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荣耀
“王兄,为什么父王这么隆重的接待了东归的海军呢” 刘钰玲问道。 “因为他们都是英雄啊” 刘海兴看了看仅有三岁的刘钰玲,笑道。 “他们就是去了一趟东洲,就是英雄了” 刘钰玲如今正是对什么事情都好奇的时候,所以有事没事都会拉着刘海兴问个不停。 “这算什么,等环球航行的船队返航的时候,会比这更隆重呢” 刘海兴又笑了笑。 刘钰玲看着一脸笑容的刘海兴,想了想。 “不懂” 刘钰玲说出两个字后,刘海兴摸了摸刘钰玲的头。 “这不管你的事,玩去吧” 刘海兴说完,刘钰玲重重的点了点头,跑到一边玩去了。 而刘海兴看了看正殿方向,心中思索着。 如今东洲已经完成考察,估计东洲的运河也会被刘守义提上日程,等环球航行的船队返航后,西方的西拓角估计也会建立一个据点,如此汉海王国的全球势力,便算建立完毕了。 以后只需要以南洋为基准,过几年,等南洋各地完成整合,各军完成新式武器换装,安南,暹罗哪怕缅甸,旁葛刺等国便会直面汉海王国的兵锋。 届时东起安南,西到榜葛刺的广大地域便会成为汉海王国的新土地。 这上面近三千万人口也会纳入汉海王国之手。 汉海王国的总人口也将突破八千万人。 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强国。 而且国境线也会和大明的云南,两广地区接壤,正式和大明南北对峙。 当然因为南洋整合完毕,蒸汽机要是在成熟,汉海王国将获得无尽的内部原动力。 加上东洲,南屿洲,西洋,西洲,北海等地的殖民深入,大量的资源也会流入汉海王国。 如此不仅是南洋诸国,岭北,东北,包括日本的九州,北海道地区部有可能成为汉海王国的进攻目标。 而未来要是汉海王国在整合完暹罗,安南,缅甸,榜葛刺等地。 继续北上反推大明,或者由东北,南下,南北夹击大明,都不是问题。 要是中原也进入了汉海王国之手。 那在这个星球上,汉海王国将无人可敌。 当然要想整合南洲各国,估计也得十多年的时间。 之后做好进攻大明的准备估计又要数年甚至十多年的准备。 毕竟大明也是有五六千万人口,要想整合如此庞大的人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何况无论是刘守义还是刘海兴都不愿意继续维持如今皇权不下乡的局面。 届时打倒土豪劣绅是肯定的,仿效南洋地区建立省市镇乡的四级行政区划也是肯定的。 如此所需要的精力,财力,人力将是海量。 当然现在来说,一切都还太早,还是稳步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久庆功宴结束,众臣返回了宁安市。 但是刘守义确留了下来。 马上第五舰队也将返航。 所以刘守义决定就在宁安港等着,第五舰队凯旋。 至于第二舰队各部,刘守义特批三个月的假期,等假期结束,第二舰队便开始换装战列舰和手拉式火炮。 回到偏殿后,陈萍早已安排好宫女为刘守义兑好了洗澡水,服侍刘守义洗澡休息。 说起洗澡,一直都是刘海兴暗中吐槽的目标。 汉海王国如今已经足够先进了,可是确还未通自来水。 所以洗澡只能用木桶泡澡,而不是淋浴。 要是能淋浴就好了。 刘守义洗澡之时,刘海兴便带着meimei刘钰玲先下去休息了。 十日后,汉海储蓄银行的人前来汇报。 这次第二舰队所得黄金四千四百八十八万两,白银五万五千八百六十四万两,其他玉石饰品,装饰品折合汉海币两千八百九十六万元。 一次东洲之行,居然为汉海王国带来了超过一亿汉海币的收入,哪怕早有准备的刘守义,看着眼前的数字时,都大为震惊。 由此可见东洲富庶到何等地步。 又过几日,第五舰队返回宁安港。 刘守义再次在码头上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又在宁安港行宫设宴,庆祝第五舰队返航。 陈述生也向刘守义献上了东汉洋和南部西洲的海图。 不过因为金银等贵重物都由第二舰队运回,所以第五舰队并未带回多少金银饰品。 但是依然有黄金五百多两,白银八千多两。 