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为大汉续命百年
    董卓败了,败的很惨。    头颅被士兵割下,打开潼关城门,毕恭毕敬献给秦墨。    秦墨用一种超越常规的方式,攻破潼关大门,提前终结董卓一系势力,将其连根拔除,进而兼并董卓大军。    麾下兵力瞬时突破二十万,一跃成为天下最强大的诸侯。    俨然又一个董卓降世。    如此,也就难怪,当秦墨率部进关,拜见小皇帝时,对方脸上的惧色了。    不仅是小皇帝刘协,在场大臣们,王允、蔡邕、皇甫嵩、卢植、朱儁,一个个看向秦墨的目光也满是忌惮与防备。    比之对董卓更甚。    董卓说到底只是一介凡人,秦墨却是神仙一流。    何等恐怖。    真是才出狼窝,又入虎xue。    秦墨行过礼,见气氛如此诡异,也无心跟这些老家伙玩什么权谋,冷着脸道:“诸位大臣可否退下,我要跟陛下单独谈谈。”    “狂悖!”    老尚书卢植最是头铁,第一个站出来斥责。    王允之流却是暗自擦汗。    噗嗤!    一团火焰出现在秦墨掌中,意味不言而喻。    大臣们吓的退到大堂两侧。    小皇帝刘协是既害怕又好奇,为了避免流血,强压着心头恐惧,颤抖说道:“诸卿暂且退下吧,朕相信,秦卿是我大汉忠臣。”    说话一如既往的有水平。    王允等人一想也是,秦墨真要干什么,又何苦费力追来,也就借坡下驴,顺势退了下去,包括卢植。    没人真不怕死。    等到诸臣退下,秦墨随意找了一案几坐下,看向上首的小皇帝,后者正襟危坐,小腰板挺的笔直,努力保持身为帝王的礼仪威严。    案几底下,小拳头却攥的紧紧的。    “陛下很怕我?”    “是……不,不怕。”刘协猛地摇头。    “不用怕,我不是董卓,对帝位没兴趣。”秦墨说。    也不管刘协信不信。    “那,卿要什么?”小皇帝壮着胆子问。    “可以的话,赐我一个司隶校尉吧,我会用我麾下军队拱卫洛阳,镇守司州,同时也是帮陛下坐稳帝位,震慑四方诸侯。”秦墨说。    司隶校尉,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    历史上,曹cao迎回汉献帝时就曾被封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官职看似不起眼,却隐隐为百官之首。    就看怎么运作了。    刘协脸色煞白,看秦墨这意思,根本就是要学董卓,霸占洛阳。    两者并无本质区别。    好不容易迎回汉献帝,以秦墨之铁血手腕,自然不可能把朝局交还给王允之流,那不过是饮鸩止渴。    “三年,三年之内,我必离开本方世界,还政于陛下。”    秦墨定下一个期限。    “卿是要飞升仙界?”小皇帝刘协好奇问。    “差不多吧。”秦墨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陛下如果信我,我保证,为大汉续命百年。”权当是还之前刺杀汉灵帝的那一段因果了。    就在这时,脑中提示音响起。    “宏愿生成:三年之内,为大汉立下百年基业,经验值 25万。”    【宏愿失败,双倍惩罚!】    秦墨一怔,没想到天道还玩这么一出,言出法随,不好好干也不行了。    “那,百年之后呢?”刘协有些信了。    “百年之后?那就要看你们自个儿的造化了。”秦墨说。    世上并未有千年不朽的王朝,秦墨也是一介凡俗之流,又岂有那等通天本领,何况也没有那份闲心。    “我信你。”小皇帝刘协目光灼灼。    他也没别的选择。    “多谢陛下!”秦墨抱拳,小皇帝如此识趣,省去他好多麻烦。    真要强来,问题会很多。    刘协小心翼翼道:“那,我能拜你为师吗?”    “拜师?”秦墨有点没理解小皇帝的脑回路。    “我也想学习长生之术。”小家伙心还挺大。    秦墨闻言,用天眼术查看了一下刘协资质,摇头说道:“你并无修道资质,就算我肯教,也是学不会的。”    “什么是资质?”刘协好奇问。    “好比有人天生就很聪慧,有人天生就很笨拙。资质也是如此,先天带来,却是无法强求。”秦墨解释说。    不知不觉,两人却是越聊越亲近。    刘协脸上挂满了失望,“那,我能叫你老师吗?不学长生之术,学治国理政之道,可以吗?”眼中满是希冀。    “老师?”秦墨深深看了刘协一眼。    对方心跳明显快了半拍,显然目的不是那般单纯。    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心机城府。    也是难得。    “那便叫吧。”秦墨说。    刘协大喜,起身,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喊道:“老师!”    秦墨侧半身受过。    两人之间的交易就此达成。    …………    离开之后,秦墨也不管小皇帝如何安抚其余大臣,径直出了潼关。    出关时,正好跟杜世豪错身而过。    秦墨估摸,杜世豪应该是向汉献帝归还传国玉玺,邀功去了,也不知道最终能得到什么样的赏赐。    回到军营大帐,秦墨升帐议事。    稍倾,诸将齐至。    秦墨居中而坐,道:“明日我就将护送陛下返回洛阳,潼关天险,不容有失,需得安排一位大将坐镇。”    潼关以西还有董卓一系残余,再往西,还有马腾、韩遂之流。    不得不防。    秦墨此刻分身乏术,他眼下第一要务是稳住洛阳,稳定司州,此时根本不敢派遣大军西进,占领长安。    虽然以眼下局势,这很容易办到。    辽东军中一大半都是董卓军的俘虏,此时派出去,谁知道领兵大将会不会拥兵自立,成为一方诸侯。    那岂不是rou包子打狗?    真要攻略关中地区,也要等到稳定司州局势再说。    秦墨虽然已经跟小皇帝达成协议,但王允等大臣如何想,袁绍、曹cao、袁术等地方诸侯又会怎么想?    他不会天真以为,能顺利荡平九州波涛。    势必还会有一场大风波。    “任凭大人差遣!”诸将齐齐行礼。    潼关一战,秦墨封神,军中威信上升到至高点。    无不令从。    秦墨看向徐荣,道:“就由将军统领三万大军,镇守潼关,如何?”    这是秦墨深思熟虑的。    在场诸将领中,张辽、太史慈未来潜力或许还在徐荣之上,可毕竟没经历过太多阵仗,目前还很青涩。    不足以独当一面。    管亥、张牛角等黄巾旧将,那就更加不堪大用。    新投将领之中,属徐荣统兵之能最强,兼且性格沉稳,又非董卓嫡系,自然成了镇守潼关的不二人选。    也是无奈之举。    秦墨只能恪守一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徐荣明显有些错愕,没想到秦墨竟如此信任于他,让他这个新投之人一下统领三万大军,镇守如此要害之地。    一时间,竟有些感激涕零。    徐荣缓缓起身,单膝下跪,抱拳,郑重说道:“多谢大人信任,末将定不负所托,拼了命,也要守住潼关不失。”    “我相信你!”    秦墨起身,拍了拍徐荣肩膀,亲自将他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