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善灵觉醒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六章 煮石

第二十六章 煮石

    在荒野之外,第一次身临其境听清楚虎啸的人,会是作何感受呢?

    是胆怯?是震撼?

    还是说,会惊喜?

    那夜除了华都,在帝国北境边关的雪极村外,亦有一声深沉的虎啸响彻寰宇。

    威震天。

    久难闻。

    虎啸之后——

    先是桦木的枯枝携着积雪落下。

    接着便是有如地震般的踏地声。

    獐子、山兔,雪狐齐遁。

    羊鹿、林麝,黑麂群奔。

    野猪、狼群,棕熊共躲。

    野生动物们的感受不止害怕。

    更有来自灵魂深处的,恐惧。

    这辽阔无边的大荒林,所有长了四条腿儿的存在,在听到一声虎啸“伴奏”后——

    纷纷开始踏地而舞。

    亦或是,踏雪而歌。

    此情此景,倒成为了这凛冬冻土上经久不息的“绝唱”,迟迟不能平静。

    这激昂奔腾的“大地高歌”间,有一浑身是血的“仙人”如断线风筝般坠地。

    浑身冒黑烟。

    红血染白雪。

    不远处候有一位砍柴老者低吟:

    “寒风追,冷气催,夜寒单衣颓。”

    强摄虎魂而遭反噬的裴灏应道:

    “频交杯,灯火魅,喧哗彻南北。”

    这位不周山入天门的仙人受到了致命的重创,索性往雪地一倒,颇有少时“拟把疏狂图一醉,夜雪卧成被”般的“写意风流”。

    “没曾想当年目空一切见死不救的裴大才子,亦会有当仁不让的果断决绝啊……”

    才入天门,便折人间。

    为的却是,不相干人。

    已是“强弩之末”的裴灏表情颓然:

    “三百年来,每每与师兄一起走过不周峰的山路,便觉长得离谱。”

    砍柴的老者神情复杂。

    或许自己跟这位“大逆不道”的师弟,真的从来都不是一路人。

    师出不周山的氐人,竟然会不顾血脉传承自诩华人,并为了那个帝国而不顾一切。

    三百年前是如此。

    三百年后亦如此!

    读多了那些上稷学宫所谓的圣贤书,当真会如此“离经叛道”?

    裴灏凄惨一笑道:

    “倒是文庙那位小师妹来时,这山路就短得让人舍不得迈开步子。”

    饶是仙人之力也挽救不了的身体,竟开始慢慢空虚剥离,一点一滴化作血色黑烟。

    弥留之际,便再没了骑士梦。

    竟是忆起了当年偶遇的少女。

    她是心间一场海啸。

    他却静静清修百年。

    没有让任何人知晓。

    仅以佚名留有诗曰:

    “伊作无意穿堂客。”

    “默隐心田引山洪。”

    好多话想说,好多话没说。

    好多话不能说。

    裴灏浑身焦黑流血,轮廓影子也渐渐黯淡,仿佛下一刻便要归于虚无。

    “我已经很久没有喝酒了。”

    对面的老者没有说话。

    “当我再拿起酒杯的时候,什么也别问。请帮我倒满。”

    “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雪地之上,黑烟渐浓。

    很久很久以前,一起在山坡,起舞。

    就像火焰,在翻飞。

    如今竟为了一个不相干的帝国,和一个不相干的“外族”少年。

    只剩下灰烬。

    总有人间二两风。

    填我十万八千梦。

    同一时刻——

    徐宅的少年裴灏落泪不止。

    白马寺佛图澄首徒左慈低头诵经。

    钦天监老监正周正渊眉头紧锁、眼神迷醉,嘴中念念有词:

    “仙人折世,白虎临朝,白虎临朝……”

    ……

    相对于两处虎啸地惊天动地的闹腾,华都城畿往南二十里却有一安宁处。

    一间田舍。

    一群小孩。

    一个书生。

    “陈哥哥,刚才我好像听到了老虎的叫声耶,吼吼吼……”

    被唤作“陈哥哥”的男子虽着一布衣,却是难掩英俊,那颜值和我们的主人公杨慢慢相比也是毫不逊色。

    这要是村里的农妇们看见了,少不了一顿嘴上调侃几句“公子好生俊俏”。

    胆子大一点,或者性格“粗犷”一点的,甚至会“情不自禁”地,上手“揩油”。

    可要是被朝中的重臣们看见了,难免会大吃一惊——

    因为这位“好哥哥”姓陈名秋,虽然年纪轻轻却正是当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三省六部的内阁首辅,臣相大人。

    “是吗?这繁华的闹市,不太合理呀!”

