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群鬼出没,遗臭千年
裴志存也在暗中观察程千帆。 老同盟会员程顾之老先生的孙子,出身江山名门望族,父母都是国党烈士。 这个出身,即便是放在汪填海的汉jian政权这边,那也是顶顶好的,毕竟汪氏一直宣传他这边才是中山先生正统衣钵传人的嘛。 新政权行政院副院长楚铭宇的世侄,深受楚铭宇信任。 新政权甫成立,就直接酬功给了少将参议之职。 可以预见的是,在汪氏的汉jian政权成立后,这个程千帆将来会愈发受到重用的。 此外,程千帆和日本人关系交好。 因此,程千帆表现出交好之意,裴志存自然是乐于见到的。 …… “刘助理去哪了?”裴志存看到刘霞的座位是空的,随口问道。 “秘书长有事找她。”程千帆说道。 他拉起窗帘,向外看了一眼,只能看见黑黝黝一片,远端可以看到有探照灯,列车应该是临时停靠在靠近某个日军据点附近的地方了。 “程秘书,请拉上窗帘。”一名工作人员走过来,对程千帆说道,“注意安全。” “唔。”程千帆点点头,他看了男子一眼,“你是曹宇的人,你们曹组长呢?” “曹组长先行去了南京。”男子说道。 “你姓潘,叫什么来着。”程千帆思考说道,“潘……” “潘洋。”看到‘小程总’竟然知道自己,潘洋很高兴,赶紧说道。 “潘洋,对对对。”程千帆点点头,他丢了一支烟与男子,“晓得因为什么停车吗?” 潘洋露出踟蹰之色。 程千帆只是微笑看着,并没有说什么。 …… 潘洋欲言又止,他看了看坐在程千帆对面的裴志存。 “这位是陈秘书长的助理,裴秘书。”程千帆说道,“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刚才接到情报,津浦线埠宁段出事了。”潘洋这才低声说道,“出于安全起见,列车临时停车,要等待前方安全的消息传来,才可继续出发。” “埠宁段出事了?”程千帆微微皱眉,“什么情况?” “据说是红党新四军拿下了湖沟据点,破坏了铁道线。”潘洋说道。 “这帮泥腿子,着实可恶。”程千帆冷哼一声,“大喜的日子,败兴。” “我们这趟专列不经过蚌埠吧。”裴志存在一旁露出疑惑的表情。 “是不需要经过蚌埠方向。”程千帆点点头,他对裴志存说道,“不过,既然湖沟那边出事了,现在无法排除敌人在其他铁路线搞事情的可能,安全起见,需要紧急排查。” “原来如此。”裴志存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他微笑说道,“我对军事之道可谓是一窍不通,见笑了。” “裴秘书是吃墨水的文化人,和我们这帮粗人不同。”程千帆笑道。 “你程秘书要是粗人,那我岂不是大字不识。”裴志存哈哈笑道。 “程总,你忙,有事情你招呼一声。”潘洋在一旁小心翼翼说道。 “忙你的去吧。”程千帆直接将半盒香烟丢给潘洋。 “谢谢程总,谢谢程总。”潘洋高兴的忙不迭接住,道谢离开。 …… 裴志存将这一幕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他意识到自己对于程千帆的认知是有误区的。 程千帆最大的资本不在汪填海政权这边,甚至楚铭宇的欣赏和信重都不是最重要的,程千帆最大的根本在于: 他是法租界的小程总。 从方才这个叫潘洋的特务对程千帆的态度可见一斑,他忌惮和巴结的是法租界的‘小程总’。 …… “没事吧?”何关关切的询问阿木同志。 这位阿木同志的运气实在是不算好,攻占据点的战斗中都毫发无损,反倒是打扫战场的时候,被一个诈死的鬼子伤兵咬了一口,好在阿木同志反应够快,直接一匕首刺死了鬼子,不过,胳膊上还是被鬼子硬生生的咬下一块rou。 “运气不错,只是一点皮外伤。”阿海毫不在意的说道。 何关看了阿木同志一眼,阿木同志是不是对‘运气不错’的意思有什么误会。 “同志们,快些打扫战场,二十分钟后必须撤离。”何关摸出怀表看了看时间,喊道。 湖沟据点被拔掉了,日本人那边不会无动于衷的,日军的增援力量很快就会来到。 “何连长,此一战真是痛快啊。”阿海高兴说道。 “这得益于阿木同志你们提供的情报。”何关由衷说道,“这样的碉堡据点,若非是智取,伤亡可就大了。” …… 列车临时停靠了约莫三刻钟的时间,终于再次前行。 