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离去
“劳烦陛下亲自想送,在下感激不尽” 刘海兴举起酒杯,敬向了朱见深。 朱见深见此,只得拿起酒杯回敬。 “不必客气,此乃礼数也,朕岂能荒废” 朱见深一脸无奈,刘海兴见此也不想拆穿。 要不是为了来看看这钢铁巨船,朱见深才不想来送刘海兴呢。 不过朱见深觉得,见到了,还不如不见呢。 不见至少还可以装聋作哑。 见到了,想想如此巨大的差距。 让朱见深忽然颓废不已。 而且如今朱见深更关键的是。 要说服大明上下,特别是那些见过,听过钢铁巨船的百姓支持大明。 可是,谈何容易啊。 就连朱见深都在怀疑汉海王国如有神助了。 何况那些不明真相,大字不识一个的平头百姓。 就算是地方士绅,豪强,在看到这钢铁巨船时,内心也会动摇。 何况是那些平头百姓。 这样的影响已经动摇了大明的统治了。 加上大明对兵临城下的汉海王国大军毫无还手之力。 只能求和,和亲。 还有山海关和喜峰口的失守。 这让这些士绅,百姓。 特别是直隶地区的士绅,百姓如何能相信大明还有强大的一天。 要是汉海王国在进攻大明,大明还拿甚至阻挡。 这次汉海王国进攻前,大明可以说,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但最后还是一触即溃。 再加上通州遭受的那恐怖的炮火。 如今汉海王国挖的堑壕还有残垣断壁的通州城还在那里。 历历在目啊。 再加上钢铁巨船。 大明还能存在多久。 没有人知道。 连朱见深自己都不知道。 如今的朱见深可谓心情沉重到了极点。 如果之前朱见深觉得自己还有希望能够带领大明重新崛起。 而现在,朱见深忽然觉得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座大山。 怎么也搬不开。 更重要的是,这座大山已经影响到了如今的大明统治。 可以想象,等刘海兴走了后。 大明的核心区会掀起怎样的议论,怎样的动荡。 更重要的是,朱见深如今并不知道该如何平复这样的动荡。 怎样说服百姓,士绅继续忠于大明,继续支持大明。 不仅是朱见深,彭时,张懋等人此时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特别是张懋。 原本张懋还在思索怎样才能大明争回一口气。 怎样才能在这次出访汉海王国的过程中,为大明杨威。 可是现在别说杨威了。 不丢脸都不错了。 于是大营中有趣的一幕便出现了。 一边去开怀畅饮的刘海兴等人。 一边是心情沉重,脸色苍白冰冷的朱见深等人。 而这也正好体现出了如今大明和汉海王国的差距。 “陛下好像兴趣不高啊,来这是东洲的牛蛙,这是东洲的小龙虾,这是大海里的大螃蟹,要不吃点” 刘海兴看了看一脸苦瓜脸的朱见深,亲自给朱见深夹了两筷子牛蛙,又选了一个最大的螃蟹放在了朱见深的面前。 看着盘中的螃蟹,朱见深定了定神。 “你们是靠着这种钢铁巨船,横渡重洋,前往东洲,环球航行的吗” 朱见深问道。 “不,去东洲和环球航行的,还是福船和风帆战列舰,这种船在我们那也是全新的,从第一艏下水至今,也才过去两三年而已” 刘海兴听后笑道。 “那这船速如何,靠什么让这船动的” 朱见深听后,又问道。 看着极为憧憬的朱见深,刘海兴笑了笑。 “其实这一切的原理在华夏古籍中都能找到,如果你们不那么八股,多看看百家之学,或许你们也做得到” 刘海兴一边笑着,一边剥了一个小龙虾吃着。 刘海兴可不会告诉朱见深,这是蒸汽机动力。 哪怕之后张懋等人登船后。 刘海兴也不会让这些人到动力室和电报机室。 最多在客舱和甲板活动而已。 保密是必须的。 只是刘海兴也不介意把朱见深和如今的大明带偏。 不是要问吗,那就去看看华夏古籍吧。 反正这些在古籍中确实存在。 只是只记录了现象,没有记录本质。 而且也不全,不系统。 而大明也没有汉海王国这般系统化的常学知识,常学教学。 这般全面的常学推广。 所以就算大明投入人力去研究。 最终也会如无头苍蝇一般,一无所获。 就算有收获,那也得几十年持续研究才行。 可是刘海兴会给大明这么长的时间吗。 如今大明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接下来的就是对一些残余的土司势力,士绅,豪强抵抗势力,还有各地的盗匪,盗贼,山贼,土匪进行清理。 清理干净后,还有建立新城镇,公路,铁路,桥梁。 特别是跨越长江的长江大桥。 当然在汽轮机问世后,建大坝水库,发展水力发电也会提上日程。 可以说虽然战事已经结束。 但各地并没有真正安定下来。 就算这些都完成了。 还有通水,通电,通路。 