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梦里老家(四千字,一章顶两章)
张平答应帮李朗申请签证,不过不是官方渠道,他自己的人脉已经足够做到了。 在这之前,李朗需要先办好护照。 因为这年头上大学必须迁户口,所以李朗的户口已经在首都,要办护照也要在首都。 拿着各种证件,李朗去了公安局的出入境管理处,走完了程序,只需再等些天就可以了。 …… 期末考试越来越近了,李朗也临时突击了一把,总得做做样子,也不能老打击人不是。 接下来就是持续几天的考试周。李朗倒没啥担心的,他基础本就很好,没什么短板。再说了,他在张平那也不是光看热闹的,应付考试没问题。 几天的考试下来,李朗倒是顺利的很,想来是没问题的。 考试结束,接下来就是寒假,长达一个多月。 李朗也要回去了。 人都回家了,便利店算是到了淡季,自然也没那么忙。正好,李朗还省心了,有杨志杰在就成。 羊舌卫跟杜端考试完就直接跑回家了。李朗却没急着回去,一直等拿到了护照,他这才开始准备起了回家的事。 “走吧!” 在宿舍楼下,李朗跟周敏汇合了。今年他们俩要一块回去。 周敏拿的东西不多,最重的还是一些书,这丫头看来寒假也不打算放松了。 李朗就轻松了。他压根就没拿行李,只在路过便利店的时候搜刮了一些吃食,就直接提着周敏的行李,向着火车站方向而去。 火车站的人出乎想象的多,俩人拿出买好的车票,好不容易挤到了候车室。 火车遇到了大雪,晚点了! 啥时候来不知道,反正等着就就是。 看着大厅里的春运大军,周敏都懵了。这人也太多了吧?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人,地上也是,几乎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椅子没地方坐,李朗就直接在地上抻了个大塑料袋,再把羽绒服脱下来放那,拉着周敏坐下了。 一手扶着周敏,李朗看着四周密密麻麻的人群,有些心烦。 几年后,这样的景象只会更加夸张,要一直到十多年后,等到运力大幅提高之后,情况才会有些改善。所以,这年头挤火车越来越不是个好想法了。 他突然想买辆车。 唉~,还是等等吧,钱不是这么浪费的。 “对了,跟你说个事。”李朗搂着周敏,道:“我开学那段可能不在学校。” “嗯?”周敏抬起头,看着他。“你要去哪?” “张老师要去美国参加一个会议,我也会跟着去。” 周敏顿时瞪大了眼睛,“你要出国了?” 对多数人来说,出国都是个相当遥远且陌生的词汇。去外边转一圈,别管去哪,那就算开眼了,回来总会有无数羡慕的目光。 李朗点点头,“大概会去一个月,年后就走。” “哦。”周敏点点头。 她倒没别的想法,就是替李朗感到不安。那么远的地方,四周还都是外国人,怎么跟人说话?会不会遇到麻烦?举目无亲的,不是个容易的事吧? 一直等了半个多小时,火车终于到了。 李朗收拾了东西,连忙拉着周敏登车。 两人买的是连坐,周敏的在窗户那,李朗在旁边。 火车里,人那叫一个多,那叫一个挤,有的甚至直接从窗户爬进车厢的。 护着周敏,李朗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坐下,长出了口气。 春运呐! 还没等他感慨,砰的一声,一个包就从窗户扔了进来。 那人还想接着爬进车厢,可惜被乘警一把拽了回去。急得那人都快哭了,包还在车里呢,没人看着,一会还能剩下啥? 李朗叹了口气,抓起那包,又向那人扔出了窗外。 终于,当火车满员,终于开动了。 车厢里,简直都是人的海洋了。 过道里,厕所旁,到处都是人。有站着的,有坐着的,反正有空的地方就一定有人。真让人担心车厢会不会撑炸了。 “等开学了,我去找你,提前回校吧。”李朗苦笑着对周敏道。 周敏连连点头。提前几天回校才好,她也不愿再这么挤了。 车窗外,大雪又开始纷纷扬扬了。原本上一场雪就没化完,这回倒好,又加了一层。 这可不是二十多年后,气候变暖还是相当陌生的一个词,温度低,降水还多,北方的雪有时候一冬天都不会化的。 李朗拿出了吃的,递给了周敏。周敏却摇了摇头,就这车厢里的味,哪还吃得下东西。她这会倒是想喝水,但也不敢喝,春运的火车厕所,等一两个小时都不稀奇。她今天就没喝一点水,就是想一直到下火车的。 车厢实在太挤了,挤到连打牌的都没了,因为腾不开地方。 无聊笼罩着车厢。 周敏抱着李朗的胳膊,脑袋倚在他身上,只是看着车窗外直发呆。 第二天天没亮,火车终于到站了。商市站! 李朗买的就是到商市的,打算先把周敏送回家,他再转车回家。 咕嘟咕嘟的灌了小半瓶矿泉水,两人终于长出了口气。可快渴死了! 冬天的天空亮的格外晚,眼看都六点多了,四周却还是蒙蒙亮。好在路上行人不少,拦了辆出租车,俩人又向周敏家里而去。 不过十多分钟,俩人就到了地方。 周敏家所在的是一家纺织厂的家属院,很老旧的小区了,这里都是原来纺织厂的员工。可惜,现在纺织厂没了,运气好的有别处安置,运气不好的只能下岗,更倒霉的是夫妻全下岗的。 站在门口,李朗都能感到扑面而来的无奈气息。 趁着天还没大亮,小区旁边的一个拐角,俩人抱在了一起,好一会也没说话。 “我该回家了。”周敏小声道。 “嗯。”李朗点点头。 俩人却一个也没松手。 “我该回家了。” “哦。” 喵~! 李朗还想再腻一会,一声猫叫突然在头顶炸响了。 俩人都吓了一跳,抬头一看,一只花狸猫正在高处盯着他们。 “呀!你咋来了。”看到这猫,周敏顿时高兴的很,一伸手,那猫跳到了她手上。 “这是我家的猫,厉害的很,还会看家呢。你看,我回来它都知道。”揉着猫脑袋,周敏笑着道。 李朗却是目光不善的瞅着它。他自然认得这小东西,当年他来老丈人家,刚进门就差点让它挠了。 这仇可忘不了。 好好的一只猫,却连狗的工作也争,真是多管闲事。 天空终于亮了,路人开始多了起来。目送着周敏回到小区,李朗在门口直叹气。 站了好一会,他这才转身离开了。 …… 照例又买了一大堆东西,找到汽车站,李朗坐上了回家的大巴。 近乡情怯,对李朗是不存在的,他只有热切的期盼。 沿着还算不错的省道,大巴一路也不敢开快,地上都是雪呢。 车上有人晕车,吐了,接着起了连锁反应,车厢里的那味啊!……就像脑袋浇了一满桶的泔水,转眼又掉茅坑了一样,没法形容! 一直走了四五个小时,车终于到了县城。李朗被熏的七荤八素,提着大包小包逃命似的下了车。 在这,他还要再坐车回家,县里有到他们镇的车。 这次就快多了,车很快到了镇上,在集市边停了下来。车到这算是终点站了,前边全是人,过不去。 下了车,提着大包小包,李朗站在了热闹的集市上。 最悦耳的,莫过久别闻乡音。听着街上一声接一声的吆喝,李朗心里也敞亮了起来。 这边也下雪了,但没首都那边大,刚刚没过脚脖子,踩着咯吱咯吱响。温度也要低一些,应该不到零下十度。 临近过年,集市上也热闹的很,买年货是必须的。尽管多数都不富裕,但谁也不愿意苦了过年这段。 人们之所以热衷节日,除了纪念意义,更多的还是有了放松的理由。不用想家里的余钱,不用想余粮,就想好好奢侈那几天也好啊! 穿过人来人往的人群,李朗在一家新开的自行车店前停了下来。离家还有好远的路,他自然不愿走回去。买了辆车,把东西都挂好,蹬着新车就在咯吱咯吱声中向家里的方向而去。 …… 刚骑一会,李朗就后悔了。 下完雪的农村路况……没法说! 半下午的时候,李朗终于跌跌撞撞的进了村,车子都快摔散架了。 一路叔,大爷的喊着,李朗应付着路边村民的打趣,脚下蹬的飞快。 