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诸葛设谋
    “孔明啊,三弟和孟起两人在渭水北岸攻之不下,我军又难久持,你要想出一个办法出来啊。”    看着刘备着急的样子,诸葛亮扇动手中的羽扇,淡淡道:“曹cao令郭淮驻扎北岸,是畏惧我军攻取美阳县,绕其后路。”    “不如将计就计,假装举大兵攻取北岸,却令人暗渡武功水,夺取阳燧、马冢两地,进逼郿城。”    刘备闻言嘶的一声道:“此计虽然可行,但是怎么才能将其实际行动。”    诸葛亮从坐着的动作站了起来,走到刘备身后的地形图。    刘备也站了起来走到诸葛亮的对面站住。    诸葛亮将手中羽扇指向地形图,“大王请看,可令人紥木筏,上载草把,选惯熟水手数万人驾之。”    诸葛亮转首看向刘备,道:“不知大王可以亲自领兵作战否?”    刘备点头道:“有何不可,我虽不才但是打仗却是当仁不让。”    刘备眼中燃烧着自信。    征战多年,他曾经也经历过没有军师的日子,亲自领兵参战早就是家常便饭了。    诸葛亮道:“好,那大王可亲兴一支人马夜间佯攻北岸。”    “曹cao闻知,必引兵来救。”诸葛亮拿着羽扇在地图上比划着,“然后令一上将趁机渡武功水。若能渡武功水,则阳燧、马冢亦可偷取之。”    诸葛亮将整个计划完整的说一遍,走向自己之前的位置处,“若得此二处,则郿城失了掩护,我军可唾手得之。”    经过诸葛亮这么一说,刘备又莫名皱起了眉头。    “如军师所说,渡武功水的任务就很重要了。”    诸葛亮坐了下来,点头道:“是的,成败在此一举。”    最后几个字诸葛亮特意加重语气。    “主公在想什么呢?”    诸葛亮看出了刘备的犹豫不决,以为刘备对自己的计策还有顾虑。    “啊,哦,我是在想到底要派何人去担任如此任务。”    刘备被诸葛亮的言语拉回了现实。    诸葛亮则没有这种烦恼,因为他心中早已经有了人选。    “主公,赵云将军足以担当此务!”诸葛亮说这句话的时候明显露出了笑容。    “子龙?”刘备微皱眉头,“子龙此前才与许褚大战,恐怕会力不从心啊!至于黄老将军年事颇高不适合担此任。”    诸葛亮笑道:“主公多虑了,赵云将军便可担此重任。”    刘备皱眉看向诸葛亮,一脸不解。    “主公何不想当年长坂坡时子龙将军从百万曹兵之中带着阿斗公子平安归来,汉水之侧亦兵退曹cao,如今此等重任,想来非他不可!”    刘备细思慢想,片刻才感慨道:“当年子龙冲锋陷阵、一身是胆,声闻天下,宛如昨日。不想一晃而过已经这么多年了。”    “来人!”    账外护卫走了进来。    “大王!”    刘备道:“让赵云将军来我营帐。”    “诺!”    不过多久,一个白袍将军走了进来。    “大王!”    刘备嗯了一声,看向诸葛亮,在看向来人,“现在有一重要任务需要你去完成。”    还没等将后面的话说完,便被打断了。    “请大王下令,云定然不辱大王使命。”    赵云虽然也过了年纪,但是气势依然凌厉。    刘备满意的点着头,大呼,“好!不愧是我军中的大将。”    “我与军师商议出了一计,让你领着一支人马暗渡武功水绕到曹军之后夺下夺取阳燧和马冢两地。不知你能否担次任?”    赵云没有先回答,而是转首看向一旁坐着的诸葛亮,见诸葛亮笑而不语,便知事早已定,于是慨然应诺道:“云自然能担此任,倘若没能依计攻取阳隧马冢两地,云甘愿受罚。”    一旁没有说过话的诸葛亮忽然站了起来:“好,赵云将军不愧是大王身边的虎威大将。”    “大王好生偏心,此等功劳,如何能落下于我?难不成以我年老无用?”    几人闻声看去,此时门帐忽动,却是巡查而回的黄忠在帐外恰好听得几人言语,这才出生而入。    刘备见状笑道:“黄老将军乃是孤之依仗,还需老将军镇守营寨,以防敌军趁虚袭之,非是不愿与老将军此任,实是孤还需老将军镇军把守。”    黄忠道:“此番之事,我已在帐外听得。我虽年老,却有经验,此行甚需谨慎,实应我去才好。”    赵云闻言而道:“此事既然选派与我,你我自当尊令,你又何必与我相争。”    黄忠却道:“某愿立军令状:若是我去,必然得手,如有差池,甘当军令。”    赵云想也没想,亦抱拳道:“偏你立得军令状,我立不得,云亦愿意立下军令状:若是我去,也必得手,若有半分差错,亦甘当军令。”    见赵云亦是如此,黄忠顿时只能吹胡子瞪眼,无话可说。    诸葛亮见状道:“既然如此,还是让子龙去吧。”    赵云立下军令状、接得命令后,转身匆匆离开刘备营帐。    刘备对黄忠道:“此间营寨,甚是要紧,还需老将军费心,为孤分担。”    黄忠闻言,这才脸色缓和,汇报此番查探情形之后,亦出帐而去。    见黄忠离去后,刘备脸色失去笑意,对诸葛亮道:“军师,军令状就不必了吧。”    诸葛亮道:“二人相争难下,欲解此事,只得让其立下军令状,此事迫于无奈而已。”    刘备闻言,亦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既然赵云将军已经领兵而去,大王也应该做好准备。”    ……    “魏王,魏王。”    曹cao侧卧正在休息,便听到账外有人在喊着。    众人皆知曹cao能够梦中杀人,所以在曹cao睡觉之时并没有一个人敢接近。    “何事?”    曹cao从睡梦中醒来,略有不耐。    “有紧急军情禀报!”    曹cao闻言,赶紧翻身而坐,“进来吧。”    言语刚落,护卫急忙走了进去。    “何事报告?”    护卫单膝跪地,道:“刘备引兵北上了。”    “什么?”曹cao顿时高声大喊,睡意也完全尽失,“刘备匹夫,尽然敢领兵北上?”    说话间,曹cao脖颈之处的青筋都是暴起。    “看清楚了吗,是刘备本人亲自领兵吗?”    曹cao思维显得很冷静,似乎时刻都能分析到关键所在。    护卫斩钉截铁道:“看清楚了,确实是刘备本人。”    曹cao闭了一下眼,道:“赶紧命众将到议事。”    曹cao清楚,刘备北上相助张飞马超,自己手下的士兵必然是抵挡不住,倘若失守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曹cao换上衣服,走到专用于议事的营帐时,里面就站好了人。    曹cao从左右两列人中间走过,坐了下来。    “知道我这么着急叫你们来是要干什么吗?”    “我等不知,还请魏王明示。”    曹cao看了众人一眼,高声道:“刘备北渡了,哈哈哈,竟然想援助张飞马超再一举攻破我军,你们说可笑不可笑。”    众人知道曹cao之言虽闻之如儿戏,却是暗藏怒意。    众人自然无一人敢以同样的语气回应曹c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