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购物
日子过去了一天又一天。 在这个时代待的时间长了,沈光林发现同学们的课外活动并不是很多。 很多人的最大爱好就是写诗。 如果不会朗诵几首看似朦胧实则晦涩的诗词,都不好意思出门。 沈老师却很低调,自从上次做了那首“本想吟湿赠天下”之后已经很久没有新作品了。 确实也是,除了学习,大家不知道应该要干些啥。 沈光林知道自己要干啥了,他要陪着他的新朋友爬山。 这位叫做王是石的朋友今年已经29岁了,还没结婚,怪不得看到个女孩子就眼馋呢。 老王追女孩不行,但是爬山很行。 询问过才知道,他是修铁路的土建技术员,父亲是某铁路局的副局长,在地方也是有一番能力和背景的。 老王这次来京城也是跟着铁路局免费的火车过来玩玩的,然后回去就要去外经委上班,做招商引资工作了。 “兄弟,京广线上的事随便说,哥哥摆的平,南岳的盗匪厉害不,哥哥照样平趟。”老王站在煤山那个歪脖子树的位置,缅怀古今。 可惜的是,就在前几年,这棵老槐树被人砍掉了,说是“四旧”,不祥。 当然,现在的煤山现在叫景山了。 “这有什么说法吗?南岳的盗匪怎么就厉害了。” “在我们铁路圈,一直有句话,叫做‘火车好坐,恒阳难过’,就是说,路过那里,列车员都要把窗子的窗帘拉上的,不然...” “不然会有人拉客?住店不?有热水。” 沈光林和老王哈哈大笑。 “沈老师,你喜欢什么运动?” “高尔夫。” “等我有钱了,我也去打高尔夫,我还要建一个高尔夫球场。” “有志向!” ...... 现在的体育活动确实少,班级的同学们搞足球篮球的也少,玩的最多的体育活动还是乒乓球,剩下就是下象棋围棋之类的了。 而这些都不是沈光林喜欢的。 幸好还有李莉小美女解解闷,要是没有宋小雨跟着凑热闹就真的就更完美了。 不过,没有小雨做电灯泡的日子也并没有那么完美,因为这样的时刻往往就会有另一个人出现,那就是李莉的jiejie李蓉。 每到周末,这位身穿制服的小jiejie都会过来,她也是无聊的紧。 这位京城大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风风火火的。 有时候她甚至还会带着沈光林和meimei李莉一起回家。 meimei坐偏斗,光林哥哥坐后排,据说这样压的住车,不偏沉。 风言风语? 小jiejie无惧! 李叔叔和宋阿姨对于沈光林也并不嫌弃,每次来了都很热情,甚至还有找介绍人帮他们挑明关系的意思。 尤其得知沈光林成为了京城大学的老师之后,他们更是高兴的不行,甚至给小沈封了个红包进行随礼。 沈光林严词拒绝了,他现在不比以前。 他有钱。 怀里揣着35500美金,他现在比谁都自信。 有钱又不能露白,也是很难受的。 而叔叔和阿姨是不知道沈光林有多少钱的,一个大学老师能够赚多少钱? 生活不止风花雪月,还有柴米油盐,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帮衬一下。 老李和宋阿姨也是想看看沈光林的人品,想着万一把女儿交给他,以后能不能幸福呀。 考察期间,聊的最投机的还是沈光林和老李同志,他们有共同话题,比如,国际局势啦,比如兵器发展啦。 国内刚刚结束和南方邻居的战争,就武器装备而言已经相当落后了。 尤其是运动期间造的枪械,各种毛病贼多,早就不堪使用了。 不过处于保密需要,他们一般不会聊这些,反而聊起了花旗国使用的步枪-M16。 玩过吃鸡的都知道,M16使用的是5.56毫米口径的子弹,跟我们国家使用的7.62毫米的56式不同。 56式属于AK枪族的一员,开始是把好枪,后来品质不行了这才研发81式。 放眼全球,从二战之后,M16和AK47的战争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真可谓步枪中的“南慕容北乔峰”。 除了聊武器装备,他们也会聊起收入情况,一次闲聊中,老李问道:“如果在美国,大学老师会有多少钱一个月?” “不一定,看级别看能力,我们学校的老师大概8000-10万美金,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老板比较厉害,会忽悠,能接活,发放给我的生活费一个月大概是3000块。” “美元吗?” “对的。” 学生都能拿这些钱,老李突然不想说话了。 沈光林都没说,他留学的平均花费每个月是3万美金。 老李也是经常出国的,他出国考察期间,团里给他的流动资金也只有200美元。 …… 沈光林宿舍的硬条件越来越好了,小jiejie李蓉也是更加喜欢过来了。 而且这位大小姐要过来从不提前通知,动不动就杀过来了。 为了进屋方便,她还专门配了钥匙,自己也时不时的买些菜。 甚至,她和隔壁的赵哥赵姐还成了朋友,还给他们家的“小赵”带奶粉和鸡蛋。 “小沈,小李是你对象吗,你们什么时候结婚?”赵姐果真是个热心肠,关心的事很多。 “哪个小李?”沈光林装傻。 “还能哪个?在公安局工作的小李呀。” “赵姐,你可别坏了人家姑娘的名节,我们是清白的,再说了,你不觉得我和meimei更般配吗?” “你是老师?” “对啊。” “她是学生?” “没错!” “老师和学生能够般配?” “……” “我觉得你还是考虑一下jiejie比较好,jiejie看你的眼神都不对。” “是的,我也感觉到了。你也觉得她在贪图我的美色是不是?” 赵姐败退。 ..... 又是一个周末,趁着小jiejie还没奔过来,沈光林决定独自去友谊商店里转一转。 男人也是需要购物的。 他觉得自己尤其需要一台电视机和一辆自行车了。 有了电视机,把李莉约过来也不会觉得无聊。 有了自行车,他就可以带着李莉meimei去兜风了。 至于小jiejie,您请走远一点点。 