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设计
“父亲,太子来电报了” 肖晟诚拿着一封电报,交给了肖荃。 肖荃接过电报看了看。 “爹,太子说了什么” 一边的肖晟梁问道。 “没什么,太子就是就是说以后要是大明来找我们谈以物易物,不必理会,必须按照原有的和议办事,实在不行必须以粟米,布匹,丝绸,蜀锦等高价值商品作为交换,否则就威胁大明我们要对大明动武” 肖荃看了看后,将电报交给了肖晟梁。 肖晟梁看了看后,将电报放到了一边。 “可是太子也说过,目前我们还没有做好对大明进攻的准备,现在进攻,恐有不妥吧” 肖晟梁问道。 “话不能这么说,其实要想拿下东南五省,甚至加上山东,辽东都没有问题,太子在电报里也说了,主要还是东北和南洲建设没有建成,电力建设和新动力也在研发,量产的关键时期,另外就是岭北,大漠诸事还有掣肘,内部不稳定,故而不能对外也” 肖晟诚在一边说道。 “可是东南沿海靠海,内部河网密布,我汉海王国的大军完全可以沿着伶仃洋直接攻击广州,沿着钱塘江,富春江进攻杭州,衢州,沿着长江进攻苏州,扬州,常州,镇江,金陵,太平一线,如此由海入河,利用河网联系各地,有何不可,只要江浙,两广在手,我们完全可以沿河向西向北,进入江西,湖广,如此东南半壁为我所有也” 肖晟梁看了看肖晟诚,笑道。 “话是如此,然大明近几年一直在沿海,内陆抹黑汉海王国,在东南五省,湖广,江西,云贵等地百姓中引起了对我们强烈的抵触情绪,内陆虽然没有这么强烈,但是多少也有些影响,所以目前对我们来说,关键还是接手,安民为重,太子不是也说了吗,让我们想办法联系各地绣衣卫,收集东南五省,包括湖广,江西,南直隶长江沿岸等地的士绅,商户不法之事,等我们进攻大明之时,就地公开审理,并分土地给百姓,同时让绣衣卫勘探道路,河流等具体信息,以后进军,修路,统一筑城,建村,开荒,都有用处” 肖晟诚说完,坐在上首的肖荃咳嗽了两声。 “好了,太子也说过,目前我们还不是时候,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对大明动武,各地绣衣卫我们自会去联系,特别是暗藏在各地的县令,官吏等绣衣卫,让他们去查,必然事半功倍,至于测绘土地,道路,河曲,这也是各地绣衣卫一直在做的事情,先做好万全准备,免得临了了手忙脚乱,我们还是要以和大明谈判为主,只要大明不走极端,我们也犯不着去招惹,行了,你们就各自安排去吧” 肖荃说完,二人领命而去。 看着二人离去,肖荃长叹一声。 “哎,该来的总会来的的” 肖荃叹息着。 不久后各地绣衣卫都秘密接到了消息。 纷纷行动起来。 一些官员,县令包括基层吏员开始暗中收集士绅和商家的情报。 包括所有土地,佃户,有无违法乱纪诸事。 当然也包括大明在各地的藩王。 不过因为汉海王国的存在,如今大部分藩王特别是湖广,浙江,广西和江西的藩王大部分都向朝廷申请改藩。 如今在各地的也就只有江西的宁王,淮王,湖广的楚王和襄王四支。 而这四支,绣衣卫早已打入其内部,对南昌的宁王朱奠培,饶州的淮王朱祁铨,武昌的楚王朱均鈋,襄阳的襄王朱瞻墡四王也有一定了解。 自然也会暗中盘查。 当然这些都是秘密进行的。 虽然刘守义和刘海兴将目标只定在了东南五省。 甚至可能是五省中的其中一两个省。 但是战事一但展开,其结果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战事一步步扩大,完全有可能。 而如今汉海王国内部准备并不是十分充分。 内部建设,工业化还需要进一步投入。 按照刘海兴的原计划,怎么也得三五年后才能真正腾出手来,解决大明问题。 