还有学校,医院,厕所,垃圾场等。 任重道远啊。 而且这次汉海王国获得了天津海河南岸和胶州湾东侧崂山一代各十里之地为租借地。 而这两地,刘海兴并不打算按照原先的新安和濠镜来建设。 而是按照两座新时代的新城建造。 外建城墙,内有码头,仓库,住房,商铺,更重要的是,这两地将建发电站,自来水厂和垃圾处理厂。 可以说如今汉海王国是怎样的城市布局,这两地就怎么建设。 而且这两地也算是刘海兴为未来布局准备。 想想当这两座新城拔地而起,当这两座新城电灯彻夜不息。 其影响有多大,可想而知。 或许下一次汉海王国在南方站稳脚跟后。 开始对大明发动发动最后的灭国之战时。 其阻力比现在还小。 听着刘海兴说完,朱见深看了看一边的彭时,商辂,又看了看后面跟来的翰林院翰林学士韩泰。 三人迎着朱见深的目光后,与左右都对视一眼。 这些人都算是饱读诗书,博览群书之人,但是都不知道究竟那本书里记录了和汉海王国这些技术有关的内容。 难道真是我们所忽略的百家学说之内吗。 难道要罢黜儒学,重开百家吗。 众人都思索着。 毕竟在座的大部分人,特别是那些站在大明顶尖的人,都不想看到大明就此灭亡。 但是不想大明灭亡,就必须要超过汉海王国才行。 可看看那钢铁巨船。 大明又拿什么去超越呢。 这些人之乎者也可以说得头头是道。 吟诗作赋,博古论今可以冠绝天下。 但这些真正需要的东西。 这些人尽然没有一个人会的。 朱见深心中暗叹着。 难道大明也要学汉海王国来个全民教育吗。 可是我大明上哪里去找这么多的教师呢。 朱见深还在思索着。 但是时间却在一点一点逝去。 不久,刘海兴身后的摆钟敲响了未时四刻钟声。 “原来都这么晚了啊,陛下,我等该走了,后会有期” 刘海兴起身对朱见深拜道。 朱见深见此也起身,但又不知该说什么好。 朱见深是多么期望和刘海兴后会无期啊。 看来以后有得忙了。 朱见深想了想。 “如此,朕就不远送了,希望你我两家,和平永存” 朱见深回拜道。 刘海兴见此,点了点头。 挥了挥手。 众人开始修建登船准备。 因为三胀机并没有关机,所以不一会,烟囱上就冒起了黑烟。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到酉时初刻,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完成。 刘海兴回身走到了还未离去的朱见深身边。 此时周娥和朱延栩二人也已走出。 “陛下,就让公主,英国公,宁阳侯和武定侯等人和我坐一条船,其他随从坐另一条船如何,公主可以带一个贴身侍女随侍左右” 刘海兴笑道,朱见深指了指冒着黑烟的游船。 “这就准备好啦” 朱见深说完,刘海兴点了点头。 朱见深长叹一声。 “好,按殿下的意思办吧” 见朱见深同意,刘海兴立刻命人,将张懋,朱延栩等人请上了黄鹂号,其他人则登上了杜鹃号。 张懋,郭昌,陈瑛,尚铭等人并未多想,在刘海兴侍从的带领下,登上了黄鹂号。 朱延栩回头看了看朱见深和周娥后,与自己的贴身侍女燕儿一起,登上了黄鹂号。 刘海兴给赵德江使了个眼色。 赵德江会意,跑去向杜鹃号船长连易低头说了几句。 不久,众人登船完毕。 刘海兴回头对朱见深,周娥一拜后,登上了黄鹂号。 朱延栩,张懋等人站在甲板上,看着岸边的朱见深,久久不语。 刘海兴登船后,黄鹂号和杜鹃号的水手开始收起缆绳,锚锭。 随着一声汽笛声长鸣。 两船开始冒着黑烟,伴随着汽笛声,缓缓的向前航行。 看着远处的钢铁巨船。 朱见深站在码头上久久不语,一直等到黄昏过后。 才珊珊回宫。 而两船沿着北运河和卫河一路航行。 由于天色已晚。 刘海兴下令打开所有照明,争取明日一早,到达大沽口。 与禁卫军汇合。 很快船只四周的灯光全部打开,将黑夜照得入白昼一般。 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四周百姓看着深夜还在航行的钢铁巨船。 以及钢铁巨船所发出的汽笛声与那耀眼夺目的灯光。 又是一阵顶礼膜拜,惊为天人。 张懋见过灯光,所以并没有觉得太过稀奇。 而朱延栩和燕儿,以及郭昌,陈瑛,尚铭等人见了这将黑夜照亮的灯光。 直接被吓瘫过去。 其冲击一点不比钢铁巨船来得大。 刘海兴见此,也没多说。 而是将众人请至餐厅用膳。 之后便命人分别送去了早已准备好的客房休息。 当然,朱延栩被刘海兴专门安排在了自己房间旁边。 而不是位于甲板下方的客房。 安排好众人后,刘海兴便回自己的房间休息去了。 两艏船以三节的速度在运河上缓缓行驶着。 朱延栩坐在一张铺着非常舒服的床上,看着船舱内的吊灯。 久久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