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雪压境
    刚入十一月,安阳城的第一场大雪就下来了。    漱漱嗦嗦,扬起满天棉絮,不过一夜,安阳城银装素裹,天地间苍苍茫茫,分不清界际。    第一,人们很是兴奋。都说瑞雪兆丰年,下场大雪,期盼着明年风调雨顺,又有一个好收成。    早朝时,钦天监的官员合书上奏,说瑞雪丰年,是个好兆头。    宣帝心也不错,点头赏赐钦天监。    夜,狂风卷着大雪,一夜未停。    门窗被吹打得哐当作响,刺骨的冷风灌进破旧的草房,褴褛的老人和幼幼小的孩童在冰冷的睡梦中,再也没有醒来……    清云半夜被风吵醒。    江依点燃蜡烛,橘黄的灯火,将室内照得昏昏错错。    清云只着了中衣,推开木窗……    “哐当……”    强风反关了窗,吹灭了烛火。    “主子——”江依心下一惊。    “把夜明珠取出来。”    她边的人,功夫都不错,夜里都能视物。    江依走到梳妆台,拉开小抽屉,取出一颗鹅蛋大小的珠子。    满室光华。    清云自取了衣服穿上。    “主子,才半夜,您再睡会。”    “睡不着了。”清云忧心重重,安阳城都是这般,边关的雪,怕是早就没过了大腿。    这几天也没有收到父亲和大哥的来信,想必边关的百万将士,子不会好过。    十月里筹集的粮草和伤药,算着时间,也没有到边关,堵在路上的可能极大。    院子里的雪,都深极膝!    清云带着江依进了书房,听风阁各处亮起了灯火。    接着,整个镇国将军府都灯火通明。    老夫人派了功夫好的小子,顶着风雪,到听风阁处问话,可是发生了事。    “你去回了外婆,让她安心休息。我只是想到些事,一时没了睡意,让她不要担心。”    不过一刻钟,母亲澹台明静也差人来问。    倚竹园,花凌落也起收拾妥当,和鬼老、天机子打了声招乎,亲自过来听风阁。    慕容临奇早就坐不住,自晚香楼那夜之后,做任何事都积极。    听风阁的灯火刚亮,搭了件披风,就奔了来。    浪七抱着衣服,急步跟在后面。    清云看着眼前的两个大男人,“你们这是做什么?”    大半夜,不好好睡觉!    这句她没好意思问出口。    都是这风雪惹的祸。    “担心你。”两人同时说道。    “都坐下吧。浪七,赶快烧两个炭炉进来,江依,切壶茶,还是不要茶了,在小厨房里烧壶水就好。”    “主子放心,都备好了。”江依让浪七抱了炭炉,书房暖和起来。    炭火的温,激起慕容临奇体的寒气,他捂着鼻子打了两个喷嚏。    “小五,快把衣服穿好。”再急,穿衣服的时间总有,怎么这么愣呢。    慕容临奇扯下披风,三两下把衣服整好,才接过清云递过来的水喝了一口。    寒气驱散,浑舒服。    “清云,可是有什么事,要我们做的?”    心中有忧虑,才会彻夜难眠。    “是有些事,要安排你们去做。”    “你尽管吩咐。”    “艳娘和浪毅这边盯着那几家不能动,眼下的事,只能交给你们。”清云顿了顿,对慕容临奇说道:“小五,天一亮,你就带人过寡和巷看看,那边还缺什么少什么,统计了都报上来。再让人检查房屋是否牢固,能否顶得住大风雪。不能的,将人撤出来,接到府军安置。另派出一队府兵,让他们帮寡和巷众人清扫屋顶上的积雪。”    “小六,你是担心会有雪灾?”    “不是担心,而是已经开始了。今夜里,不知会死多少人。这雪,一时半会是停不下来的。”    雪灾,于富贵人家而言,只是出行不便;于贫民百姓而言,就是事关生死的大事。    有准备的,能熬得过一个冬天。没有准备的,能活下来,亦非易事!    “清云,需要我要做些什么?”    真发生大雪灾,要做的事可就多了。    “我写一封手书,你一会就帮我送到京兆府,交给姜崇卫,你和他一起,带人敲锣打鼓,沿街告示百姓,注意防范雪灾,极进清扫房顶上的积雪。”    眼下写告示贴告示,都来不及了,这各办法,是最快的。    “好。可还有其他要注意的?”    “没有,姜崇卫在临安处理这种事多了去,他知道要怎么解决,你只管看着他如何做事。”    “天色还早,你们都回去睡上一个时辰。”    送走慕容临奇和花凌落,清云让江依磨了墨,提笔写信。    两封飞鸽传书,送给父亲和大哥,一封送往普佗城给陈绍。    收了笔,清云眉头也没舒开来。    江依几次催促,才褪去衣裳,重躺回被窝中。    清云在上翻来覆去也没有合过眼。卯时,天还未亮,躺着实在难受的紧,趿着鞋子下了塌。    江依在隔间正好眠,清云没有叫醒她。    窗外风声依旧,大雪丝毫未停。    换了厚实的衣服,穿上靴子,推开门轻轻走了出去。    院中再无其它色彩;菊花也埋进了雪堆中,丰叶树枝,被积雪压弯了腰……    眯了眯眼,对这银白的世界有一瞬的不适。    雪漫上长廊,铺了薄薄的一层,踩在上面,咯吱咯吱的响,一瞬就溶成一个小小的脚印。    施展轻功,越过屋顶,一路往外,没有留一点痕迹。    飞讯堂整夜都有人在忙碌,重要的消息都已经整理出来,只待天一明,就送到将军府去。    艳娘也熬了通宵,眼中布满血丝,将收集到的宁亲王的所有消息又过了一遍。    人口相传的衣冠禽兽,也不过如此!    这人,比禽兽还不如。    从昨晚看到这些消息,艳娘脸色,就没有好过。    清云进了飞讯堂,众人都有讶然,主子怎么来了,还这么旱。    “主子。”艳娘起。    “脸色怎么这般难看?没不是生病了?”    “属下是被气的。主子,你看,密探探到的消息,我都整理了。”艳娘将整理的卷宗交给清云。    清云粗粗看了一遍。    “还好,没有让我失望。”    罪证越多越大,岂不是能一次就解决。    直接禀给皇帝,就怕他不相信,像父亲一样,还会给他开托。    得找个好的由头,将这些都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