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九 晴 算是看前必看
    唔,今天状态不佳,不想码字,可能过段时间才码字,所以先写点一直想说的,但是始终都没有说的话吧,或许已经说过了。    这本书的成绩,说实话,很差。    对这本书的成绩,我倒是也没有抱有特别大的期望,尽管说确实有些离谱。    但是看看上回在三江期间上架烂尾的那本奇幻,看看数据,我觉得还是好受了那么一丢丢。    但现在问题来了,这本书的均订一直在七十左右,远远低于起点三个月全勤需要满足的五百。    对我来说,这会是个相当艰难的抉择。    要么,我要赌一波限免之后起飞,均订瞬间飙到500以上并且稳住不掉,这样我才能吃到起点的全勤收入。    当然,我觉得凭我现在的状态和行文,想要撑到限免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当限免之后,当我的均订还没有到达500以上的时候,那就意味着我要赌了。    是的,赌。    我得赌,假如我认真写下去,字数到百万字之后,这本书的均订能够缓慢爬到500.    而在此之前,我得要等待两到三个月(指限免之后)可能才会有全勤的机会。    并且,这个机会,至少在吃到第一个全勤的我看来,说实话,比较渺茫。    我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法接受隔壁《余烬之铳》两百多万字,才精品……    我也没法接受隔壁《诡秘地海》,三十万收,也没有精品……    我也没法接受三江上架的奇幻作品,两万多收,一千多追读,最后首订可能不到五百……    我知道奇幻的流量小,知道文好可破。    但或许,我确实该调整一下思路了。    同等质量的文,放到热频上,就算再扑,就算再怎么没人气,    我想,至少下场不会比我这本更惨吧?    是的,我知道,读者有选择作品的权利,    我知道在网文界里,字数少就是没人看,    我也知道烂文确实不值得付费支持。    但同样,作为作者的我,平心而论,也是要吃饭的吧?    就算是讨饭,我想,我也该到热闹的大城市去吧?    待在荒无人烟的郊外,我得和我手里的破碗称兄道弟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这本书,我想,编辑已经尽了最大的力量去救我了。    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这推荐给的确实没得说,基本上一路绿灯到底,就没卡过红灯。    作为一个新人,一个之前从未在起点攒下过粉丝的人,我非常感谢姜茶小jiejie排的推荐。    她尽力了。    我呢?    坦白来说,没有尽全力,但也的确花了一番心力。    还是那样,不上不下地吊着。    高不成,低不就的……    嘿嘿。    人是有梦想的,我可以为爱发电,    但同样,我很清醒地意识到,    我不能为爱发电太久的,因为那会消磨我下一本开书的勇气。    唔,我确实没法像警察叔叔那样,闷头几年写出一本《警探长》来,    也确实没有伊紫电的笔力和知识储备去写一本《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起飞的可能的确有,但是我自认为我的确没法到那种程度。    算是耐不住寂寞吧,也的确有点浮躁了。    这点,我确实承认。    只不过,五十万字,七十加均订,能在多久后有五百均订呢?    要说这是个线性增长的题,好歹还有个盼头。    哪怕一天涨一个,也能安慰自己。    能让我知道,熬个一年,说不定就有了。    只可惜,这均订……    至少在这个月里,是正弦函数。    就和心电图一样。    也想过山车。    我倒是想这过山车出轨啊,可惜确实没机会。    有些时候确实会觉得自己老了,被时代淘汰了。    有时候,确实会在想,假如让我重回五年前,重回那个充满激情岁月,或许结果并不是眼下这样的。    确实也是前朝史官,写着这种莫名其妙的自嗨文。    用的是古早之前的写法,用的是古早的爽点设置,用的还是古早之前的题材。    更加关键的是,随着笔触的深入,我愈发感觉到了我没法展现我所想象的世界。    那个贵族与平民,超凡与邪典,机械与魔法,公主与骑士,信仰与知识并存的世界。    贵族傲慢地阻截了超凡之路,蛮横地将平民们挡在了门外;    在平民中孕育着不满的怒气,有人正在蠢蠢欲动。    当人们在rou体、灵魂、外物、知识上越走越远的时候,他们同样要对抗着内心的情绪和劣根性,对抗着力量本身。    如同挥舞着巨剑的孩童,人类一直对所掌握的力量一无所知。    当人们借助所谓的超凡知识,在连同矮人、侏儒乃至地精的技术支持下,制造出了通天的超巨型战争机械,造出了能够日行千里的超凡机械马车,造出了能够翱翔天际的浮空艇,造出了能够悬浮于云端之上的日之塔时,魔法的力量同样在积蓄着。    