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行路难(求收藏)
两百铁骑静静的矗立在路旁,马背上的骑士一动不动,马也一动不动,风吹过,有马轻轻的嘶了声,背上骑士的甲叶发出高智昌喜欢听的摩擦声。 高智昌坐在他对面的石头上,继续苦口婆心的劝导着:“……父亲命你跟着他,自是因为跟着他对你,对家里,都有好处,” “你也别气不过,要真说起来,你和太子的两次冲突,还真都是你无礼在先,” “……四弟,你也不小了,有些事,可以想,但不能说,也不能做,这样的道理,不需要我再同你一遍一遍的讲吧,” “或者就用你应该会喜欢的,尊重实力,对吧,他们现在有值得我们这样尊重的实力,这一点,你就是想不通也得承认,” “……说开了,你和太子之间,也没有什么大事……” 高智昌身上的伤口痛得又厉害了些,这还叫没什么大事? “言语上呢,不妨柔和些,礼仪上,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可不好再有冒犯之举……” “……家里你也无需记挂,信呢,没事也不用每天都写,但三天还是得来一封……” 高明顺絮絮叨叨的,把目光从弟弟身上转开,他其实喜欢同这个弟弟说话,因为这个弟弟没有那么多的心眼。 “其实,如果可以,我希望跟着他去皇庄的是我,” “我总觉得,他接下来在皇庄里做的事,会很关键,但具体是什么,却没有一点头绪,” 高智昌此时也在想这个问题。 要说那个庄子最近最大的动静,当然是从国中各处,迁进了超过500户匠户。 而那些匠户,来自各行各业的都有,他是想干什么? “我们这个小表叔,看不懂啊!”高明顺幽幽道。 他是一个稳重的人,因此习惯按最坏的情况去估计,同时他又是一个有着敏锐直觉的人,这两样综合在一起,让他总是在担忧,段誉接下来在皇庄里将要做的事,很有可能会改变高、段两家的实力对比。 “我们练出更多的精兵就好,”高智昌瓮声瓮气的道。 “这是当然,但是四弟,不是所有的事,都能通过打一仗来解决,何况,很有可能,我们还不一定能打胜仗,我们面对的,可不是一个段氏,” 如果单纯比较实力,他们自然是在包括军事实力上,都比段家要强出一截。 但在战争中,以弱胜强的不胜枚举,何况,他们怎么会有和段家单纯的打一仗的机会?那肯定是两个势力集团之间的对决。 “我们还需要时间……哦,他们来了!” 他站了起来,再次叮嘱弟弟,“一会见到太子,规规矩矩的行礼问安,以后……,”他看着那长长的车队,一时有些说不出话来。 竟然,竟然有这么多人情愿跟着太子去皇庄? 他突然觉得有些恐惧,难道,这么多人家,都支持那边? 高智昌解开了他的疑问,“或是他们知道我也会去,” 高明顺这时也反应过来,对,应该是这样,一定是这样! “臣参见太子殿下。”他对着段誉那停下来的车驾道。 “臣参见太子殿下。”旁边,高智昌道。 只是,他说的那七个字,如果掉在这路上,都能砸出七个坑来——每个字都硬邦邦的。 段誉掀开窗帘,看着矗立在一旁的那200铁骑赞道:“不愧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略略一对比就知道,高智昌的这两百亲兵,武器甲胄等,都比他的这2000御林军要高几个档次。 他们的那股子傲气,他也是欣赏的。 真说起来,在这方面,段誉可能比段正淳的高度还要高,在他看来,这高氏的军队,总也是大理国的军队,他们能有这样的精气神,那自然没什么坏处。 “两位是来特意送我的?”他明知故问道:“都是一家人,何必来这些虚礼?” “智昌,身上的伤可好些了?哦,马平还没有好利索,” 高明顺有些担忧的看向弟弟,但他的絮叨还是起了作用,“谢太子殿下关心。”高智昌低头道。 也不说好了还是没好。 因为,马平都没好,那我应该是好了还是没好? “太子殿下,臣弟此来,和其它家子弟一样,也是准备和太子一起去皇庄,” “临行前家父嘱咐过,智昌就交给太子了,一应行止,皆听从太子的安排,” 段誉心说,这高泰明,还真是一个果决之人,居然真就因为自己在楼上的那个问题,而把这样一个和自己有不少过节的儿子干脆的交过来。 当然,这也就是和聪明人打交道的好处。 就像段誉一点都不担心高氏的人——除了眼前的高智昌这个夯货,会对自己不利一样,高泰明也明白,让高智昌跟在段誉这个对头身边,反而更安全。 “表哥既然这么说,那好吧,明顺,你回去告诉表哥,说我一定不会辜负他的信任,” 高智昌闻言,立马转身就走,准备整队跟上段誉的队伍,但段誉又叫了一声:“慢着,这些铁骑可不好带,” 高智昌这下是真的有些怒了,“这是和我一起摸爬滚打多年的弟兄,” 看到哥哥带着责备的眼神,他居然能非常轻快的转一个弯:“他们都非常希望能护卫太子殿下,” “嗯嗯嗯,”段誉随意点头,“我就当你说的是真的,” “但是,你临行前,表哥是不是嘱咐过你,到了我身边,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嗯?”