刘霞也在此时回来了。 “出什么事情了?”程千帆看到刘霞面色沉闷,不禁问道。 “日本人不同意我们使用青天白日旗。”刘霞低声说道,“板垣徵四郎坚决反对,汪先生对此很生气。” 汪填海以国民政府正统自居,汪氏对外宣传的是其政权是国民政府,而重庆那边是伪政权,故而汪氏新政权此次是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故而,汪填海方面的本意就是以“国民政府”的全套搬过来,包括国民政府的旗帜,表示正统,意思就是自己取代常凯申政权。 因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是中华民国的国旗,以孙先生真在的衣钵传人自居的汪填海,坚持必须继续使用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 “日本人为什么反对?”程千帆皱眉说道,“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我们必须使用,不然的话,正统之地位谈何而来?” 裴志存在一旁听到,也是露出愤慨之色,“新政权乃国府正统所在,旗帜不可更换,日本人这是无理取闹。” “板垣不同意。”刘霞说道,“他们的理由是日本还要与常凯申伪政权的部队作战,如果前后方用同样的旗子,势必会妨害战事的进行。” “虽然日本人跋扈,不过,他们的这个理由倒也并非全无道理。”程千帆沉吟说道。 …… 刘霞便瞪了程千帆一眼,意思是你是哪一方的? “我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程千帆苦笑一声说道,“不过,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是必须用的,不然重庆那边可就要大肆污蔑我们的正统地位了。” “程秘书所言极是。”裴志存点点头,他皱眉说道,“只是日本人素来跋扈,想要说服日本人同意,这恐怕并不容易。” “谁说不是呢。”刘霞叹口气,说道,“秘书长他们和日本人据理力争,不过,板垣徵四郎态度极为强硬,坚决不同意。” “这就难办了。”程千帆摇摇头,他冷哼一声,“眼瞅着就要抵达南京了,还都大典在即,又搞出这么一出。” “行了,此等大事自有秘书长、汪先生他们考虑。”刘霞说道,她看了一眼自己的托盘,看到果脯瓜子少了很多,不禁瞪了程千帆一眼,“我就带了这么点零嘴,都被你祸害了。” “什么叫祸害?”程千帆不高兴了,“我要祸害,就不能祸害点别的?” “讨打。”刘霞拿了果脯扔向程千帆。 裴志存在一旁实在是忍不住,笑了。 “笑什么?”刘霞白了裴志存一眼。 …… 午夜时分,‘骏马’专列缓缓停靠在南京下关车站。 因为耽搁了时间,南京方面迎接的官员、‘市民’都仿若是霜打的茄子,看到列车进站,这才打起精神,挥舞着手中旗帜,高呼欢迎口号。 汪填海下车,带领一干群贤接受南京梁宏志维新政权大小汉jian,以及日本人代表的迎接。 也就在这个时候,现场出现了一阵sao乱。 程千帆瞥了一眼,心中不禁冷笑。 原来是欢迎的人群中高举着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这引起了日本兵的不满,有日本兵在打骂市民,抢夺旗帜。 他偷偷瞥了一眼,看到汪填海脸色铁青,而汪填海身旁的日本人则是依然面带笑意,丝毫没有阻止日本兵行凶的意思。 经过这么一场闹剧,热热闹闹的迎接气氛略显尴尬,整个欢迎环节也就只能用草草收尾来形容了。 …… “我感觉日本人有意的。”裴志存在程千帆身旁说道,“这是要给汪先生一个下马威啊。” 程千帆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哪怕是日本人看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不高兴,闹事也不在于这一时嘛。 “我们走吧。”刘霞说道。 …… 一天后。 刘霞约了程千帆逛夫子庙,程千帆顺势叫了裴志存同行。 “事情总算是圆满解决了。”程千帆看了一眼街面店面悬挂的旗帜,说道。 