到了家门口。 没等他吭声,院里的黄狗已经挣着链子,摇起了尾巴。 “我回来了!” 李朗停下车子,吼了一声。 隔着院子的栅栏,能看到堂屋开着,该是有人的。 果然,下一刻李蕊就裹着个军大衣跑出来了。 “哥!你咋今个回来了?” 一边开着栅栏,李朗问道:“咱爸妈呢?你二哥没回来?” “爸妈去咱姥家了。李平前几天回来了一次,现在又没影了。” 开了栅栏门,李蕊连忙接过了李朗手里的大包小包,里边准有好东西。 傍晚的时候,李恒志两口子终于回来了。原来是李朗他姥姥那边房子被雪压了个窟窿,好在人没事,李恒志是帮忙修房子去了。 “爸,李平这小子咋样了?”饭桌上,李朗问道。 他往家里打电话也说不清楚,只知道这小子不好好做事,没少让李向锋骂。 “唉~” 李恒志倒先叹了口气,道:“那小子实在管不住了。玩心太大,不好好做事。前些天向锋打电话说,那兔崽子还把临店老板家的儿子打了一顿,要不是向锋护着,腿都得打折了。” 说到底,还是钱闹的。虽说李朗不让李向锋给那小子多少钱,可李向锋毕竟不是亲哥,实在不好抠着。所以李平那小子手头其实阔得很,经常装个百十块的。现在倒好,心玩野了,店也不好好待,到处胡窜。 李朗挠了挠头,也有些无奈。再这么下去,他们家怕不是要出个小痞子了! 手一锤桌子,李朗也发狠道:“您也别急,这回我把他逮回来,不让他出去了,就在家种地。钱全给他断了。” 他其实也有些后悔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心最野的时候扔到城市里,兜里还有钱,能踏实做事才怪了! 回来!他心里决定道。 至于别的,至少等到他十八九岁再说,这两年得好好收收他的心。 农活会教他走上正途的! 傍晚的时候,李朗去村里转了转。 李福生他们还在市里,这段正是生意好的时候,估计不到年三十是不会回来的。 大冬天的,这年头也没别的娱乐,再加上还不兴出去打工,村里人还多的很,到处都是聚在一块的村民。村里有电视的人家很少,多数人选择打麻将,或者打牌,再不济也会去路口点堆火在那胡侃。小孩也多,寒冷跟积雪可挡不住他们的玩心,在村里疯跑着。 李朗突然有些莫名的伤感。这样的场景不会持续太久了。过不了几年,打工潮兴起,人们就会一个个离开他们世代所依存的村庄,抛家舍地的去到城里,去赚钱!孩子跟父母构成的家庭结构被无情摧毁,生存的压力生生把他们用电话线隔开了,还多了个庞大的叫做留守儿童的群体。 李朗至今也忘不了二十多年后的场景。大过年的,村里却一片冷清,人们在家待个几天,匆匆走完亲戚,再放点烟火就再匆匆离去,无聊的像是在完成一道程序。 过完年后的村庄甚至有些凄凉,那是一种十家八空的状态。整个村里,只有一些老人守着院子,就像李朗当初在县城遇到的那个老太太。 哪种生活好?李朗不知道,只能说苦乐自知吧。 …… 年三十前两天,李平终于回来了。 迎接他的是整个家庭的怒火。 揪着李平的胳膊,李朗对他宣布了整个家庭的决定:“从今天起,直到你十八岁前,你兜里不会再有超过五块面额的钱币。市里也别去了,就在家好好待着,种地!” 看着哥哥,李平感觉如同晴空霹雳,站在那。傻眼了。 李朗却是一点不客气,翻了翻他的兜,光溜溜的。这兔崽子,果然是花光了钱才想起来回家。 李平的好生活算是结束了。从今天起,他将拿起锄头,跟着老爹在土地上劳作。 亲娘啊! 他不禁绝望的呐喊,这样的生活该怎么活啊! 他想过离家出走,可,他没钱!他不是土包子了,知道在城市里没钱寸步难行。偷家里钱?也不成,他老爹的钱都在存折里,想偷都没可能。 他终于彻底绝望了。 别了,可爱的城市。别了,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