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建康见闻(20)
书迷正在阅读:迟奉、炼出长生药的我十分后悔、甲子画室、群星为谁闪耀、九重山海、剑羽录、火影世界的心悦会员、我家有只修仙猫、从民国世界开始求长生、诛仙之青云渡灵人
福运小农女正文卷第四百一十二章建康见闻宋典听着叔侄二人的对话,也不反驳,带着中年男人一起,两人顺利的将手上的箱子放在了一处东厢房门口不远的拐角处。 砰——— 厚重的木箱放下时发出沉闷的响声。 放好,没多做停留,宋典知会两人一声,带上男人又一次返回巷口,他可没忘巷口还有不少箱子物品还没有搬运过来。 只不过这次就不用宋典亲自动手了。 院中剩下赵善行和赵玉两人。 “四叔,你出发时,奶可有和你说了什么?” 赵玉看向身旁的赵善行,黑黝黝的眼瞳亮着光。 “只是让我问问你,打算何时回去,”赵善行笑呵呵的揉了揉赵玉的脑袋,“家里小吃铺的生意不错,新推出的吃食也得食客喜爱,家里打算增设新的分店。” “分店?”没有躲开赵善行的揉搓,赵玉歪着头,想到自己来建康郡才多久,她奶竟然野心勃勃的打算增设新的分店了。 明明之前两人商量时,也不过是想着只扩大二姑和大伯娘两处的分店。 当然,这里面因着大伯娘和三婶不怎么安分,她奶属意的还是二姑所在的城镇。 对此,她们过了明路,赵玉也有心理准备。 但眼下听到她四叔说的,赵玉直觉的她奶想要开设的分店,定然不会是二姑或者大伯娘这两处,难道?有她不知道的事发生了? “不用担心,娘的意思,是夜庭郡的生意兴隆,打算在郡城范围开设分店。”赵善行将李氏的打算和盘托出。 夜庭郡属郡城,面积更是抵得上数个城镇。 也是在小吃铺生意上得了足够的好处,李氏这才趁着赵善行前来建康郡,将消息递过来的同时也和赵玉通个气。 至于为什么不略过赵善行而直接告诉赵玉,自然是因为赵善行能力足够,在老赵家,除赵玉外,也是能出谋划策之人。 赵玉低头琢磨一通,又想起了夜庭郡的郡城规模,发现以目前小吃铺的情况,在开设一家分店确实可行。 “在郡城开设分店,位置选择要多费些功夫,”离得近了远了,受到损害的都是自家生意。 “我觉得距郡城学堂不远处的那个街道不错, 扬州都要扩大招生规模,夜庭郡也不例外, 若是将小吃铺设在学堂那边,光是学子们日常光顾,就足够维系小吃铺运营。” 赵善行将自己的想法建议说给赵玉。 赵玉听着连连点头,脑海中自然而然的浮现出学堂所在位置。 “学堂处不错,就是那边物价房价略高了些,”赵玉蹙眉,在任何一个时代,“学区”的概念都很火爆。 “价格方面自然,但有小吃铺的收益做比较,还是有得赚,”赵善行轻声说着,十分随意。 “四叔,你说的我记下了,我回去琢磨琢磨,”没有直接拍定,毕竟开一家分店,涉及到花销不少。 心里存了事的赵玉闲不住,她回头看了眼还在打扫的东厢房,“四叔,你若无事,先去堂屋坐坐。” “嗯,不用担心我,你有事,就去忙吧。” 赵善行也是看出了赵玉的心不在焉,摆了摆手,示意对方不用管他。 赵玉点了好头,没有和赵善行客气,“四叔,有事叫我,我在隔壁房间,”指了指自己所住的屋子,一溜烟跑远。 回了屋,关上房门。 赵玉来到书桌前,弯腰打开身下的柜子,从中取出自己前几日才写好放进去的规划书。 记录了她心血的纸张翻看的哗啦哗啦作响。 很快,赵玉的目光停在一张画了城市大致布局走向的纸张上。 这是她无聊时,想着夜庭郡的城市解构,随手画出来的。 纸上只有一些混乱的黑线,显得杂乱无章。 但随着今日她四叔提到的分店地址,赵玉还是从这一众纸张中翻找出了这张纸。 随手拿起一旁的黑炭笔,赵玉将纸铺开,点着纸上的黑线,突然吧嗒一指,用黑炭笔圈了出来。 整张纸上,黑色的圆圈看着明显。 这是赵玉根据夜庭郡的构建图综合考量下圈定出来的。 一共四个圈,其中一个为小吃铺的地址,另外三个,两个是赵玉选定的地址,一个是赵善行提到的地址。 这三个位置,不管选择哪个,都同原本的小吃铺呈对应姿态,互不干扰的同时还能更大力度的扩张生意。 这样一来,就难选了。 