关于旗帜的分歧,最终日本方面主张在原旗上面再加一黄色小三角形布条,写上“和平反红建国”字样,以表示与重庆常凯申政权的区别。 汪填海政权这边经过紧急磋商,无奈的同意了。 因此,南京这边开始紧急cao办,下令大街小巷悬挂‘国民政府’的新旗帜。 在南京城的很多地方,特别是高大建筑物突然挂起一面这四四方方的天白日满地红旗,顶部加上一条印有“和平反红建国”的黄色三角布片。 这种崭新的杏黄旗,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都是议论纷纷。 …… “这是死了这么多大官啊。” 程千帆等人听到有人嚷嚷道,几人扭头去看,就看到一个进城卖菜指着旗帜说话。 “别瞎说。”有人赶紧说道,“这是国民政府的新旗帜。” “国府打回来了?”老农高兴说道。 “不想死就别瞎说。”旁边的人好心说道,“这是汪填海先生的国民政府。” “那也是死了人啊。”老农是倔脾气,说道。 他指着旗帜,说道,“你看看,青天白日旗上面怎么会有招魂的幡。” 程千帆几人下意识看向‘新旗帜’,脸色也都变得古怪起来。 可不是嘛,这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上角多了杏黄旗,可不是就是死人的招魂幡嘛。 几人对视一眼,都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 关于‘新旗帜’的怪话,很快就传遍了南京城的大街小巷。 南京城内到处张挂着这种带小杏黄旗的“国旗”,很刺人眼目。 很快就有一首歌谣在南京城传播,讽刺道:“国旗竟有辫?例子确无前;贻羞全世界,遗臭万千年!” 不知道是哪个多嘴的,将那老头的‘招魂幡’之说传到了汪填海的耳中,程千帆听说汪先生很是生气,摔坏了茶盏。 …… 三月三十日,古都南京热闹非凡,锣鼓喧天,彩旗招展。 大街小巷的墙壁上都新近粉刷上去很多庆祝‘国府还都南京’的标语,街上许多人举着小旗在游行。 汪填海政权还都南京的庆典,热闹举行。 南京的主要街道一群又一群的游行队伍,在军、警的刺刀“保护”下,喊着和平建国的口号穿城而过,大街小巷横空扯起一幅幅大字标语: “热烈庆祝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和平建国万岁!” 程千帆作为大典观礼人员,见证了华夏历史上最丑陋的汉jian政权成立的一幕幕。 楚铭宇、陈春圃、陈南海、周凉等人簇拥着汪填海,走在汪伪政权一干人群的最前面。 汪填海精神焕发,头发油光铮,神采奕奕。 他一手举着膏药旗,一手举着扎了辫子的青天白日旗,面带笑意。 一群记者站在前面,咔咔咔的给他拍照。 …… 程千帆也是左手膏药旗,右手举着杏黄旗尾巴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高呼着‘和平建国’、‘汪先生万岁’的口号,神情中满是振奋之色。 他的左侧是同样挥舞着两面旗帜的裴志存。 裴志存看着振奋的程千帆,又看了一眼正在被记者簇拥拍照的汪氏一行人,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恶心: 群鬼出没,遗臭千年! …… 庆典的高潮来了,一长溜大小汽车越过铁路,行驶在南京城中央的大道上。 汪填海和新的“中央政府”各院部及各委员会的头面人物伫立在车上,频频地向周边的人群招手,好一派春风得意的景象。 程千帆等随行人员的车辆要更加靠后,他坐在小汽车里,看着挥舞着旗帜‘热情欢呼’的市民,他的脸上带着笑意,心中则是冷笑不已。 车队刚刚过去,程千帆回头看,就看到有市民正在哄抢什么。 “那是做什么?”程千帆问刘霞。 “两斤大米,三枚鸡蛋。”刘霞淡淡说道。 “什么?”程千帆愣了下,然后明白了,讪讪一笑,点了点头,“国府还都,普天同庆,这也是与民同乐了啊。” 刘霞看了程千帆一眼,不得不佩服这家伙的口才。 为了此次还都庆典,汪氏这是一手刺刀,一手大米鸡蛋,好不热闹啊。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票,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