戈选择用AK74招呼他们。但消灭了两伙强盗后,肖帅戈便改变了主意。没办法,虽然强盗团伙大多都拥有枪支,但肖帅戈基本无法从缴获中补充子弹——团队所遇到的强盗团伙几乎都没有子弹,即便有,也顶多只有几发,根本不足以抵消肖帅戈的消耗。继续这样下去,子弹很快就会消耗光。 所以后来再遇到强盗团伙时,肖帅戈便先通过敌人持枪的姿势、眼神和表情,判断对方还有没有子弹。如果有,那便先用枪解决这种危险性较大的敌人,接着再用冷兵器消灭其他敌人。如果没有,那便直接cao刀子上。 肖帅戈对使用热武器战斗颇具信心,但也只能限制在轻武器范围内才具有碾压性优势。如果算上重武器,那么重机枪就已经能够对他造成一定的威胁了。而导弹、重炮乃至核弹等攻击手段,肖帅戈目前根本无法对抗。甚至在轻武器范围内,如果没有第五的帮助,他也存在被不知道哪里飞过来的流弹打中的可能。 然而在冷兵器战斗领域,肖帅戈觉得自己没必要谦虚:哪怕项羽再世吕布重生,怕也未必是他一合之敌。 单纯从力量讲,肖帅戈自信已是当世第一人。他觉得自己有资格在像传说中的李元霸那样,匹马双锤击溃百万大军。 然后是速度——这也很重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打不赢至少跑得掉——他跑得比马快,耐力也比马强。所以如果真的遇上百万敌军,他至少可以杀个七进七出然后安全逃离。 再然后便是反应速度,这可能是冷兵器对决中决定胜负最关键的因素。 事实上,肖帅戈的力量固然举世无双,夺得世界重量级举重冠军没难度。但和项羽吕布之类的牛人相比,恐怕也不能占据绝对优势。 之所以自信绝世猛将未必是一合之敌,肖帅戈真正所恃正是他的反应速度——力量再怎么大,咽喉之类的要害被利刃刺一下就什么都结束了。 最后,同时也是肖帅戈在冷兵器战斗中最大的依仗,那就是他能够像没羽箭张清一样战斗。而且在投掷飞石这项技能上,他或许比张清更厉害。 仔细读《水浒》就能够发现,张清交战时扔石头都是近战,或虚晃一招或诈降败走,有效杀伤距离不出二十米,而肖帅戈却可以在三十米内“弹”无虚发。 真要和古代的绝世名将单挑,抛开力量不谈,略过反应速度不讲,仅仅只凭一手“弹”无虚发的本事,天底下又有几个人能够是他的对手? 不过每次和强盗团伙进行冷兵器战斗时,肖帅戈倒是很少使用这一手段。倒不是出于骑士精神不使用卑鄙手段什么的,而是和没羽箭张清一样,肖帅戈投掷飞石也存在一个伤人易致死难的弱点。 肖帅戈的为难之处在于:用飞石把敌人打伤,敌人会暂时失去战斗力。之后再把所有失去反抗能力的强盗一个个杀死,会显得太冷血。 倒不是说肖帅戈的性格嫉恶如仇,非要把坏人都杀死。肖帅戈对于消灭世间所有的罪恶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只是有一种朴素的道德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那就不能轻易放过! 杀死那些强盗未必能够让世间变得更美好,但至少不会变得更糟糕。 肖帅戈其实不在乎自己的形象是否冷血,只是考虑到团队里女性成员的感受,所以就不想当着她们杀死没有反抗能力的强盗。这就好像烟民出于礼貌,尽量不在女士面前抽烟一样。 如果不使用飞石就无法顺利消灭敌人,肖帅戈自然不会自缚手脚。但既然不用投石技能也能轻松解决敌人,肖帅戈自然更愿意考虑一下队友的感受,便基本上不使用投石技能。 一路上遇到层出不穷的强盗团伙,肖帅戈总是冲在最前面,而队员们也没有胆怯。 肖帅戈只是严词拒绝女生主动参加战斗,倒是没反对男人跟着冲锋。只不过,如果敌人人数不多,通常队员与敌人接触之前,肖帅戈就已经解决战斗了。 而如果敌人人数多,肖帅戈便委托第五使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技能。一旦队员生命受到威胁,肖帅戈便使出没羽箭张清的本领。 所以,所有的敌人全都被肖帅戈团队砍瓜切菜一般消灭了,没能给团队造成任何的威胁。 经过一路上的战斗之后,队员们除了增加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外,还极大地增强了战斗信心。放在古代,这些身手矫健、精通战斗技巧并且信心十足的队员,都可以算是不折不扣的精兵了。 一般而言,一次又一次的无损胜利会让团队士气高昂。然而从难民和俘虏口中得到的消息,却让众人的情绪变得非常低落。 中国历史上饥荒导致的暴乱和起义,通常都是由乡村而起。如果农民起义获得阶段性成功,才会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然而这次末世灾难导致的社会动荡却截然相反,首先在城市暴发,然后才逐渐扩散波及乡村。 原因很简单:粮价暴涨后,最先受影响的便是城市贫民。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家无隔夜余粮的城市贫民,在粮价暴涨后,随即就陷入了即将饿死的可怕境地。 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民众相对富裕的国家,有政府出面赈济也无法彻底杜绝动乱甚至暴乱。而社会秩序本就混乱,贫民本就众多的国家,出现大规模的暴乱自然毫不出奇。 埃塞俄比亚属于后者。早在末世真相公布之前,埃塞俄比亚的社会秩序就已经失控。待到末世被确认后,埃塞俄比亚全国更是彻底进入了无政府状态。 持续的城市暴乱使得大量城市人口涌入周边,同时将血腥和杀戮也蔓延到乡村。 于是旅行团成员也弄明白了一个之前的疑惑:为什么隔离营地所在的部落还保持着正常的社会秩序,反倒是距离阿尔巴门齐越近就有越多的难民和暴徒。弄了半天,原来难民和暴徒是由城市向乡村流动的。 旅行团的很多成员之前都认为自己倒霉,总觉得如果是在大城市被隔离,那么一旦隔离解除就可以立即乘飞机回国。然而现在一看,又忍不住庆幸自己幸好是在偏僻乡村被隔离,否则大概没等到隔离解除就得遭受暴民的荼毒。 大家想要到南方州唯一拥有机场的城市阿尔巴门齐去,希望能够乘飞机回国。然而从难民和俘虏处得到的只鳞片爪的消息却让他们明白:阿尔巴门齐机场仍然正常运作的概率实在太低。因此,大家的情绪不免低落了。 不过,虽然离阿尔巴门齐越近会遇到越多的危险,但也没人提议不继续朝着既定目标走下去。 从隔离营地到阿尔巴门齐大约有两百五十公里,他们已经徒步走了两百公里。平均算下来,队员们一天只走三十公里左右,看似很慢,但实际上大家都尽力了。宿营需要搭建营地,不想饿死就得打猎采集,哪一样不需要时间和精力? 总之,到下午宿营时,离目的地大概只剩下大约二十公里,预计明天就可以抵达阿尔巴门齐。既然如此,哪有千辛万苦坚持那么长时间,然后距离目标近在咫尺时却又放弃的道理? 毕竟,去了或许仍然没机会乘坐飞机回国,但不去就绝对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