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陌刀重现
    李晔在同州随处逛了一下,感觉比长安还要破旧,城内人口稀疏,也就意兴阑珊起来。    元景成的重心在兴修水利上面,自然没时间打理同州城。    辞别周云翼,转道去了潼关。    不去不知道,去了才知道如今潼关大不一样。    潼关是一座关城,但城东面俨然一副新兴小镇模样。    张行瑾面有得色,等着李晔表扬。    不过李晔在巡视小镇后,面色逐渐沉下来。    潼关本就是单纯的关城,只有军事作用,张行瑾却在关前搞出一座小镇。    这算什么?给斥候细作提供一个近距离观测点兼补给站?    李晔只简单巡视一阵,就发现里面有很多身强体壮眼神活泛之人,鬼鬼祟祟,一点也不像普通流民。    朱温虽然把主要精力放在消灭朱瑾朱瑄兄弟身上,但潼关并不太平,对面就是河中王重盈的陕、虢二州,还有洛阳张全义。    李晔下令道:“流民甄别之后送入同州,可疑人等全部关押拷问,把小镇拆了,附近的树木全都砍伐干净,关上多备木石,关下不要留视角盲区,斥候也要撒出去,四面打探。”    不是他小题大做,而是他深知朱温的厉害,关中能不能安心发展,就看潼关守不守的住。    张行瑾初生牛犊不怕虎,有锐气是好事,但过度自信就是自负了。    在李晔面前,张行瑾不敢造次,依令而行。    不过在其他方面,张行瑾做的不错,城内禁卫军扩张至五千五百人,和李效奇配合很好,士卒训练得当。    李晔寻思着以后把他跟周云翼对调一下。    潼关太重要了,容不得丝毫闪失。    在潼关驻留了三日,不审不知道,一审吓一跳,潼关下简直各方细作云集啊,河中王重盈的,洛阳张全义的,河阳李罕之的,荆襄赵崇凝的,还有来自朱温大本营汴州的。    唐末军人素质极高,稍有势力的人把斥候细作洒遍天下。    当然这些势力并非全都带着恶意,比如王重盈、张全义、赵崇凝,只是习惯性的打探消息。    李罕之和朱温,就不好说了。    特别是李罕之,在唐末是仅次于蔡州集团的第二股泥石流,没有底线,什么事都干的出来,其本人也是吃人魔王中的一员,生性残暴反复无常,从不是个安分的主儿。    见到小镇移除,山下树木砍伐一空,李晔又叮嘱一番才离去。    同州、潼关都去了,华州自然不能落下。    进入华州地界,气象为之一新,阡陌纵横,良田如锦,男女耕作其间,不远处村舍相连,鸡犬相闻,童子欢笑追跑,老人聚众闲谈。    俨然一副世外桃源。    见了李晔这伙军卒,虽然讶异,却没有惊慌。    李晔走了这么多地方,终于在自己治下看到一块像模像样的地方。    暗自庆幸当初偷袭华州多么明智的一举,快速歼灭了韩建及其死忠党羽,没有让战事蔓延至全境,保留了一份生机。    再看李茂贞和王建的兴元大战,汉中基本被破坏一空。    只可惜这一招可一不可二,让金商的冯行袭有了防备,第一时间加强了防备。    这个李巨川确实不错,有些方面比长安还好。    长安属于李晔的涂鸦,野蛮生长。    华州是条理清晰的山水画,井然有序。    还没靠近华州,三名华州斥候便赶了过来,“你们是什么人?”    斥候眼中带着一股淡淡的仇恨。    当日韩建帅九百蔡州兵反扑,华州军也在李巨川的率领下与神策军血战,双方结下了仇恨,虽然同是关中子弟,但不可能这么快化解仇恨。    亲卫都穿着神策军盔甲,自然成了仇恨对象。    辛四郎出示军牌后,斥候才松了一口气,“诸位需要进城吗?属下可先行回去禀报。”    李晔点点头,城外如此景象,城内自然要去看看的。    斥候也不多说什么,掉转马头就离去了。    这样做也好,避免了不必要的误会,毕竟五百装备齐全的甲士,到哪里都不是小事。    有斥候先行禀报,李筠亲自率军来迎,一见皇帝李晔,人都愣了,刚要下拜,李晔使了个眼色,李筠这才恭恭敬敬的迎李晔进城外大营。    李晔把他放在华州,就是想看看他的能力。    唐末武人,带兵打仗没话说,李筠属于传统将领,跟他的兔崽子不一样,训练方式还是传统的那一套,石锁、摔跤、刀枪棍弓之类的。    士卒颇有精悍之气,眼角瞥见神策军打扮的亲卫都,一个个更卖力了。    李晔心中好笑,良性的竞争是他愿意看到的,后期只要军法军纪跟上,也不担心他们会窝里斗。    这么短时间能让华州军归心,李筠能力不错。    像他这样有能力又忠心的唐末武人实在太难得了。    正想着,忽然听到里面一阵阵吼声。    李晔忍不住好奇去看,只见一队光着膀子的彪形大汉正在挥舞陌刀,呼声如雷,大汗淋漓。    “杀!”    一百多把陌刀前劈,刀光如扇,寒意扑面而来。    李晔大喜,这可是盛唐的王牌部队啊。    隋末杜伏威养子阚棱,史书记载的第一位陌刀将,称其每一举,辄毙数人,前无当者。    这是史书真实记载的,不是隋唐演义等小说杜撰。    安史之乱,香积寺大战,叛军精骑绕到唐军之后攻击辎重,军心大乱,十五万唐军行将崩溃。    李嗣业大呼:今日不以身饵贼,军无孑遗矣!    于是,rou袒,执陌刀,立于阵前,大呼奋击,当其刀者,人马俱碎!    前军阵势稍定,李嗣业便率两千陌刀手如墙而进,正面重创十万叛军主力。    李晔后世每每读到此处都是热血沸腾。    当然,陌刀队强悍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李嗣业勇猛绝伦。    李晔拉着李筠的手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李筠喜形于色,“末将之前练过此刀,见军库中有此利器,末将挑选军中雄壮之辈,单独列为陌刀都。”    “有多少人?”    “陌刀只有一百四十三把,末将之编练了一百二十人。”    还是太少了,若有五千人成建制的陌刀兵,天下有谁不能砍?还这么辛苦的苟且干啥?直接去找李茂贞、朱温决战。    “不过是几把破刀而已。”    李晔正在研究陌刀的时候,耳边传来一声不屑的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