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王一回来,珝儿上山
道断修罗第五百九十九章王一回来,珝儿上山薄暮暝暝,山间倦鸟归巢之时,忙碌了一整天的阿木,恢复了李修元的模样。 就在山下众人纷纷议论昨夜一战,打听那陌生的女子,和本就应该出现在雪山上,又消失的王一之时。 李修元已经将满山的杏树修剪了一半。 客堂打扫一遍,连着自己的房间也彻底做了一番清洁,看上去瞬间清爽了不少。 躺在屋檐下面,身边煮着一壶灵茶。 耳边是满山归巢鸟儿的鸣叫,以及秋虫发出的声音。 如此这般,让他的耳朵终于清静了下来,不用再为山下诸人身上的麻烦事去cao心。 正如小光所说,这回醒来的王一,怕是很多年都不敢再随便喝酒了。 十年,喝了一个女人两杯酒。 一杯酒让他不得不答应帮那女人去杀蓝田山庄的少爷,因为正好他也要去赴约拼命。 一杯酒让他醉得人事不醒,不知道醉倒在何处。 让这个女人有机会假扮成他的模样,于雪山之上跟金无铭来了一场生死大战,最后还差一点便求仁得仁。 而这些破事,都不是他想关心,也不是他愿意去关心的事情。 就像眼前的秋花秋月也打动不了他的心境一样,他只想让这如水的时光快些流逝,让那某年某月某一天早些到来。 望山独居,只要他不愿意,便是青玉和老人洪元海也上不来。 闭着眼睛养神,想着高月儿自己还是半桶水,却突然异想天开,收了小光为徒? 真是看热闹不怕事大啊? 要想做好一个师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便也老人洪元海,也没教好自己的两个徒儿,一个忙着在宫里争权,一个忙着在红尘客栈赚钱。 到头来,怕是只能教好徒孙王小月了。 小宝倒不用老人太多cao心,当年在蓬莱岛的时候,李修元便给他打好了基础。 往后的年年岁岁,只需要循序渐进地修行即可。 如此一来,金无铭和王一两人最后的机缘,还不如小光了。 毕竟眼下的小光还是一个孩子脾气,也没有什么男子汉架子,说拜师便拜师了,也不问问高月儿能教他些什么? 只是高月儿的修为却不是秦湘玉这个蠢女人可比,至少当年的高月儿,可是老道士的徒弟。 这些年跟在老人洪元海的身边,于天地之间的道理,法则也明悟不少。 想来想去,小光倒是有希望传承当年老道士的衣钵了。 想到这里,李修元难免又想起了已经死在青玉剑下的牛三多。 心道改天得提醒一下青玉,教孩子可得先从心性教起,若是心性教不好,还不如早早逐出师门。 省得十年之后,再出来一个祸害。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便是十六这夜,李修元依旧是一壶灵茶,一个人躺在屋檐下面望月。 这一刻,他突然有一种奇怪的想法。 不知远在洛阳的皇后娘娘,当年的那个小珝儿,会不会突然来到长安,想着来雪山上逛逛,来看看他这个哥哥。 …… 清晨微雨,消失了两天的王一从千日醉里醒来,坐着马车回到了红尘客栈。 难得遇到一个好天气,秦湘玉还在梦里跟小月儿说话,连小光也躲在屋里赖床,只有早起的夜小倩坐在柜台里发呆。 然后看到王一推门进来,夜小倩忍不住欢呼一声,从柜台里跳出来一把抱住了还没有完全清醒的王一。 呜呜的哭道:「王一你去了哪里 ……你以后不许再离开我了……我哥哥没有了,世上只有你一个亲人的……」 王一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问道: 说完拉着夜小倩的手,找了一张桌子坐下: 夜小倩抱着王一的手,呜呜了哭泣道: 于一阵哭哭啼啼声中,夜小倩将中秋之夜发生的一幕跟王一说了一遍。 王一则是一脸的无奈和震惊,他没想到这疯女人竟然扮成了自己去赴十年之约。 拼着杀死金无铭,或者被金无铭杀死冲上了雪山。 而最后的结局则是因为一枝天外之箭,将金无铭的一剑西来射偏,才救下必死的慕容漱玉。 想到这里,王一端起面前的杯子喝了一口,叹道: 夜小倩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接过王一递来的手巾,一边擦脸上的泪水,一边叹息。 