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北京代课(8)
    李铁如想的是,补活上面小块白棋,然后下面大块白棋并不惧怕对方的进攻。    只要后面小蔡最后一波攻击得不到很多补偿,那他就输定了。    只能说,这结论应该是对的;但前提条件呢?    实战白棋是在上面补了一手棋。    这手棋怎么说呢?    首先,补了这一手棋之后,上面白棋依然不是净活!    李铁如补在了上面,显然是非常出乎小蔡预料的。    他认为白棋必须补下面大龙。    那样的话,黑棋非常难下。    黑棋必须猛烈攻击白棋上下两块,以期获得很多实惠。    现在白棋补上面,而且上面并未活净,他认为,这下可来买卖了!    于是他先围困上面,逼迫白棋做活。    李铁如没办法,只得继续补棋。    小蔡这两步,本心就没有杀意,实际上根本是为攻杀下面做准备工作。    之后,再度顺利得到先手的黑棋,悍然猛扑下面白棋巨龙。    这可就糟糕了。    李铁如此刻也意识到不妙。    怎么搞的,又成了鱼死网破的局面了呢?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见步行步。    这种局面,恰恰是小蔡最擅长的。    其后简直就是小蔡一个人的舞台,攻杀手段非常犀利,毫无疏漏。    白棋跌跌撞撞地狼奔豕突,最后愤死。    后面这过程,小蔡眉飞色舞、兴高采烈,李铁如则脸色铁青、气急败坏。    过后看,李铁如前面补那手棋,简直等同于关键时刻停了一步。    无论如何他还是应该补下面。    具体位置,不外就是大飞或小飞补形状。    加补一手,中腹视同有了一只眼,强化了很多;黑棋再想强攻已然不现实。    之后,黑棋只能去强攻上面小块白棋。    那里,白棋可以简单消一消,弃掉几个子依然保有优势。    再者,不管优劣如何,下面巨龙补棋都是此际本手。    归根到底,李铁如本局反胜为败还是在于太贪心,太求胜心切。    这四盘棋,小蔡收获多于李铁如,他的信心恢复了不少。    看得出来,他的实力最起码不弱于铁如;也就是说,肯定并非退步了许多。    之后慢慢恢复,一点点修正自身弱点,勉强还是可以的。    李铁如几乎没收获。    之前他以为应该超过了小蔡,这四盘棋告诉他,还并没有呢。    见铁如无比恼火,脸色极其难看,小蔡赶紧努力压抑自己的激动和喜悦,迅速离开。    这里顺便再说说成年人的学习兴趣。    李铁如他们这一代人,比如说上至老孟、陈小军、王小军,下至赵东宏、赵哲等等,绝大多数人都是八五年中日围棋擂台赛前后学会下围棋的。    也就是直接受了老聂的影响。    而那时,老孟是刚上大学,李铁如是正上高二;许多人基本都已经是成年人。    李铁如他们班学生一共五十余名,二十多男生几乎都会下围棋。    而到九零年及以后,继续下围棋的就寥寥无几了。    可以算下的好的,唯有李铁如一个人。    他们年级二百余学生,男生一百出头,当时会下围棋的总得有七八十。    前面提到,之后参加比赛的,还有一个周志敏。    周志敏只是到了业余四级,九二年之后就再也没参加过比赛。    当初曾经下围棋的,大部分都是半途而废。    不过之后李铁如了解到,大部分人并不是完全不再玩,其实他们还是爱好者,只不过水平太低,肯定是不敢去参加任何比赛。    像老孙勉强够业余初段,唐飞大约够业余2段,他们俩在普通爱好者中就算佼佼者了呢。    再有,王振波也是下围棋出身,还曾在滦平县围棋比赛得到一次第四名。    而且,吴波自称也是联众围棋的5d,正经不含糊呢。    过去李铁如不清楚,现在接触这帮打桥牌的多了才明白,原来他们大部分都会下围棋,而且闲来也会在网上下下。    现在还打桥牌的卫校的任奎、刘建东二人也都会下围棋,设计院队的张文友、老姚、老董三个也都会下围棋;天辰队的聂风、薛平、李汝卫三人也都会下围棋......    更不必说,小申老师还是承德市老冠军、老3段。    另外,原设计院队的小臧,是零一年比赛第六名。    换句话说,他不接触的围棋爱好者正经不少呢。    明显区别有两点,一是实力,二是是不是参加比赛。    而这些区别,应该正与大家当初学棋时的兴趣有关系。    当初大家都是二十岁左右,而下围棋的进步也是必须持续学习才有可能。    围棋方面的学习兴趣,估计应与下围棋这项娱乐本身的胜率有直接关系。    胜率较高的,十有八九慢慢就坚持了下来;反之,就逐渐自我放弃。    这个坚持与否,指的是对围棋的持续学习。    今晚小蔡与李铁如pk,战成二比二平,其实二人之前都颇受刺激。    这还是几天前,李铁如刚到那天晚上,后来刘老师无意间一句话引起的。    下围棋到这种程度及以上,彼此都是最关注棋力强弱。    可以说,这样的心理与承德市第一棋痴小严别无二致。    刘老师见新来的李老师与老蔡一样,也只是6d,略有点失望。    同时,小蔡和李铁如也是觉得自惭形秽,意兴阑珊。    刘老师当即安慰他俩,说了一句,你们也没下过功夫,这样水平也就不错了。    殊不知,他这那是安慰人啊,明明比嘲讽还厉害!    什么叫,我们也没下过功夫?    李铁如都感到很不服气。    水平不及人家,这一点小蔡完全没辙,只能口服心服。    但被说成并没下过功夫,他也是非常不愿意的。    于是当场分辩道:“我也看过不少围棋书呢,我大哥家里二三十本,都被我翻烂了。诶对了,铁如你的围棋书更多吧?”    李铁如苦笑回答:“书只有二三十本,围棋天地等杂志很多,好些年甚至都是全的。只最近才没再买了,加起来总有好几百本。不过,大部分确实是没深入研究。”    很有“书非借不能读也”那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