简单捯饬完毕,出门,怀里揣上1000美金,足够了! 拥有巨额资产的沈光林甚至觉得自己可以买下整个世界。 这其中有一个坏消息,沈光林已经了解清楚了:现在的官方汇率也是真的坑,美元兑人民币竟然是1比1.49。 说好的1比8,1比9呢。 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在这个没有身份证的年代里,工作证就是最好的身份证明,带着工作证和介绍信可以走遍天下了。 身份的问题几乎完美解决! 沈光林有京城大学的工作证。 开局一本证,内容全靠编。 有一本大学的教师证就是天生的“好人” 他甚至可以说自己是华侨是外教,去友谊商店假装自己是外国人。 京城友谊商店的位置也已经打望清楚了,就位于建国门外大街,交通极为便利。 只可惜,他们大门上的标语不太友好:本店接待外宾,无关人员勿进。 站在商店大门口,沈光林正在心里酝酿着说辞,旁边一位cao持着京片子的小伙凑过来:“哥们,换劵吗?” 这是个什么营生? 黄牛? “怎么换的?”沈光林还是决定先了解一下。 “你跟我来。” 年轻人鬼鬼祟祟的带着沈光林来到街口背阴处,这个位置好,外人不容易看到,真要是逃跑又比较通畅。 “人民币换劵2换1,劵换人民币1换1.5。” 人家赚的就是这个差价,果然是个赤裸裸的好营生。 “那帮我换点人民币吧,现在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你也知道的吧,我这里有些美元还没来得及去换外汇劵。” 沈光林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拿出几张百元美钞,做出一副自己是此中老手的样子。 美元是可以按照官方牌面价换成外汇劵的。不过,在使馆区,也有不少人想用人民币直接换成外汇,因为这些人有出国的便利,拿着外币买彩电可比友谊商店便宜多了。 黄牛小伙当然是很乐意沈光林用外币直接换钱的。 “全部都换人民币吗?” “那不,我还要去友谊商店买东西的,肯定不能全都换给你。”沈光林不是来换人民币的,他是来买东西的。 “大哥,我这里外汇劵和人民币都有,你直接都在我这里换得了,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是1.49,我给你算1.5,外汇劵兑成人民币也是1.5,这样算的话,美元直接折算成人民币的话是2.25,我直接给你2块3。” “数学学的不错,成交!”原来这就是黑市交易。 原来汇率差是这样产生的。 官方美元兑人民币是1:1.49,私自交易的时候是1:2.3,随着能出国的人越来越多,国内民众对外汇的需求越来越大,私下汇率也就越来越高了。 几经周折,黄牛小伙多次回去取钱,沈光林的1000美元终于换成了750元外汇劵和1150元人民币。 双赢! 接下来就是进店购物考验演技的时刻了。 沈光林整理了一下衣服,大摇大摆的就往友谊商店里面走。 果然,在门口还是被拦住了,“先生,这里是友谊商店,不可以乱闯的。” “Why,WhydidmycolleaguetellmethatIcanshophere?Justusethis。” 沈光林说着拿出了外汇卷,厚厚一大叠,有100的,50的,10块的,还有5块的。 有钱人! 店员果然不再阻拦了,看这个年轻人的气质和装扮应该是个华侨或者外国人吧,“Pleasecomein!” 这个年代在这里做接待工作的要会英语或者日语。 人家准许他进了,沈光林的职业病却犯了:“NO,NO,NO,Youshouldsay:Comein,Please,‘Please’meananorder……” 咩人理他。 还给你脸了是不是?还想要礼貌。 今天没有来购物的老外,因此沈光林还专门收获了一名懂英语的女服务员接待。 一番闲聊,对方竟然还是二外的毕业生,也是厉害的不要不要的。 服务员也很满意。 这位顾客真帅! 也不知道是华侨还是日韩裔或者东南亚人,如果能够跟着他一起出国就更好了。 缠不住对方的来回蹉磨,沈光林也简单透漏了一点自己的信息,他说自己是京城大学的外语教师,别的就没有多透漏了。 服务员实在太热情,简直把一些企图都写在脸上了。 友谊商店的物资种类确实很多。 不过,用物质大爆炸的时代眼光来看这些东西,沈光林觉得也没有什么值得自己惊讶的地方,直到他到了文物古董专区。 沈光林很惊讶,这些东西也是用来出售的吗? 是的。 现在外汇紧缺,国家规定乾隆之后的物品都可以上架出售。 文物柜台里摆放最多的就是瓷器,字画和家具。 价格并不算便宜,普遍要二三十块,最贵的要数象牙制品,这个就要一两百。 不过这里也有个好处,所有的古玩保真。 沈光林还是有些家学渊源的,知道这些确实都是好东西。 现在二三十块钱能卖的,后世二三十万未必能买到。 要是老沈看到这么多好东西,肯定会笑弯了腰。 沈光林甚至有些后悔没有把全部的钱都兑换成外汇劵了。 但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先不去抢救这些文物,因为李莉meimei更需要抢救,爱情比收藏更重要。 这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他们以后生个儿子就叫沈撕葱。 很快,沈光林需要的货品被挑选出来:一辆凤凰牌A-18型自行车,售价168.50元; 一台12吋熊猫黑白电视收音一体机,售价540元。 还有41.5元的空余资金用来抢救文物。 沈光林又买了两个膳魔师的玻璃保温杯,花费40,这样空余资金就只剩下1块5了。 抢救文物,就从1块5做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