    这声音不同于兵部侍郎徐偃明的老沉低稳,却同是,温醇。

    “是那样’吼呜’的叫声,还是这样’吼吼’的叫声呢?”

    直惹得一群孩子大笑。

    即便已经入秋,这群孩子亦是光着小脚丫,因为都是一些,小乞儿。

    世人不知的是这位年轻的臣相每逢休沐便要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田舍,与这群孩子嬉戏玩耍。

    至于他为何对这群孩子们“情有独钟”——

    说起陈秋此人,小时亦是溪州城有名的神童,三岁识千字、五岁习诗辞,八岁能著文。九岁起便,家道中落,几经周折成了当地一位“名声显赫”的,中小乞儿。

    人间并非净土,众生皆苦。

    同是土尘悲伤客,莫道谁是可怜人。

    “今天我们煮一锅石头汤喝,如何?”

    说罢竟真的从箩筐里抖出一堆乱石。

    奇异的是,这些石头却是五颜六色。

    孩子们欢呼雀跃,准备好各自精心捡来的“调料”,有花,有叶,亦有铜钱。

    众人架好一口大锅,再添些柴火。

    “小萝卜头儿,我来考考你,你这次准备的牵牛花雅称是甚?”

    脏兮兮的鹅脸小女孩一时难以想起。

    “又忘了是吧,罚你劈个叉!”

    没曾想那小萝卜头儿劈叉却是丝毫不含糊,弯腰下腿动作一气呵成。

    “记住了,是’朝颜’,华都那些王公贵族能讲究的雅名,咱们也能讲究。”

    “王二小,你说说你的金银花。”

    “嘻嘻,是’忍冬’。”

    “嗯不错不错,那肥猫准备的茶叶嘞?”

    “嗯……是’不夜候’罢?”

    “行啊,臭小子记忆力还行,得有你陈哥哥我当年的十分之一那么好了吧?”

    再之后,各种花啊叶啊纷纷下锅。

    陈秋拾起一块浅紫色的晶石,缓缓道:

    “这一块便是’幻影石’了,要是炼石得当的话便能炼成一块完美的’不动冥石’了。”

    说罢又拿起一块绿色晶石:

    “这一块叫做’敏芥石’,炼成之后便能变成’混元宝石’。”

    接下来再分别拿出了红色的叫做“力火石”,能炼成“神武宝石”,黄色的叫做“皇道石”,能炼成“天怒宝石”等等。

    也不知是这位年轻重臣信口胡言,还是真有其事,反正这群孩子们算是被唬住了,听得那叫一个聚精会神。

    “你们要记住,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马险不扬鞭,人难不添言,心藏万丈海,眼无世俗光。”

    “哈哈哈哈哈……”

    “这有甚好笑嘞?”

    “陈哥哥又在教我们道理了……”

    “但是请问你们笑啥?”

    “咯咯咯哈哈哈哈……”

    终归是孩子。

    心情大好的臣相也不由自主跟着大笑。

    谈笑间,田舍不知不觉多了一青衣人。

    “这群孩子可真是天赋异禀。”

    陈秋认清来者,竟是羌寨桃花源仙人。

    紧跟而后的,是那位少祭司大人的“老仆”,即现任羌族族长,姚弋仲。

    “这个世道对穷人最大的不公之处便在于,他们之中某些既定的才能被生计扼杀。”

    臣相没有接话,开口却为其他:

    “醉花楼有仙人死了,明日的华都约莫是要下一场大雪的罢?”

    青衣人回想起与刚才交手的裴灏,心情略有一丝沉重,道:

    “应该是的,吧。”

    陈秋遣散了孩子们,看着锅中煮石:

    “那位三公主殿下真是好手段。”

    姚弋仲眼神一凝,冷峻道:

    “帅府的公子爷,还是得杀。”

    臣相露出一副吃惊样:

    “你他娘的想在我华都借刀杀人?”

    羌族族长神色如常:

    “是。”

    “还是借本相的刀?”

    “是。”

    “还要我去杀那位帝国柱石的独子?”

    “正是!”

    “你他娘的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青衣与“老仆”相视一眼。

    锅中的温水开始沸腾起来。

    五颜六色的石子却是丝毫未变。

    好半天后,才听那布衣一句:

    “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