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流民们的变化(上)
虽然心有不舍与忧虑,但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 半个时辰后。 林子明与赤龙签订好协议,蛮民商会正式出发。 哒哒哒—— 黑夜之中。 蛮民商队带着包辛施音一行人渐行渐远,清脆的马蹄和轮轴声从清晰变得模糊。 只可见得一抹微小的火光,在极尽原处随风摇曳,最后彻底黯淡消失。 林子明带着陈金平等人伫立城外良久,目送商队远去。 最后叹息一声,转身回到了城内。 发开一个全新的异世界,这种分离注定不会是最后一次。 ........ 三天后。 星球轮转,昼夜再次交替。 天空中那三颗太阳和平时一样,没有分毫偏差的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看似一切如常。 但今时今日。 赤县城中却与往常有些不同。 或者准确来说。 是以纺织厂、农机厂、自行车厂和化肥厂为核心的工业园区的通告栏前,正显得热闹非凡。 “诶,大姐,借过一下,借过一下......” 黄玉胜有些费力的挪着身子,一寸一寸的在人堆中向前挤去。 行进的过程如此艰难,倒不是因为他是个胖子——恰恰相反,身为自行车厂轮轴车间一名普通cao作员的黄玉胜,目前的体重不过才五十七公斤。 一米六五的个子配上这种体重,离胖还是有不少距离的。 这其实还算好了。 要知道在半年多前,黄玉胜的体重甚至才四十出头,瘦的皮包骨头,险些因为体重太轻而没有被工厂收录。 没办法。 作为一位逃荒数年的难民,能活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了,健康这种问题根本想都不用想。 如果不是过去这半年自行车厂给的的待遇不错,每天还能买点rou吃点油水滋补滋补。 黄玉胜的体重这会儿估摸着还在四十公斤上下徘徊呢。 体型方面不存在问题,那么前进费劲的原因自然就只剩下了一个: 人多! 没错。 此刻通告栏前的人是真的多。 用某位本土知名小品演员的话来说就是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当然了,前面两个词实际并不存在,但最后的人山人海可丝毫不夸张。 就在黄玉胜一步一步与各种rou体近距离接触的时候,他的耳边忽然传来了一声嘟囔: “他娘的,这人也太多了吧?” 黄玉胜扭头瞥了一眼,发现说话之人是个比他个头还要矮点瘦点的中年男人。 个子估计一米六不到,体重也就五十一二的样子。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这位瘦小男子像是大海上的孤舟一般,无奈的被人浪裹挟晃动,拼命挣扎半天才能前进一小步。 虽然不清楚对方的名字。 但黄玉胜从其身上浅蓝色的工服就能看出,这人和自己一样,都是自行车厂二号厂房的员工。 因此黄玉胜一边向前挺进一个身位,一边搭嘴说道: “害,大哥,瞧你这话说的。 都是来看房子的,能不挤么?谁还不想要有个家啊?” 说完这番话,黄玉胜继续向前“奋战”。 没错。 正如黄玉胜所说的那样。 聚集在自行车厂通告栏下的这数百人,全都是来看房子的! 大约在去年八月份,也就是双首牛捕捉战开始之前,兔子们便对赤县城制定了一套全方位的发展计划。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两个任务: 一是建立工厂,通过引入轻工业协助,进行生产力的恢复以及空闲劳动力的安置。 二便是扩大城池范围,并且对城池的配套设施进行升级。 前者的效果自不必说。 基本上就是按照七八十年代的老路再走一趟,本土能给你找出200份以上的案例还不带重样的。 一个七八万人的城池加上开卷考要是还得不到满分,林立他们这群人可以自杀谢罪了。 至于第二点的扩城项目依旧还在进行中,谈不上彻底完成,但进度条至少也推进到了一半左右。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几座附属村落的建立,目前村落的居民们都已经种上帝了。 而除此以外。 其他一些配套工程也陆续在进行着。 比如赤县城的管道升级啦、路面升级啦还有配电设备等等...... 职工楼项目也是其中之一,并且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此前提及过,赤县城的格局其实很简单: 魏家以及其他一些小型家族、富庶人家位于城北。 主要商业区在城南。 城东和城西则属与平民区和贫民区。 而后两块区域,也是兔子们重点改造的地段。 其中城西这块区域,便被用来建立起了职工楼。 如今大半年过去,第一期的职工楼也到了收房的时候了。 视线再回归通告栏。 在经过千辛万苦的挪移后,黄玉胜终于从人群的最外围挤进了通告栏前。 大功告成的黄玉胜连额头上的汗都顾不着抹,一脸急切的朝通告栏看去。 然后下一秒,他便张大了嘴巴: 只见在通告栏的下放,赫然摆放着一座成品的职工楼模型。 模型雕刻的非常精致,可以清晰的看到楼梯、窗户以及整个小区的格局。 其中还有几个不知是塑料还是陶土制成的小人放在各个位置,可以清晰的对比判断出职工楼的规模。 与此同时。 通告栏的屏幕上也在放映着一段模拟拍摄的入住影像: 只见一位穿着农机厂工服的中年男子骑着自行车,轻快的拐过几道弯,视线中便出现了小区大门。 “滴零零——” 男子弹了下车铃,笑着与门卫大爷打了声招呼,进入小区后将自行车停到车棚里,拎着几道时蔬走进了某道单元楼。 男子的家在四楼,机位随着他的步伐而移动,橡胶鞋和楼道接触发出的声音令人莫名有种安稳感。 来到门口后男子掏出钥匙,咔嚓一声—— 下一秒。 一道蹦蹦跳跳的人影朝他扑了过来。 “爸爸!” 看着这幅温馨的画面,以及后续深入每个房中的画面,黄玉胜激动的嘴巴都在颤抖。 无论是那闲适的生活环境,还是那一套套干净明亮的房间,都是他纵使在梦里都不敢想象的画面。 在这次职工楼的规划建设中,指挥部采用的是八十年代国营单位标准宿舍楼的设计图。 每栋单元楼一共七层,每层共有12间房。 每间房的面积是38平方米,规格两室一厅,有厨房和卫生间。 没有电梯,没有花园绿植。 更没有什么社区幼儿园或者社区小学。 这种在本土早就被淘汰的老套设计方案,对于大莫界的贫苦人民来说却宛若天堂。 没错,天堂。 ........ 注: 双倍月票明天就过了,这几天都是爆肝三更9000字,求月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