之后刘守义下旨,东汉洋南部,第五舰队经过的两个岛屿为汉和岛和汉屿岛,在第五舰队到达的西洲西海岸设屿临都护府,西拓角设西拓都护府。 四个都护府加上东洲大陆的十三个都护府,一共十七个都护府,一万七千人守备。 保证了汉海王国在各地航路的畅通,贸易的顺畅。 带上周围依附的土著部落,足可让汉海王国掌控整个东洲。 而西洲的两个据点不仅保证了航道的畅通,也可从这周围的部落倒运昆仑奴到真武修建运河。 反正把这些昆仑奴运到国内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送去真武镇,又近,又可以给昆仑奴找点事情做,如何不好。 为陈述生等人庆完功后,刘守义同样放了第五舰队三个月的假期。 让这些军人可以返回家中,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至于此次出航所牺牲的八千六百五百四十三人的士卒,刘守义已经下旨将这些人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功绩都写好,定在八月十五日正式葬入烈士陵园中。 虽然没有尸体,但是确有骨灰,装入木盒,上书名字,籍贯,生死之日,一一带回汉海王国。 就算带不回的,比如因为跨海之时因为风浪,触礁而沉没的人,胡温骏和陈述生还是命人将其名字一一记好。 出发之前每个人都留下了姓名,籍贯,所以要记录很容易。 记好后,带回汉海王国,将其刻在排位之上,送入陵园烈士殿中。 安排好诸事后,刘守义便返回了宁安市王宫。 八月五日,刘守义亲自为陈述生,胡温骏等人授衔,并赐爵位。 二人都进爵为一等侯,上将军衔。 马元成和侯应楷为二等侯,上将军衔。 其他各级将官,军官一一升迁,赐爵。 最差的也是五等伯爵。 士卒中表现优异者送入军事大学学习,另一部分则进入兵役营和安国军中任职。 一时两大舰队欢声雷动,众军皆喜。 而且三个月的假期,让这些亲身经历了东洲和夸洋环球航行的亲历者们纷纷与家人谈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些家人也和周围的人一一谈起。 再加上几期报纸的宣传。 如此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世界是球型的事实。 何况刘守义也已下旨,下学期中小学增加地理学,中学增加生物学,宁安大学增加天文学院。 系统学习各地地理知识,生物知识和天文知识。 并将此列入了小升中,中升大和科举考试之中。 八月十五日,宁安烈士陵园中。 刘守义亲自主持了烈士入园仪式。 刘守义亲自挥刀走在前方。 身后仪仗队每人手持一盒烈士骨灰,没有骨灰的便手持排位,以缓步跟在了刘守义身后。 两旁和陵园外的百姓看得真真切切,一些牺牲将士的家属纷纷披麻戴孝,跪在了队伍两旁,目视着队伍缓步前行。 不久有排位者被送入了烈士殿,有骨灰者送入了烈士殿后早已准备的墓园中,盖上了墓碑。 刘守义亲自带人在陵园外站岗,家属们则被一一带进,给自己的亲人最后告别。 所有事情完备后,刘守义命人点燃了烈士殿前的大鼎,并带领众人在大鼎前跪下。 而一边相国李旭拿起了早已准备的吊词大声读了出来。 也就是一些之乎者也,但是听在那些家属和百姓的耳中,纷纷垂泪。 自古以来,又有何人真正在乎这些普通百姓的死活。 只有刘守义和汉海王国,不仅给了百姓福利,给了百姓福祉,也给与了百姓荣耀。 而刘守义亲自为了牺牲的士卒烈士身份,并统一葬入陵园,名字还会刻在长碑上,光照后世。 这如何不让这些百姓心存感激。 何况成为烈士也不是汉人专享。 只要是为汉海王国做出突出贡献,或者流血牺牲的人,哪怕是南洋异民,也有资格进入陵园安葬。 就这一点也足够那些南洋人对汉海王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以汉海王国国民自居,以成为真正的汉人为荣。 有了这个基础,刘守义才有信心带领汉海王国走向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