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架势
    年前朱振雄主任对朱友康嚣张攻击的架势,在旁人眼里朱友康眼看就要完蛋了。    但是,自从新年开学以来,他却风平浪静,没有了半点动静。    这种反常情况,不仅朱友康感到有点意外,教育同仁们也都表示惊讶。    这到底又怎么啦?    按,朱振雄从朱友康那里查出的问题,比其它任何时候,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怎么连一个通报都没有呢?    开学时间长了,道信息就出来了。    有人,朱振雄过去的问题被人揭发了,已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    有人,揭发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朱振雄的地下情人,蓬州县城关镇中心校长冯玉梅。    不管怎么,朱友康的问题就这样噶然而止了。    那么,这边的报记者又怎么样了呢?    有人传话,那是吉狗剩从省城雇来的冒牌的记者,他们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    年前已经被另一个地方举报后抓起来了。    总之,年后朱友康的日子,几乎比原来好过多了。    吉长兴老师和吉狗剩之间的矛盾,由于报记者的夭折而烟消云散。    朱友康又可以大干一场了,不过,这次友康也更加谨慎了。    他学会了藏锋,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在各种关系中寻找平衡。    他开始放甩开膀子抓教学质量了。    他的做法就是抓考试,把考试作为指挥棒。    他要求学校每月一大考,班级每周一考。每次考试按照监考组、阅卷组、登统组的具体分工,利用周五一和周六上午半时间完成。    周六下午由高英刚副校长做成绩分析,朱友康做总结点播,各位老师可以准时看到所任学科的考试成绩,以及本成绩在全校所站位次,从而找出差距,奋力直追。    正在朱友康用劲儿的时候,家庭又出了问题。    张美珠肾病综合征的老病犯了,又一次住进了医院。    根据朱友康推测分析,这次住院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个原因是自己导致的——第一次在外留宿,让张美珠很着急很伤心。张美珠生病,主要是因为友康的背叛,而导致美珠长期生气造成的。    第二个原因是她侄子离世。她三哥本来就是第二次结婚,年龄上偏大,情感上对儿子又溺爱,所以,她作为姑姑必然也会过度悲伤。    医生曾经过,肾病是不能生气和过度悲赡。    第三个原因,朱友康认为是压力造成的。    因为这期间,朱友康首先给她当头一棒,随后是侄子死亡,公公几次住院,还有她母亲住院。    更主要的是盖房压力,特别是借钱的压力巨大。    在这三座大山的压力下,张美珠没能承受住,再次住进蓬州县人民医院。    朱友康的日子更加煎熬。    首先他要请假伺候张美珠,还要cao心孩子上下学、洗衣做饭和收拾家务。    尽在伺候美珠,学校里的工作,他也不少费心。    住院没几,更让美珠不能容忍的是,偏偏吕又提着一大堆糕点和水果,跑到病房里去看美珠。    当朱友康提及吕要介绍时,美珠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吕一离开病房,张美珠就把水果和糕点,散落的到处都是。朱友康送吕回来,一颗硕大的糕点,一下子甩在朱友康的脸上。    同一个病房的人,赶紧劝架。    张美珠甩完这些东西,还没有出完毒气,她只好侧过身把头埋在里面,对朱友康不理不睬。    朱友康擦了一把脸,然后,和其他几个病人家属,把扔掉的东西,一个一个地捡起来。又扫了屋子。    到吃饭的时候,朱友康先把饭买好,然后打来热水,用涮过的热毛巾给美珠擦手擦脸。    张美珠从朱友康手里夺过毛巾,自己擦去了,擦完之后,一下子又摔给了朱友康。    朱友康知道美珠爱吃煎饼,特意跑了很远的路,从街上买来刚煎出来的热乎乎的煎饼。    结果,张美珠拿到手里之后,“啪”的一声摔在霖上,并大声叫道:“朱友康,你这个没安好心的东西,你想烫死你老娘啊?”    “这是给你买的热的嘛,凉了你怎么吃呀?”    朱友康解释道。    “友康,你存心不良,是不是你打算把我烫死了,你跟那个云云去逍遥呀?”    朱友康知道,他在何海云那里留宿的那个晚上,已经变成美珠的血rou,长在张美珠的大脑里了,任凭你怎么做,也不会掉下来了。    朱友康暗自懊恼,这下完了,去哪里能够找到解救药丸呢?    张美珠在医院里,再次被医院用上了激素药,本来美珠的脸和脚脖子都有些肿胀,大剂量强的松药物的使用,很快又变成了胖娃娃一样的形象。    朱友康知道美珠不能着急生气,他强忍着心中怒火,尽量不把脾气发出来。    可是,在医院的短短几里,朱友康的心脏,也似乎出了问题。朱友康听得出,他的心脏跳动像运动的活塞一样,砰砰砰的剧烈跳动,甚至出现了心悸心慌的症状。    每当独处,他就悔恨自己不谨慎,这时候他的心脏就会像用刀子剜心一样难受。    这中午,他来到红薯摊位前面给美珠买红薯,有人从后面拍打他的肩头,他回头一看,这不是海云吗。    他的心里立刻涌起了波澜。    “哎,友康,你怎么没上班呀?”    何海云那甜甜的声音,醉人般的微笑,再一次勾住了友康不由己地的魂。    他胡乱答道:“我,我想买红薯吃。”    “你这人呀,属猪的吗?怎么也不问我干嘛呢?”    何海云看朱友康有些傻头傻脑,便诱导他把精力集中到她的身上。    “海云,你这是从外地刚回来呢,还是年前回来一直没有走啊?”    朱友康买了两块红薯,顺便递给海云一个。    海云毫不客气地接红薯,道:“气样,连个大一点的都舍不得给我买。”    她看朱友康只管憨憨地笑,就接着:“友康,我根本就没外出,最近忙建筑施工,没顾上去你们学校,你没看到吗?    你们学校北边,就是石脑水库西北,那是我的影视城,马上就要竣工了。    还有扁鹊庙群那边的扁鹊十大弟子游园,也在紧张施工呢。”    “哦,哦,原来这都是你的投资工程啊?好,有时间一定去拜会!”    朱友康这段时间不见海云,海云已经成为旅游工程的大老板了,朱友康感觉非常吃惊。    “哎,你就别拜会我了,我正要找你呢。”    朱友康心里想,何海云找他能有什么事呢?    何海云接着:“你创作的作品呢?我的影视城还等着拍摄你的影视剧呢。    还有,我这里很快就要竣工验收了,你可要费点心思,写写材料,到时候给我很好地宣传宣传!”    朱友康突然想起来了,何海云早就过,她要看自己的文学作品。    只可惜,时至今日,尽管写了几篇短文,但是,和剧本之类,他还没有染指。    何海云这么一,他倒是想起江梦云来。    因为传承扁鹊中医药文化技术,只靠他们几个人,面对面的讲授这一传承方式,太单一了。江梦云也看到了宣传的重要性,所以,也给朱友康下了邀请函。    她也希望朱友康帮助他们多加宣传,争取起到更好的传承效果,让扁鹊中医药文化技术传承千家万户,惠及千家万户,造福世界人民。    朱友康想到这里,他有了新的思路——何不把教育、旅游和中医文化写成一部长篇,或者剧本呢?这效果不是会更好吗?    当然,也包括他哭笑挣扎的心路历程。    于是,他响亮地回复海云道:“放心吧,我保证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