不过就算提前也无妨。 当然也有可能不动武,继续维持现状。 那就要看大明如何抉择了。 总之汉海王国可不想与大明断绝了贸易往来。 毕竟这是明摆着的利润。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刘守义和刘海兴不会动武。 至少也得准备充分后,才行吧。 当然大明目前还不知道自己还没有从北京将消息传出,松江的肖荃就已经计划如何交涉了。 三月二日,肖荃被松江知府田釨请去了青浦县松江府衙。 …… …… …… 另一边,刘海兴安排好诸事后,便坐上了前往大同的火车。 在火车上刘海兴坐在桌案前,拿着纸笔,书画着,不时打着算盘计算着。 而旁边的垃圾桶内,早已塞满了刘海兴舍弃的草图纸。 刘海兴所画,便是后世通用的栓动步枪,击发手枪和重机枪以及迫击炮。 迫击炮结构很简单。 由炮身,炮架,座钣及瞄准具四大部分组成。 炮身长一般在1~1.5米之间,可根据远近不同进行调节,炮架多为两脚架,可根据目标位置调节高低和方向,携行时也可折叠起来,座钣为承受后坐力的主要部件,同时与两脚架一起共同起到支撑迫击炮体的作用,瞄准具多为光学瞄准镜,刻有方向分划和高低分划。 而迫击炮弹采用带有尾翼的炮弹,依靠自身重量下滑而强迫击发,使炮弹发射出去。 迫击炮到是很简单,也不需要拉膛线,主要难点还是炮弹上,不过也就是目前的炮弹加一个尾翼稳定,也不算特别难。 所以刘海兴很快就画出了一个简单的迫击炮和炮弹样式。 接着就是击发手枪了。 如今汉海王国早已列装击发枪,只是将枪管变短,套上上膛装置,弹簧撞针和手柄内的弹匣,一个完整的手动击发手枪便设计完成了。 当然也可以将枪后设计为转轮,类似后世那种左轮手枪。 真正让刘海兴烦恼的是栓动步枪和重机枪的选择。 栓动步枪也叫旋转后拉式步枪。 就是将击发枪原有的击发装置改为旋转后拉式。 造型并不复杂,工艺也非常简单。 要是配上弹匣和一次可装弹五到十发。 击发也非常方便,快捷。 刺刀也是现有装备,所以要将击发枪变为栓动步枪并不难。 而让刘海兴为难的是抛壳钩和抛壳挺。 这两样不弄好,枪支很有可能出现卡壳的现象。 要是战场上出现卡壳,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另一个让刘海兴烦恼的是,要不要加入一个导气室。 利用火药气体,来自动上膛,装弹。 把栓动步枪弄成半自动步枪。 毕竟重机枪的选择上刘海兴也在手摇式的加特林和水冷式的马克沁之间犯了难。 相比于手摇式的加特林,马克沁的机枪,在发射瞬间,机枪和枪管扣合在一起,利用火药气体能量作为动力,通过一套机关打开弹膛,枪机继续后坐将空弹壳退出并抛至枪外,然后带动供弹机构压缩复进簧,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枪机推弹到位,再次击发。 如此一旦开始射击开始,机关枪就可以一直射击下去,直到子弹带上的子弹打完为止。 按道理说,马克沁应该更加符合刘海兴的要求。 当然加特林也可弄成全自动的。 只是枪管冷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刘海兴在设计了一个气冷式的加特林后,很快放弃了。 还是马克沁更好。 配上帆布弹带,水冷式枪管,除非子弹打完,不然机枪便会持续发射中。 只是这样的技术要不要用在步枪上呢。 关于这一点,刘海兴一直都在思考者。 一个多时辰后,火车到达大同东站。 这是专门为大同国营工业区准备的车站。 刘海兴拿着自己画的图纸,走下了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