他逼视着高智昌。 这气焰,看来是打压得还不够。 “太子殿下,”高明顺准备站到中间打圆场,高智昌却突然对后面一挥手,“王力,带队回营!” 谁知段誉又叫了一声:“慢着!” 高智昌这下感觉自己鼻子呼出来的又是热气。 “那就留下20个吧,”段誉道。 高智昌一下子愣住。 段誉又道:“记住,最好是军官。” “你看,好说话就都好说话!”他看着有些愣着的高智昌道。 高明顺忙提醒道:“还不谢过太子?” “谢过太子!” “好啦好啦,”段誉一挥手,“出发!” 高明顺带着剩下的180名骑士站在路边,看着这个又壮大了点的队伍朝洱海走去,默默无语。 他知道,夹在中间的那些马车里,都有哪些人,但那些人,却没有一个站出来向他见礼。 这让他隐隐觉得,难道情势现在就发生了变化? 不,这不可能! 但如果刚刚的谈话有被人听到,那会不会削弱相府的声威? 他认为,那是一定的。 不,把智昌交给太子,就已经削弱了相府的声威。 但他相信,父亲做出这样的决断,一定是对的。 ………… “呼,”时隔一千年,段誉终于又真真切切的站在洱海边,那迎面来的风,让他感觉无比的舒爽。 而现下的这个洱海,也比他熟悉的那个一千年后的洱海,要浩瀚得多,站在这边,都有些看不到对岸。 据他目测,后来好多知名的打卡点,此时应该全都在水面以下。 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嘿嘿,哥现在可是被这样奢华的仪仗和两千多精兵护卫着环游洱海,这气派,让他很是雀跃。 这让他发现自己有些失算了,应该带一票画匠,把这一幕给画下来,最好,是刻在海边哪处石壁上,让一千年以后的那帮家伙,好好羡慕羡慕。 还有,此情此景,最适合抛出一首让众人侧目的诗来,他搜肠刮肚的想了一下,算了吧,那不多的几首,得留待将来。 做的诗就是让这一帮大头兵叹服,没有什么用,让一班文人士子低头,那效果才棒。 于是,看着宫女们和一些行李被送上船之后,“马”,他伸出手来,段易长却退了一步,小心劝道,“太子,要不你还是坐车?” 段誉笑:“呵呵段统领,不用担心,这一次,别人可没机会撞到我,” 周围的这么多兵是摆设吗? 他一跃上马,又一挥手,豪气冲天的说:“开拔!” 一声令下,立时全军齐动,车辚辚马萧萧中,段誉忍不住幻想着自己将来率一支无敌铁军,把一切敌人踏在马下的情景来,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万丈豪情,“驾,”他又忍不住快马加鞭,纵情驰骋起来,非常之潇洒,非常之飒爽。 但段易长看着他的样子,却是紧张得不行,他知道,太子要是再出什么事,自己项上的这八斤半,可就保不住。 好在没多久,他就欣喜的看到,太子终于消停了下来。 段誉咬着牙,自己也觉得晦气,还真就帅不过三刻? 看着眼前的又一段山路,他越来越清楚的知道,放弃马车,那是个不可饶恕的大错误。 更浩瀚的洱海,带来了更让他赞叹的景观的同时,也给他们抵达对岸的皇庄,增加了不少难度,后来环洱海的路,可以说是一马平川,但现在,翻山越岭,那是免不了的。 但是,能这么办呢?自己想耍帅嘛,那就是咬着牙,也必须要坚持下去。 在不知怎么支撑到中午下马用餐时,他是费了好大力气,才让自己的仪态,不至于被人笑话——他是真感觉,脚软得像棉花般,而且两条腿就是合不起来。 好在大腿两侧,应该早已经习惯,并没有磨破皮。 但大腿以上,心肝脾肺肾,那就没有一个是舒服的,颠,太颠了! 想想那歌里唱的,“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之类的,他是真想骂娘,真是骗死人不偿命哦,策马崩腾后,那也得先有命去享受啊。 进餐之后,在大家的注视下,他笑着朝四方挥手,装作没事人一样,外表平和,内心悲壮的再一次跳上马背,咬牙忍受着下一段的煎熬。 好在是,到了下午,他慢慢的找回了原有的感觉,不用指示,身体就会自然而然的找平衡,因此并不像上午那么难受。 但对开惯了车的他那说,这样的旅途,依然是苦不堪言,感觉腿木了,屁股木了,腰……还行,风吹得脸也没什么感觉,眼睛,眼泪被吹出来不止一次,他非常想念墨镜…… 这让他在申时末,终于看到前面皇庄的大门时,忍不住和其它人一起,发出了高兴的呼喊。 他回头看着来路,忽然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自己喜欢的一首词的意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不好,那骑乘的体会本就不好,估计已经颠得不行,再看看归途,还在那么那么远的远方,那可不得断肠人在天涯嘛——肠要被颠断了嘛! “到家啦!”他振臂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