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思怡出嫁(下)
    尉迟扬的一声吼,不仅让围观的众人心神一凛,也让趴在墙头看得津津有味的星姑娘险些滑落。    萧姵赶紧伸手扶住她。    星姑娘稳住身形,小声道:“二嫂,尉迟大叔就一个人,真的能敌得过这么多人么?”    萧姵笑道:“如果比试种庄稼,大叔肯定不行,比气力么……”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比试已经开始了。    十名庄稼汉憋足气力,一起向后用力。    尉迟扬扎稳马步,气沉丹田。    庄稼汉们很快就面红耳赤,其中有几个的汗珠滚滚而落。    反观尉迟扬,面不改色气不长喘,几乎还没有开始发力。    星姑娘看得目瞪口呆。    原来不止是二哥和二嫂,尉迟大叔也特别厉害!    庄稼汉的力气很快就用光了,纯粹依靠体重与尉迟扬相持。    尉迟扬等的就是这一刻,他把全身的气力都聚集在胳膊上,猛地一用力。    十名庄稼汉如同叠罗汉一般摔倒在地上。    周围立刻爆发出了巨大的叫好声。    庄稼汉们从地上爬了起来,纷纷对尉迟扬施礼,由衷赞叹。    桓际扬声道:“李大叔,咱们可是赢了,你可得说话算话。”    庄头手一挥,庄稼汉和围观的佃户们纷纷让路。    然而,田庄的大门却依旧紧锁。    桓际正待询问,一名笑眉笑眼的七八岁男孩子走到了几人面前。    “小的恭喜尉迟将军。”    这一看就是来讨赏的,桓际赶紧塞了个红包给尉迟扬。    男孩子的手还没碰到红包,田庄大门里面传出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吵嚷声。    尉迟扬真是服了。    这座田庄里单是佃户就有一百多,每家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孩子。    以他的身家,就是几两的银锭都给得起。    可一个个分发,他啥时候才能见到思怡?    而且他是经历过苦难的人,深知给孩子们太多的银钱并不是好事。    正觉为难,桓郁已经命人抬了一筐铜钱过来。    尉迟扬感激地看了他一眼,伸手捧起一把铜钱往人群前的空地上一扬。    田庄门口立刻变得更加热闹。    躲在门后面的孩子们听闻新郎散发喜钱,哪里还忍得住?    嘎吱一声响,一大群孩子推开门涌了出来。    亲兵们一把把铜钱撒出去,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四散而去。    桓郁和桓际趁机护送着尉迟扬进了田庄。    墙头的萧姵咧咧嘴。    小屁孩儿们果真是见钱眼开,这么容易就把人给放进来了。    她揽着星姑娘的腰,将她带下围墙。    二人刚站稳,就被尉迟扬等人给看见了。    “小九!”尉迟扬唤了一声,笑着走了过来。    萧姵拉着星姑娘行过礼,这才笑盈盈道:“恭喜小叔叔!”    星姑娘也学着她道了声贺。    尉迟扬从桓际手中接过两个沉甸甸的荷包,分别塞进两人手中。    “小九,吉时快到了,你就别为难大叔了好么?”    萧姵笑道:“大叔不妨与我再比试一场?”    尉迟扬额头上起了一层薄汗。    他比谁都清楚小九的本事有多大。    十五六岁的少年人正是长身体长本事的时候,今年的小九比去年长高了不少,本事肯定也长了许多。    而他这一年来四处奔波,练武的机会少之又少,如何是她的对手?    输了虽然丢人,但也不至于抬不起头来。    可一旦输了,他还怎么娶媳妇儿?    萧姵见他把自己的话当了真,笑得前仰后合。    星姑娘是个善良的好孩子,及时出言替他解围。    “大叔,我二嫂和您开玩笑呢,小姑姑早已经准备好了,您快进去吧。”    尉迟扬伸手揉了揉她的小脑袋:“还是星星最乖,比小九强多了。”    众人一阵哄笑,簇拥着尉迟扬朝正房那边走去。    花晓寒和向淑雅都是饱读诗书的斯文姑娘,但她们都不想为难尉迟扬,只让他亲笔写了一首诗。    尉迟扬虽是武将,一笔字却是遒劲有力,算是非常有特点。    诗句虽然算不得考究,对萧思怡的情感却表露无遗。    过了花晓寒和向淑雅的关卡,尉迟扬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新娘。    虽然隔着大红的盖头,他也能想象出那一张芙蓉面是何等娇美。    萧姵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大叔,还没见面呢就看呆了呀?”    尉迟扬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小鬼丫头,从今往后我就是你姑父了!”    萧姵脆脆地唤了一声:“姑父!”    尉迟扬哈哈笑道:这还差不多!”    他们这边有说有笑热闹非凡,那边二夫人代表萧家长辈嘱咐了萧思怡几句,胖乎乎的二老爷将她背上了花轿。    尉迟扬翻身上马,桓郁等人落后一步跟上。    一路吹吹打打,花轿顺利进了城。    绕着郡府走了一圈,一行人终于抵达了骆将军府。    尉迟扬的父亲与桓老郡公、骆老将军以及附近各郡驻军的老将军们都是过命的交情。    他自幼丧父,老将军们都对他格外关照。    大魏的男子一般都在十七八岁娶妻,到了尉迟扬这个年纪,孩子都有好几个了。    除了骆将军老夫妇,他的终身大事也一直都是老将军们的心事。    如今他终于愿意娶妻,娶的还是萧老国公的嫡亲侄女,老将军们怎能不高兴?    不仅一个个都亲自出席婚礼,出手也都极为阔绰。    加之尉迟扬十二岁从军,同僚下属也有一大群。    好容易才等到喝他的喜酒,怎可能不来凑热闹?    还有刘家那边,虽然尉迟扬早已改了姓氏,却是如今真正的家主,前来贺喜的人也不少。    骆将军府虽不及郡公府那般宽敞,也是武威郡占地最大的一座府邸。    可今日客人来得实在太多,骆将军府的下人们险些招呼不过来。    一对新人在喜娘的指引下,跨火盆跨马鞍,在众人的祝福声中来到了正厅。    骆老将军夫妇以父母的身份受了新人的礼,满堂的老将军们都湿了眼眶。    礼毕,新婚夫妇被送往新房。    从军的人本没有那么多讲究,年轻的将领们都吵着要去闹洞房。    桓郁本想阻拦,无奈他们人数众多实在是寡不敌众,只能和桓际一起随他们去了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