当苍老的声音高呼着,质问着,呐喊着:“有塔从地中起”时,整个王国都将静静聆听着他的誓言。    公主出逃,骑士守卫,信仰沦陷,知识启蒙……    那是一个人人高举理性火炬,在邪神的注视下艰难探索,并最终踩着前人尸体慢慢站起来、挺直脊梁的世界。    坦白来说,这个书名,到现在为止我最满意的作品。    不可名状对应着克苏鲁元素,而塔罗牌对应着虚无缥缈的命运。    正如洛夫克拉夫特所力图展现的克苏鲁内核,越是全知,就越是无知,就越是接近疯狂。    所谓绝圣弃智,民复孝慈。    虽然不该是这么用,但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贴切。    而在另一方面,古希腊的俄狄浦斯王同样为我们展现了一幕杰出的命运悲剧——弑父娶母。    人在命运面前,同样是某种微不足道的蝼蚁。    人越是在命运的蛛网里挣扎,就越是要面对层层裹挟的蛛丝,最终难以自拔。    于是,在不可抗力的邪神面前,    在无处不在的命运面前,    在如影随形的人性劣根性面前,    人类,他自己,将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看这本书,大概总有点莫名其妙地憋屈,总觉得好像哪里有点不对。    小说里的每一个角色似乎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也有自己的忌惮,好像这里面,包括主角在内,好像没有一个人是肆无忌惮地活着的。    在现实里活着就已经够累了,确实不该在书里还找罪受。    每个人心中都有偏执的愿望,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计划,每个人都愿意牺牲对自己来说或者微不足道、或者至关重要的东西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某个堂吉诃德所书写的一本堂吉诃德们的《堂吉诃德》。    所以说啊,这本书确实有够烂的……    书名用了一个鲜亮的外壳包裹着苦涩的内核,简介稍微用巧克力般的花哨拉拢读者,最后再用稍稍花哨,让人容易接受的开头欺骗下编辑和读者……    有时候,确实会在想,好像自己永远都会慢上一小步,    永远只能看着时代洪流从眼前滚滚奔流,    永远只能看着时代巨轮从身上碾压而过,    永远只能感受着历史的狂风,让我这个前朝遗老在风中凌乱……    有什么办法呢,没赶上好时代,自己笔力确实不到位,该怨谁呢?    好像确实谁都怨不了。    但要说无能狂怒吧,总觉得有些憋屈。    看着镜子里的人,想要骂几声吧,感觉好像又不太能骂出口。    都是自家人,门清。    谁也别藏着,谁也没瞒着。    犯过混,有过错,但要说该骂吧,也不至于。    还是舍不得。    好像到头来,连质疑自己无能的恼怒都随风散了。    想起来,大概就叹口气、摇摇头。    然后呢?    来都来了,大过年的,孩子还小……    也就只能这样了呗。    猛然间想到了那句话,出自杨绛的散文《老王》。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怎么说呢,有些时候确实感觉时间很慢,仿佛昨天还在体验学校里的青涩时光。    但有些时候也确实感觉时间很快,蓦然回首,总会有些茫然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总在怀疑:“这镜子里的人,真是我吗?”    回忆本身,或许就是某种薛定谔的存在,既觉得快,也觉得慢。    唔,在我心目中,订阅是件很神圣的事,它意味着某种契约。    它不单是读者对作者的认可,同样是作者对读者的允诺。    因而,我还是重复我之前的话。    上架三个月乃至于到限免结束之前,这本书都会一直讲下去。    但同样,数据说话。    没到五百订,或者连五百订的希望都没让我看到,那我只能光速完结了。    所以,在你能看到这里的时候,请认真斟酌一下。    我的意思并不是要求你的订阅,而是在你订阅的时候请想清楚,    你订阅这本书,可能会是一本将在几十万字内完结的书。    这取决于所有看这本书并想要订阅的人数。    另外,当你真的想要订阅这本书的时候,请给自动订阅。    我不要打赏,我只要订阅。    仅此而已。    写文这件事,是笔买卖。    做买卖的,不能缺了德、亏了心。    得童叟无欺。    也不知道还有多少牢sao话可以讲,但至少今天的,算是讲完了。    不过,倒也害怕有一天连牢sao话都没了。    毕竟写网文的,到底还是得有一口气在。    有牢sao,大底还是想要争一下的。    这口气没了,那这网文……    大概的确是不写也罢。    只是可惜了这本书啊……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