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白甲如云
书迷正在阅读:噬元武装、战神喀汗、重生后我是所有大佬的白月光、深渊报亭、开局签到圣人果位、铁马秋风烈、大丘帝下之都、灵州行、不走寻常路的武学系统、谍涯无痕
		
		    白雾迷古城,初日照高林!    天刚破晓,李瀚便带着李睿、李聪出了营寨,赶往城下军营。    两兄弟依然还骑的是那两匹挽马,但身上的装束却焕然一新。    札甲、头盔、矛枪、长弓……这是李文孝近卫营的标准配装,是两兄弟用那白麻甲、蓝铁刀等,从李瀚这里换来的。    就是可惜了那匹千里驹。    怕留下隐患,两兄弟偷偷下了一点药,好好的宝马竟一倒不起,似是被胖子骑废了一般……    摸着身上的白甲,还有手里的钢刀,李瀚喜不自胜。越看两兄弟越顺眼。    “二位尽管放心,你等这队主之职是大将军亲口钦定,到了营中,自是无人敢随意欺辱……且我兄长乃一旅之帅,自是会照看你兄弟二人……”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兄弟二人猛松一口气。    李瀚虽是营门官,但别忘了,他几兄弟还是李文孝的近仆。    就跟皇帝身边的太监一样,即便职位低下,但谁也要给三分薄面,最适合用来扯虎皮做大旗。    只要他说是李文孝钦定的,谁还能去找李文孝对质?    自然都以为是真的……    兄弟二人边说着恭维话,边陪着李瀚,不紧不慢的往城下走着。    越往前走,人就越多,营地也是越来越脏乱。    官道两边尽是乱民,大多数连个遮顶的窝棚都没有,只是在平地上砸个窝,然后铺一把干草,便是栖身之地。    有的还未起身,有的正搬个破瓦罐,架在两片石头上,不知在煮着什么。    随着破罐中的雾气飘来,一股奇异的香味飘进鼻腔。但随即,又被一股恶臭冲散。    这是什么怪味道,就跟老鼠死了似的?    两份兄弟正狐疑着,远处一阵喧哗,随即便传来一阵哄闹声。    他们抬头一看,似是几个和尚正带着一队僧壮,在给乱民分什么东西。    “将军,他们分的是何物?”李聪下意识的问道。    “还能是何物?”李瀚掏出一块帛巾捂住了鼻子,厌恶的指了指那几个还躺在地上,似是未睡醒的乱民:“菜食……”    菜食?    两兄弟先是一愣,而后脸色大变。    原来这些和尚给乱民分的是人rou?    那些躺在地上的人,也并不是没有睡醒,而是死了……    还有那罐子里飘出的香味……我去你娘的……    兄弟二人眼珠子直往外突,差点将早间刚喝进去的粥给吐出来。    李瀚怜悯的看了他们一眼,似是在说:慢慢受着吧,这才哪到哪?    又往前走了一截,看清楚和尚是怎么分rou的,两兄弟惊的浑身直抖:七八个木架上,挂着一具具尸骨,骨头白的刺眼……    架下俱个三尺左右的坑,里面积满了暗红的血液,将凝未凝……    再往旁边一瞅,竟是一座偌大的尸坑,里面扔满了骨架。即便是在雾气这般重的清晨,依然有数不清的苍蝇飞来舞去,许多头颅的眼窝里,还能看到正在翻滚的白蛆。    两兄弟的脸上,已然无半丝血色,当即就俯在马身上狂吐起来。    刚吐了两口,猛听李瀚一声冷喝:“抽刀……”    李睿李聪抬眼一看,发现路竟然被堵死了?    数不清的乱民围在官道上,狠狠的盯着他们,以及他们胯下的马……    两兄弟才算是知道了,人一旦饿急了,会是什么模样?    平日里见过的那些乞丐,也就是长的瘦一些,穿的烂一些,脸上身上脏一些。    但眼前见到的这些,却个个都如同饿狼,眼中冒着腥厉芒,口中流着涏水,似是立即就能冲过来,将他们活活吞了……    两兄弟硬生生的压下俱意,飞速的抽出了腰刀。    虽是熟铁的,但用来杀人完全够了。    “你不是军官么?”李睿又惊又怒的问道。    “爷爷虽是军官,却不是刘慧汪的官……”    李瀚气急败坏的骂了一句,一手执刀,一手伸入怀中,摸了块令牌出来,狠狠的砸在了站在一边看热闹的一个和尚身上。    “我等乃是大将军驾前近卫,够胆你就来……”    看到令牌,和尚的脸色稍稍一变。    