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零 阳神(月末求月票)
“何为一炁?” “一者,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也。以其流行谓之炁,以其凝聚谓之精,以其妙用谓之神。始因太极一判,分居阴阳二体之中。” 又曰:“道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也,曰炁也。” “真一之炁,生于天地之先,得于虚无之中,恍惚杳冥,……” “三魂不过天一根本之胎衣,七魄,不过三魂之胎衣,rou身,不过七魄之胎衣。” “内丹,元神之胎衣也。” 若不悟真,哪来得道? 人生之来,也干干净净,人死之去,也一物不遗。。 若不魂飞魄散,哪寻先天一炁? “原来真的是梦。”少年眼角含泪。 顿开金锁,破除顽枷,明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要往哪里去? 却见一道奇光落下,携带李郸道之天魂。 其乃自开天辟地以来的一团原始真炁化形。 上炁为神,中炁为仙,下炁沉结,结作福地洞天。 这天魂,便是一道上炁。 只是无名,也无补天之材,不列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也非四万八千星斗群汉。 因见李郸道命盘有缺,命宫将圆满,得阳神正道。 故冲破昊天元炁之海,挟纯阳天火降世。 那广宁王见之,大喝道:“蚩尤魔魂,你再欲谋夺我之rou身,便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原来这满山的骷髅,都是蚩尤魔魂夺取精炁本源所致。 连闾山广宁王的本源,蚩尤魔魂也要掠夺。 却是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补天秘术”。 “这小子身上有我之神兵,虎魄的味道,不可令其三魂七魄经天火焚花,抟炼一体,生出阳神,自道神仙之境,不然只怕难以相斗。” 当下和闾山广宁王通气,却见那骷髅巨人,直直站立起来。 大量邪气滋生。 整个闾山世界开始变得更加诡异阴森。 原本在另一边岸上等着李郸道回来的陈老板瑟瑟发抖。 却见海中各种恐怖的怪物生出,全是眼睛的巨型章鱼,有三个脑袋的鲨鱼…… 而岸边,在极度的黑暗之中,影子化作了无数妖魔鬼怪。 而那些闵都凡人,纷纷化作僵尸,山魈,恶鬼,那些房屋,化作了破庙,而原本的各种庙宇,则化作了一个个的,妖魔洞窟。 坐着神坛上的,就是妖王洞主,无穷的魔王涌出,似乎在进行灭世一般。 巨蛇过道,所行之处,遍地干旱。 独脚白牛行经,瘟兵疫鬼便相随。 独独陈老板,怀中抱着一个许天师法相,似乎没有受到变化,但也陷入了无穷的绝望之中。 然而一剑西来,一道纯阳剑炁横扫,不知道斩杀了多少妖魔。 一艘无底的船儿再次自海上出现,只是现在海上,比刚刚所见更加危险了。 陈老板面色变幻不定,然而一个背剑的长须美髯道人却已经坐上了无底金船。 陈老板想到刚刚少年的模样,也毅然决然跳上了金船。 随后拱拱手向那道人问道:“你也是去闾山的吗?” “哈哈,是也。”那道人面似青年,却是丹凤眉眼:“我下界时,许天师却言,闾山有一个他的徒儿,迷失了本来姓名,于樊笼之中不得得道,因此求我渡他一渡。” “是这位许天师吗?”陈老板将手中神像给青年道人看。 青年道人点点头:“不错。” “那他可真是有好机缘。”陈老板感叹。 那青年道人不语,船儿无风自动,无底自渡。 然而海中却有贪婪巨兽,要将两人吞入口中。 青年道人持剑,很是凌厉,直直斩杀。 “万振和叶法善两个沉迷闾山大道经书之中,却是已经不管事情了。也不知道李郸道那小子挺不挺得住?” …… 而李郸道这边,三魂七魄为真火煅烧,阴渣炼尽,李郸道也知道自己是元神进入闾山法界,将一切回忆起来。 元神在外成就阳神,不知道rou身如何了,但愿不要被抽干精炁。 这只是内在危机,外在危机,便是闾山大魔王和蚩尤魔神,竟然夺舍不成,合为一体。 而原本跟着自己一同进来的叶法善真人,和万振真人,只怕还在这本闾山大法书之中,探寻真我,了悟本来面目,他们自是阳神,但也自愿脱了一件胎衣,投入书中去了,演绎谱写自身。 广宁王和蚩尤魔魂,将整个闾山法界彻底化作魔国,本身却获得了极大的力量。 很快rou身由骷髅模样,变得饱满丰盈起来,一个龙伯国巨人一般的魔神彻底站立起来。 整个闾山,却化作一头大龙鳌一般,竟然也活动了起来。 李郸道索性一横,不顾元神阳化,炼尽阴渣的功行还未完满。 却有一道金锋黑剑自眉心显现,上书“天刑”。 天遁剑炁直直发动,浩然正气长河自闾山法界之外涌入。 至大至刚,将歪风邪气消融化解,大量妖魔为正气所净化。 李郸道吟道:“jian邪与恶魔,胆破魂亦惊,试以向星月,神光射幽冥,人间永无念,可息天下兵。” 却见李郸道本身便化作了整个闾山法界的太阳一般,散发着无穷的光亮。 让原本昏昏暗暗的世界,第一次如同晨曦黎明一般。 元神之上,天火燃烧,动用法力,便是自损道途。 但是这一剑不得不发。 这八百年一循环的世界,便是再绝望,再没有希望,也不应该永远沉沦下去。 以至于暗无天日。 光之所照,黑暗退散,原本妖魔化的百姓,忽然眼中有了泪光,邪气退散,又化作了人的模样。 但其实闾山法界根本没有人,只是沉沦的魂魄,浑浑噩噩的魂魄,记起来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 他们在这闾山法界中忘记了本来姓名,忘却了前尘往事,只是按着那本《书》上所写的,进行活动。 一切都是荒诞虚无的,闾山其实并不是一座山,而是那本《闵中游记》中记载的一个地方。 只因有人说闵江底下有一座闾山,因此便真的有了一座山。 因缘巧合,这书和一片无定根基的冥土相合,因此以此书为故事绘本演绎世界,八百年一循环,乃是书中,只写了八百年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