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礼尚往来
,大明建昌侯 送走程敏政,张延龄与萧敬一起乘坐马车往皇宫去。 萧敬赶紧表态:“老朽可从未将有关建昌伯您调换他画的事,告知于他,他只是央老朽与他同来拜访罢了……” 话是这么说。 张延龄不是没脑子,要是你跟程敏政真的一点联系都没有,以程敏政现在身为守制文官的身份,能随便见到你这个提督东厂的司礼监大红人? “萧公公言笑,我怎会怀疑你?”张延龄笑道,“再者就算把事告诉他又如何?告知与否,在他看来还有什么两样吗?” 萧敬一怔,再一想,其实还真如张延龄所言,说与不说改变不了程敏政的想法。 说不说,程敏政都知道是张延龄干的。 二人这才聊了一些别的。 萧敬一直在往张延龄提着的一个小木匣上看,最后忍不住问道:“建昌伯,这是何物?” 张延龄道:“带了一点小礼物,送给皇后的,萧公公要检查?” “不必不必。”萧敬感慨道,“还是建昌伯手段不一样,都等着皇宫恩赐,还有您这般往皇宫里送的?” “萧公公,你也知道这次我从户部借盐引赚了不少,陛下和皇后多有照顾,赚了钱不给皇宫送些去就于心难安,当臣子的不能不识相……” 萧敬琢磨了一下张延龄话中的意思,大概这位国舅要贿赂皇帝和皇后,细水长流为以后赚钱做准备。 他心中暗忖:“天下之间除了他们兄弟之外,谁还有往宫里送礼的渠道?光是这层关系,旁人就比不了!” …… …… 到了皇宫,张延龄自行往坤宁宫去。 在乾清宫时,张延龄跟萧敬便已经作别,萧敬作为司礼监中人,并不负责内宫的日常事,未有大事、未得传召也不能随便进入皇宫內苑。 张延龄到坤宁宫之前,张永已经早就等在那。 在张永引路之下,张延龄进到坤宁宫内。 还是没马上见到张皇后,又见到自己的小外甥女朱秀荣,此时的朱秀荣已完全忘记了上次被张延龄捉弄,见到有陌生人来还很好奇走过来,瞪着大眼睛过来。 很可爱的小公主,张延龄也是越看越喜欢。 张延龄打开木匣,从里面摸出个琉璃球。 “给我,给我!” 朱秀荣马上就要过来跟张延龄抢。 张延龄蹲下来,跟朱秀荣一起玩了一会,朱秀荣兴高采烈,正要去抓琉璃球,张延龄重新打开木匣把琉璃球丢了进去。 “哇……” 小丫头当即大哭起来。 此时张皇后也进来,又看到弟弟在欺负女儿。 这次还没等把太监和宫女屏退,便直接过来埋怨道:“延龄,你这是怎么回事?非要跟个孩子置气?” 张延龄一脸冤枉之色道:“我是送给皇后的礼物,却被小公主看上,实非得已?” “拿来!”张皇后护女心切,还是把琉璃球讨了过去,随即张皇后打量手上的东西好奇道,“这是什么?” “好玩的东西,给jiejie送来,jiejie想怎么处置便怎么处置。” 这时代玻璃制品还是有的。 但能做到像张延龄手上玻璃球这样的纯度,是不可能的。 张延龄最近也在研究一些工业制品,首先要完善一下平板玻璃的工艺,回头研究出个玻璃镜什么的,赚不赚钱不重要,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张皇后,也是不错的。 “娘,给我给我……” 小丫头又朝张皇后央求。 张皇后还是把琉璃球给了女儿,这才让宫女和太监把小公主带下去。 张皇后坐下来,伸手示意让张延龄也去坐,口中数落道:“你姐夫还总说你有进步,怎么看都跟个孩子一样,一点都没变……” “姐,别总是这一句啊,我只是在你面前没变,在别人面前我可厉害着呢。”张延龄装出一脸得意的样子。 “行行行,你本事。” 正说着,张延龄也把带来的礼物送到张皇后面前,打开盖子,里面都是金银珠宝。 张皇后皱眉道:“延龄,你还真能耐,现在改而往皇宫里送东西?以往每次入宫,都是央着jiejie给你赐东西。” 这话说出来,跟萧敬的口吻都很像,大概宫里人之前都觉得,张家兄弟就是俩蛀虫,没事就跑到皇宫啃两口连吃带拿的那种。 现在突然转性谁都觉得惊奇。 “姐,你也别笑话我,看看喜不喜欢。”张延龄笑着说道。 虽然里面是金银珠宝,小小一方木匣里的东西,价值就在一千贯以上,但张皇后并看不上眼。 “jiejie不缺这些东西,你能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张皇后道。 “姐,弟弟我知道你在皇宫里什么都有,或者说什么都不缺,但总要有些东西傍身,比如说赐给下面的人一点好处,让他们帮你做事……” “不用赐他们也会做事!” 张皇后白了张延龄一眼,好像在说,宫里连个跟我争宠的人都没有,怕什么? 我一个皇后,让人做事,还用给他们好处? “jiejie地位高,让人办事没人敢不从,但若是多赐一些好处的话,那他们办事的心情就不一样。” “他们会对jiejie感恩戴德,以后有什么赴汤蹈火的事,肯定也会冲在前。” 现在苦口婆心的那个,变成了张延龄。 张皇后蹙眉道:“行啊延龄,几天不见,说话都跟以前不同,这套跟谁学的?” 或许在张皇后眼中,弟弟也是不学无术的典型,没想过弟弟还有什么御人之道。 张延龄腼腆一笑道:“在外面做事多了,自然体会就更深,jiejie还是收下吧,就当是弟弟的心意。” 张皇后想了想,还是点点头。 张皇后作为正常人,能不知道这些是好东西? 本来是想让弟弟省省,谁知弟弟坚持,平时丈夫节俭,有点东西打赏下面的人,或是让人拿去补贴一下用度,也都是好的。 当皇后的不能太寒碜,让人办事也不能总不给其好处。 …… …… 姐弟二人继续闲聊家常。 “昨日里母亲入宫一趟,说及你的婚事,听说你要娶一个山东布政使司左参政的孙女当续弦?”张皇后问道。 “是。” “什么左参政,跟你门不当户不对的,也不知母亲是怎么想的。” 张延龄听了jiejie的话,突然觉得这jiejie心气太高,娶个左参政的孙女回来,都觉得亏得慌?你当你弟弟是什么好东西? 不对。 应该说,你当我接替你弟弟身体之前,你弟弟是个好东西? “姐,咱老张家也不是什么太高的出身,父亲当年不就是监生……” “嗯嗯!” 张皇后清了清嗓子,意思是你会说话再说,不会说就闭嘴。 张延龄笑着挠挠头道:“我觉得娶个普通官宦人家的小姐就挺好的,地位太高的,人家看不起不说,还容易招惹是非,在朝中也不会有任何偏向。只有地位不太高的,以后或许我还可以多跟他们有来往。” 张皇后道:“你的婚事本是母亲做主,当jiejie的不该多问,但既然母亲跟我说了,我也不能一点都不管。” “大不了以后,让你姐夫帮他们把官位提升一下,没入朝当官的当个官,没在要害衙门的安排到要害衙门,让他们记着你的恩德,以后也算是在朝中有个支应。” 当皇后的就是当皇后的。 简直是把朝廷当成自家的后花园。 想提拔谁提拔谁。 任人唯亲这就是。 不过传奉官这套,弘治朝已少了很多,传奉官盛行还是成化时,现在皇帝只是提拔几个外戚家族的人入朝,其实朝中人的意见已经没那么大。 “那就先谢jiejie帮扶。”张延龄笑道。 随即张皇后把木匣往下翻了翻,发现下面还有一层的金子,登时觉得弟弟出手挺阔绰。 张延龄道:“jiejie先看看喜不喜欢,回头再多给jiejie送一些来,我还准备发明一种镜子,比铜镜好很多,能把脸照清楚的那种……” 张皇后白了他一眼道:“有那工夫多想想怎么替你姐夫办事,你姐夫可是对你寄望很深,为了用你,你姐夫得罪多少人,你要是不能把事办好,jiejie第一个就饶不过你!” “是,是。” 张延龄此时也只有应承的份。 …… …… 张延龄在皇宫里也没停留太久,中午之前,就被张皇后“赶”了出来,张皇后的意思,是让弟弟赶紧去办事,为皇族和张家争光。 临走之前也把朱祐樘当时的一些家常话告诉了弟弟,让弟弟心里有准备。 张延龄入宫一趟,也没觉得怎样,以往入宫都是为了去占点便宜出来的,现在入宫最多是跟jiejie见见面,说说家常话,张皇后再把皇帝的一些私下交谈之言转告。 对他是一种警醒。 出了宫门,刚回到家,却见一辆马车停在外面。 “老爷,是姑丈老爷在里面……” “谁?” 在东来酒的解释之下,张延龄才知道是沈禄来了。 进了正堂,见到沈禄。 本以为是来说婚事的事情,结果沈禄上来便一脸着急道:“延龄,大事不好,你岳丈家……不对,是林家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