也不是每一个和尚,都将刘慧汪的话信以为真,以为吃了人rou,就能往生极乐……    和尚没想杀人,只是被饿急了眼,想逼着这三个官儿把马留下来,谁知碰到了硬茬子?    犹豫了许久,和尚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冷哼了一声:“让开!”    乱民还有些不情愿,顿时便有几个僧壮冲入人群,一顿砍杀。    随着一阵惨叫,竟硬生生的清出了一条道来。    李聪亲眼看着那几个僧壮,将刚刚杀死的乱民,挂到了木架上……    这哪是人,简直是禽兽不如,怪不得郎君严令,见一个杀一个……    “怎的乱成了这样?”离那些乱民远了一些,李睿才心有余悸的问道。    李瀚穿着札甲,一看就是高级军官,但这些和尚说拦就拦,说抢就抢?    感觉这刘慧汪的手下,就根本没把李文孝放在眼里……    “人一旦饿疯了,哪还有理智可言?”    李瀚的脸色也有些白:“几日前我还从此路过,不见有这等光景!定是刘慧汪手中已没多少粮了,竟连僧官都断了顿?”    没粮了?    两兄弟转惊为喜。    天大的好事啊……    若是只能靠吃人rou维持,试问这样的军队,能有几分士气?    只要郎君的大军一到,怕是一冲就溃……    ……    又走了快半个时辰,才到了刘浩的营中。    往前百丈左右,便是城墙。极目望去,甚至能看到城上的守卒。    再望下看,四五丈的城墙,竟然已被埋了一半深。一道宽有十余丈的土坡自墙下延伸而来,长约百丈,堪堪伸到军营前沿。    沿路多见死尸,越靠近城墙越多。大多身上都扎着箭。    许多被半埋在土中,手和脚直指向天,似是诉说着冤屈。    他终于知道,李瀚所说的看押流民担土填城是什么意思。    这分明是久攻不下,便想平地里垒出一条路来,而且极见成效:若任由这般垒下去,迟早都能垒的与城头一般高……    两兄弟大喜。    他们之前还在发愁,如何才能靠近城墙,将书信射进城去,不想胖子的兄弟干的竟然是个勾当?    真是天助我也……    两人压着喜意,又跟着刘瀚往营里走。    说是军营,但哪有几个兵?    竟大都是如路上见过的流民,个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眼神空洞麻木,好似已看淡生死一般。    他们进去时,正逢伙头兵在分发吃食,一队十个兵,两个在发,剩下的八个则执刀在手,虎视眈眈的盯着扑上来的流民。    闻着那味也能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两兄弟不忍再看,只是暗暗的咬着牙:便是这样的吃食,竟然也要抢?    好不容易挨到营帐中,一群军官也在进食。    一个与胖子有七分相似,长的五大三粗的汉子,正领着七八个军头,围着一口锅喝粥。    两兄弟探头瞅了一眼。    锅里清汤寡水,多是菜叶,不见几颗米粒,军将手里也拿的是豆饼。    这玩意又粗又硬,啃都啃不动,但好歹算是能入口的东西……    两兄弟对视一眼,猛的松了一口气。    要是让他们也吃人rou,还不如拼了算了……    ……    也不知李瀚是怎么给李浩交待的,等李瀚走后,李浩不复之前审视的目光,热络了不少。    “两位对我李氏有大功,对我二兄更是有救命大恩,我自是不会怠慢二位……日后便在我麾下好生听令,定然不会短了二位的功劳……”    兄弟两有很是有眼色的往下一拜,规规距距的做了个揖:“自然是唯将军之命是从……”    抬起头来后,李睿给李聪使了个眼色,又往李浩身边凑了一步,笑嘻嘻的说道:    “也是来的匆忙,竟是身无长物?身边也就剩了几两铜铤,就当见面礼敬献给将军,还望莫要嫌弃!”    说着,李聪便掀开衣衫,拿出了四块巴掌大小的铜板。    之前藏在鞋底里,昨夜趁无人之时,兄弟二人偷偷取了出来,便是以待此时之用。    李浩诧异的看了两兄弟一眼。    李瀚说这兄弟二人有胆有识,读过书,当过兵,杀过人,还极有眼色,他也只当是看在救了李涛的份上,李瀚在有意吹捧。    没想到,还真是个有眼色的。    