过了一会才说道: 王一闻言没有吭声,在他心里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吧。 至少,这疯女人以后不全再坑自己了。 正在两人说话的时候,早起的百里如烟晃悠着来了的客栈的大堂。 看见坐在桌前的王一,禁不住大喊了一声: 王一瞥了她一眼,淡淡地说了一句: 百里如烟撇着嘴嘀咕了一句,走过来挨着桌边坐下,自己伸手倒了一杯凉茶。 看着他说道: 王一喝了一口凉茶,叹道: 百里如烟想了想,看着王一说: 王一笑了起来: 夜小倩摇摇头: 王一闻言吃了一惊,在他看来,像小光这样的家伙,哪里会拜师? 自己的老娘就一个厉害的人物,更不要说还有蓝田山庄这样的背景了。 夜小倩叹了一口气: 王一听到这里,只好看着百里如烟笑了笑: 百里如烟叹了一口气,幽幽地说道: 想想不对,又补充道: 王一闻言一愣,然后就跟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 拍着桌子骂道: …… 雪山之上,早起的李修元没有去山间修剪杏树,而是翻整荒芜了的几块菜地。 山上没有人,就算种上菜,最后也会老去枯萎。 除 非老人带着小宝和小月儿回来,青玉跟高月儿能回到雪山修行,不然这菜地早晚又得荒废。 不过也好,最后烂在地里,跟落叶一样,做了肥料。 翻整之后便是撒上种了,清晨刚刚下过一场小雨,省去了浇水。 洗漱一番,换了一件衣衫,独自屋檐底下,望着一山渐渐染红的层林发呆的时候。 山下却传来了叩门的声音。 吃惊之下的李修元忍不住轻叹一声,自言自语道: 轻轻地一挥手,打开了山下的法阵。 山下之人一惊,回头跟身后的老实和尚笑了笑: 身后的两个侍女笑嘻嘻地说道: 来人自然是大唐皇后娘娘了。 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悠悠地说道: 说完一抬脚踏在石阶之上,淡淡地说道: 原本想要煮一壶灵茶的李修元收回了手,既然皇宫里的meimei来了山上,他要等珝儿上山之后,再煮这道茶。 只不过,看着跟在后面的老实和尚,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也不吭声,只是从屋里端了一盘秋梨摆在桌上。 这秋梨还是他昨天刚刚自山间摘回,还没有用蜂蜜腌制,正是苦涩难吃的时候。 而今日,他要用这梨来待客。 分明昨日才登山,今日又登山。 这是一转眼,珝儿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小珝儿,而是已经踏过了重重的风雨,坐上了大唐皇后娘娘的宝座。 成了万人之上,与皇帝平起平坐的皇后娘娘,成了大唐有史以来,唯一的当朝二圣之一的存在。 两个侍女爬得气喘吁吁,便是老实和尚也感觉有些疲累。 但是漫漫山道在皇后娘娘的脚下,却是闲庭漫步,不一会就将三人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看在李修元的眼里微微怔了怔,随后恍后大悟。 眼下的皇后娘娘不再是当年那个柔弱的小珝儿,而是在老和尚的法力之下,跟高月儿平分了一颗龙珠的传奇女子。 这样的体质,又岂是世间凡人所以比拟? 龙珠没有炼化,只是慢慢改变珝儿的体质,等着有一天跟高月儿一样,破茧成蝶。 站在山间的路口,皇后娘娘回眸往山下远处的皇宫望去,心里有滋味只有她自己默默回味。 在她看来,虽然过去了数十年,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 其实在不经意之间,却已经改变了许多。 幽幽地叹了一口气,皇后娘娘低头喃喃自语道: 坐在屋檐下的李修元也叹了一口气,回道: 皇后娘娘摇摇头: 李修元从躺椅上坐了起来,伸手拎起火炉上的水壶,开始温壶,落入灵茶,准备煮一道灵茶待客。 皇后娘娘点了点头,轻声说道: 李修元端着紫砂的手微微一抖,随后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