赵玉拄着手,指尖轻轻在这三个地方随意轻点。 最后,她还是选择了她四叔提到的那个位于学堂附近的位置。 如她四叔说的,哪怕这个地理位置各方面的价格比之其它各处更加贵重,但学子的购买力和古人对学识的向往,都无疑给这块地址增光添彩。 赵玉不是纠结的人,选定了位置,也没有继续费神。 放下手中的黑炭笔,又随手扯过来两张白纸,随着被画圈的这张放在一起,将其放在桌面台上。 嗯,稍后她要给她奶写一封家书。 包括日常生活及建议开设分店的地址一起邮寄回夜庭郡。 当然,顺便再问一下四叔,若是一起邮,也省了事了。 对了! 拍了下头,赵玉连忙将余下的规划书再一次放回柜子,自己则慌慌忙忙的推开门看向院子。 时辰不早,宋典他们估计早就办完活了。 果然,此时院子里哪里有人! 就连之前放下东厢房墙角下的箱子,也都消失不见了。 失策啊! 心里念叨着,赵玉连忙迈脚跑了出去,目的地自然就是隔壁的东厢房。 还好她这次出来的不晚,虽说东厢房打扫干净,宋典带着人已经撤了,但她四叔没闲着,正打开自己带过来的箱子,将其中的书籍物品一一拿出摆上。 “四叔,我也来帮忙。” 赵玉急吼吼的喊了一声,跟着跑到赵善行身边,伸手接过对方手里的书籍,通通放在书架上。 赵善行打量着动手帮忙的自家侄女,扬了扬眉,“忙完了?” 赵玉嗯的一声,又问了嘴赵善行要不要给家里写信,“正好可惜一起寄回去。” “我到建康郡时,已经同家里去了信。” 言外之意,写自己的就好,他这边暂不需要。 赵玉了然,没有继续刚刚这个话题,而是适时的转移到了其它地方。 赵善行带过来的箱子物件不在少数。 加之宋典走时,将之前的四个人都带走了。 哪怕东厢房里,也不过是打扫干净,而宋典三人搬过来的箱子物件,更是原原本本的摆放在地上没有动作。 赵善行只能自己处理。 眼下来了赵玉,叔侄两人一起干活,倒是比自己一人快了一些。 箱子里放置的大多是书籍,还有一些笔墨纸砚,则被赵善行放在了书桌旁的柜子上。 书籍则按照内容,依次摆放进了书架上。 当然,书架并不是空的,而是原本就有多半扇的容量。 那些都是赵玉从房间里收拾出来亦或者去书行买回来的。 赵善行在赵玉进来之前,已经大致浏览过一遍。 无论是从书籍的实用性还是内容上来看,他都很满意。 “这些书籍都是你找来的,小玉,四叔可要好好谢谢你。” 赵善行对笔着自己带来的和房间里原本有的,日后也知道去书行应该买什么。 “不只有这些,”赵玉到不觉得什么,她指了指对门的屋子,“西厢房还有许多,前些日子收拾出来的书籍不少,四叔若是喜欢,可以去西厢房瞧瞧,有看得上的,也省的再花钱去买。” 反正她收拾出来的书籍没有丢掉,全都存了起来,既然赵善行喜欢,那就当送人情了。 亲人嘛,也不能总占便宜不付出! 赵玉还等着赵善行入仕给自己当金大腿呢! 一听还有这种事,赵善行神色一亮,克制住内心想要即可冲过去的欲望,点了点头,“那四叔便谢过小玉了。” 不是那种认认真真的拜谢,更像是一句玩笑,但赵玉却没有错过对方眼神中的认真。 她笑嘻嘻的没说话,跟着自己跑前跑后的帮忙搬运箱子里的书籍资料。 叔侄两人一个搬一个摆,很快便将箱子中的书籍搬空,同时得到了装满了整个书架的书墙。 看着眼前分外壮观的场景,赵玉心里哇偶一声,心说果然读书最费钱。 这满满一墙书籍,若不是家里赚了钱,恐怕也禁不住赵善行这么买。 想来,一家人来南面还真是来对了。 收拾完所有的物件,时间已经到了晌午。 该吃午饭了。 原本赵玉打算亲自下厨,毕竟这是赵善行第一次过来,总要吃一顿好的。 但赵善行拦住了,拉着赵玉出门。 “你也忙了一上午,小孩子太累可不好,”赵善行笑说着话,将大门上锁,叔侄两人边走边聊,“正好,我来了建康郡几日,平日也吃了些美食,城南有一家食铺不错,咱们两人尝尝鲜。” 反正因着木轨马车,建康郡交通便利,哪怕去一趟城南,也不费多长时间。 听到四叔要请客吃饭,赵玉哪会拒绝,不仅午饭有了着落,晚饭也磨了下来。 叔侄两人来到巷口,坐上木轨马车,直奔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