看来老五也收了人家的好处,那身上的白甲,腰里的蓝刀,应该就是这兄弟敬献的。    还别说,对李浩而言,给钱比送刀和甲有用多了。    李睿李聪也是从李瀚口中套出来的,知这李浩素来贪财……    李浩眼冒精光,盯着兄弟二人问道:“你二人哪来的此物?”    李睿回答的滴水不露:“同那刀甲一样,安武城外杀了那白甲军官抢来的……”    “好好好……”    李浩伸手接过了铜铤,稍稍一掂,便知这不止是几两,而是几斤。    他也压根没想,两兄弟为何要给他送这么多钱,只是为是要向他讨什么好处,喜笑颜开的问道,“有何我李某人能做的,二位尽管直言……”    李睿郑重的抱了抱拳,又露出了一丝为难之色:“来此之前,我等兄弟实是不知这营中竟是这般光景……也别无他求,只求……只求每日,能与将军一同进食……”    “原来是怕吃菜rou?”    李浩哈哈一笑:“放心,有我李某人一口吃的,便绝不会断了二位……”    李聪又紧接着说道:“还请将军行个方便,若是有战时,也能让我兄弟立上些功劳……”    “好说!”李浩拍了拍胸口,“到了这城下,还怕没仗打?”    他脸上笑着,心中却在鄙夷:真是不知死活,功劳是那么好立的?    不过他一点都没起疑,只因李瀚同他讲过,这兄弟二人估计是两个官迷。    不然好好的放着大将军的近卫营不待,偏偏要来这城下?    还真把这队主当成官了?    ……    北营,帅帐!    李文孝端坐堂上,衣甲整齐,似是在等人。    亲卫队副李石看了看他腊黄的脸色和充满血色的双眼,担忧的说道:“大将军,不若你稍睡片刻,若是法王来召,卑职再唤你?”    睡?    李文孝惨然一笑。    还怕以后没有时间睡?    整整一夜,他只要稍一闭眼,脑中便会浮现出阖族上下被押上断头台,人头滚滚的景像。    再不就是白甲如云,如同天降,突然就攻到了城下……    直到天色渐明,李春派来的快马来报,说是已护着几个子弟到了乌支,收拾停当后便会赶往高平镇,他心里才算是安定了一些。    这已算是最后的退路了,至少不会三族尽夷,血脉绝断……    怎就走到了这一步?    此时想来,李文孝才猝然惊觉:这大魏虽乱,但还远不到改朝换代的地步。    仅凭着一句似是而非的谶言,自己便脑子一热,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算了,后悔又有何用?    他摇了摇产,又朝堂外看了看。    昨夜问过李涛后,他便将安武城破的消息报给了刘慧汪,原想着刘慧汪定然会连夜急召自己议事。    但哪想,这已是日上三杆,却依然不见动静?    怕是以为安武丢了也就丢了,至少还有鹑觚和乌支在,况且泾州城破在即,到时要粮有粮,要兵有兵……    那李承志还能等你攻破了泾州才打过来?    自己当初为何就选了这样的一头蠢物?    李文孝后悔的想吐血……    后悔已是无用,即便明知是死路,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    但谁想,便是他想拼死一搏,都不一定能如愿……    一时间,李文孝万念俱灰,眼前一花,竟似是坐都坐不住了。    “大将军?”李石一声惊呼,手忙脚乱的扶住了他。    直到天色渐明,李春派来的快马来报,说是已护着几个子弟到了乌支,收拾停当后便会赶往高平镇,他心里才算是安定了一些。    这已算是最后的退路了,至少不会三族尽夷,血脉绝断……    怎就走到了这一步?    此时想来,李文孝才猝然惊觉:这大魏虽乱,但还远不到改朝换代的地步。    仅凭着一句似是而非的谶言,自己便脑子一热,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算了,后悔又有何用?    他摇了摇产,又朝堂外看了看。    昨夜问过李涛后,他便将安武城破的消息报给了刘慧汪,原想着刘慧汪定然会连夜急召自己议事。    但哪想,这已是日上三杆,却依然不见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