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和亲之议
    绝望!    李纲真的感觉到了绝望,大宋的这位太上皇,是真的准备坑死大宋啊!    只是就在这时,朝班中的蔡攸却是一步迈出说道。    “官家,臣有本奏!”    蔡京虽然为赵佶的亲信宠臣,但是蔡攸却并不是,所以蔡攸此次却是被丢在了开封城中等死。    没错,在大宋诸臣眼中,留在开封,那就是等死!    赵桓见蔡攸出班启奏,眼睛亮了一下,想要看看蔡攸究竟有什么想要说的,开口说道。    “爱卿请讲!”    “臣有一策,或许可解当下大宋之危局,但是还请官家不要生气。”    蔡攸开口说道,脸上一脸的正气凛然。    赵桓点了点头,开口催促道。    “爱卿快快讲来,若有冒犯郑保证不降罪于你。”    蔡攸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    “大宋或可向大秦借兵平定江南逆匪叛乱!”    “大秦为大宋之藩属,借兵大宋平定逆匪自是应当,相信只要官家下一道圣旨,大秦王上一定亲率大军前来。”    蔡攸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说道。    但是朝堂上其他的大臣却是纷纷蹙起了眉头,一道道锐利的目光刺向了蔡攸,仿佛是在看一个死人。    大秦说好听点是大宋藩属,是得到太上皇册封的,但是,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大家心中都是有数的。    尼玛人家是反贼啊,准备夺老赵家江山社稷的,老赵家是实在打不过人家,才暂且封国以稳住对方的。    借兵平叛,大军借来了人家还能走的了吗?    你蔡攸不会真的把人家当大宋藩属了吧?脑子呢?    赵桓听闻蔡攸所言,面露喜色,只是片刻之后便是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若是大秦不肯出兵可如何是好?”    满朝文武:“……”    老赵家这是造啥孽了啊!这皇帝脑子没问题吧?!    还真准备和一个反贼借兵平叛啊!    把兵借来了,究竟是平你还是平叛那可就不好说了。    蔡攸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表情说道。    “敢问官家,太上皇膝下适龄未嫁之帝姬尚有几人?”    蔡攸如此说道,满朝随即恍然,原来蔡攸这jian臣是准备用一个公主来换大秦借兵啊。    李纲瞬间暴怒,出声怒吼道。    “蔡攸狗贼,我大宋皇室血脉金尊玉贵,帝姬金枝玉叶岂可于一反贼呼?”    只是,蔡攸却是仿佛没听到李纲的怒吼,而是目光灼灼的看着赵桓。    赵桓点了点头。    “若是能以一女子,来换大宋江山安泰,即便这女子是帝姬,是郑的亲meimei,也是值得的。”    李纲转头看向了赵桓,急忙大喊道。    “官家不可啊!”    只是赵桓却是完全无视了李纲,开口说道。    “适龄未嫁之帝姬,还有福临,安泰,茂德,玉冉几人……”    “相信她们也是愿意为了大宋社稷而以身饲虎的。”    “要按身份来的话,郑同乳之妹,福临帝姬应该是最合适的……”    “不知哪位卿家愿意为了大宋的兴亡而去走一趟大秦的?”    赵桓仿佛是下定了决心,扫视朝堂,开口询问道。    蔡攸一步退回了朝班,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这种出使的事情,他可不想去。    原本他还担心自己提出要帝姬去和亲,官家会生气不悦,没想到官家竟然是这般反应,看来他真的是想多了。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金兵围城之际,赵桓这个皇帝给不出金兵要求的金银钱财,可是主动提出拿城中女子抵价的。    宗室女,皇室帝姬,民间女子,不同的身份明码标价,就像是买卖牲口一般!    为了自己的皇位,他赵桓可是亲手将自己的姐妹们推向了火坑!    满朝文武的目光全部汇聚向了大殿中的李纲身上。    李纲张了张嘴,感觉有些脑壳痛。    他特么没办法拒绝啊,满朝文武就他一个人有出使大秦的经验,还不止一次。    这种事情,所有人都是下意识的看向了李纲!    赵桓看着李纲说道。    “爱卿可愿意为了大宋安危而走这一趟?”    李纲面色一正说道。    “还请官家恕臣不敢苟同蔡攸贼子之策。”    “官家岂不闻请神容易送神难吗?一但那反贼见识了大宋江南的繁华,平定江南之后,他又岂会肯乖乖退去。”    “万一那反贼起了歹心,官家如何是好?大宋的禁军能够将其驱逐吗?”    李纲现在连平定都不敢说了,而是用了更加保守的驱逐。    大宋的军力究竟有多差,他心中还是有数的。    赵桓的面色数次变化,一张脸满是愤怒的盯着李纲,开口喝道。    “那李卿可有平定白莲教逆匪之策?”    “还请官家下令天下大军勤王,下令康王殿下早日进军,下令太上皇身边的禁卫返回开封城布防,下令天下富户地主自编团练,以抵抗白莲教逆匪。”    李纲开口说道。    赵桓却是脸色彻底黑了。    我特么要是能指使的动赵构和赵佶父子,我还会怕守不住开封?    “那李卿可否去康王和太上皇军中一趟,说服康王和太上皇回防开封城?”    赵桓冷冷的说道。    这下轮到李纲难受了,心中不住的骂娘。    妈的,老赵家真尼玛全部都是极品,眼瞅着大宋就要完犊子了,你们特么还浪呢?    见李纲不言,赵桓继续吩咐道。    “就这样定了,着福临帝姬赐婚于秦王,李卿为使者,前去大秦商量和亲和借兵的事宜。”    李纲无奈,只好领旨。    “臣遵旨!”    “官家圣明!”    朝堂上无数的官员开口说道,对着赵桓行礼道。    ……    李纲离开了皇宫,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收拾了一番行囊,便带着随从,再次踏上了前往西北的行程。    此时,距离他赏赐出使回来,不过数月时间!    他的心中满是悲哀,但作为臣子的cao守告诉他,不能违抗官家的命令,要做一个忠义的臣子。    但是,他感觉好难啊,大宋的朝堂上满是蝇营狗苟之辈,满是jian臣贼子,心怀大宋的臣子却是没有多少。    恍惚间,他好像看到了大宋的轰然倒塌!    “大宋的中兴之臣啊,你究竟在哪里?老夫累了,快要坚持不住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