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初登小竹峰(大章)
返回大竹峰的路上,杜必书一直在犹豫。 犹豫是否真要将实情讲述出来,去承受师父田不易的雷霆之怒。 毕竟,对于青云门这样的名门正派,门人弟子炼制出一件类似魔道的法宝,都是一件难以启齿的大事。 且不说其它宗门的耻笑,就连那些嫉恶如仇的同门和长辈都不会善罢甘休。 这一点,由张小凡的噬魂棒(烧火棍)便能一窥端倪。 可以不客气地说,张小凡从得到噬魂棒的那一刻,相当一部分同门就对他有了芥蒂之心。 现在,张小凡还没成长到那一步,反倒他充当了打头阵的角色,日后面对的压力绝不会轻。 甚至在张小凡未曾崛起的这三年,他都要承受不小的流言蜚语。 可若是隐瞒呢? 杜必书当即就否决了这个念头。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剧情如原轨迹发展下去,张小凡拥有的法宝和大梵般若反倒变得不那么重要,关键是他的隐瞒造成了道玄等人的不信任,又有与魔教牵扯不断,这才酿成了一场悲剧。 所以—— 他决定如实相告,除了一些无足轻重的细节。 在摄魂盅黑烟出现的一刹那,田不易和苏茹立时大惊失色,直接从木椅站了起来。 还不等他们有所动作,杜必书迅速面向苏茹,收回了输出的那一丝法力。 “师娘,您先劝住师父,且听我说!” 语速极快,唯恐说得不够及时。 苏茹面色凝重,但她终究比田不易多了些耐心,连忙一拦身边的矮胖身躯,自口中挤出一字:“说!” 杜必书不敢迟疑,连忙将事情的始末一五一十讲出来,包括在河阳城、永泉城和天水寨等地替人驱邪除害的英雄事迹,也包括他一路游历使用过的‘杜冷’化名。 只是将渡灵咒语的出处说成‘无意得到的一桩传承’,那传承镌刻在血溪山洞的一面石壁。 地点真实存在,也就不担心将来的查探。 而且还在特别强调,只渡恶魂,不涉良善。 摄魂盅就在这种情况下炼制成功,为的也是增强驱邪除鬼的威力。 在述说的过程中,杜必书还在悄眼观察师父师娘的神情变化,适时微调讲述的语调和语速。总之,越是好事越不惜唇舌,进赌坊之类的‘劣迹’则能省则省。 最初,田不易夫妇还怀疑事情的真假,到了后来,他们的神情愈发舒缓,愤怒神情几近于无。 讲到最后,一段小结又从他的口中迸出,情真意切。 “师父师娘,我一直谨记你们的敦敦教诲,深知为善助人的道理,一路游历自然不敢懈怠。也正因为时刻过着刀尖上起舞的生活,修炼才会触类旁通得到提升。 回来前,我担心以后使用摄魂盅会给师父丢脸,让其它六脉嘲笑您,所以将这些全盘托出。 还请师父教我如何做。”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田不易哪还有什么怨气,只是有些不痛快。 正如徒弟所说,以后免不了会给自己惹来一些非议,甚至被宗门的某些人当面挤兑。 守静堂中蓦地安静了好一阵儿,三人就这样静静待着不言不语。 也不知过了多久,苏茹忽地扯了扯田不易的衣角,使了一个眼色。 田不易顿时了然,没好气地挥了挥手:“老六,你先回去吧,有些事为师会替你向掌门解释。记住没有得到吩咐,别带着它们四处乱跑。” 这所谓的‘它们’,肯定是指摄魂盅和神木骰。 一个容易引起同门的误会,一个会给自己丢脸。 “好嘞,那师父师娘,我先去回去收拾了。” 杜必书登时大喜,连忙收拾桌上的零碎、并塞进包袱内,还不忘掏出两个精致的红木盒留在了桌上。 之后,脚步轻松地走出了守静堂。 望着徒弟远去的背影,田不易绷着脸抬手虚抓,桌上的红木盒就被拿在手里。 啪啪! 木盒全数打开。 其中一个木盒,盛放着六件造型精美考究的金玉首饰,吊坠、耳钉、项链各两套。一看样式,就知道挑选得十分用心。 另一个木盒,装着两支男式发簪,一为翠绿,一为青白。 “呦,看来老六还蛮有心的。”苏茹伸手抢过一个红木盒,口中啧啧赞叹,眉目之间的喜悦横溢。 “哼,贿赂罢了。” 田不易冷哼一声,将手中的红木盒塞进怀中,当即就往门外走去。 “不易,你这是……” “唔,我去一趟通天峰找道玄师兄,可能晚些回来。” 说完,田不易头也不回地走出守静堂,一道赤芒载着他升空而去。 望着某人口是心非般离开,苏茹噗嗤一笑,不过她的注意力很快被木盒中的首饰所吸引。 …… 窃喜且忐忑等待了一日,没有收到任何的传唤消息,杜必书终将心放回了肚子里。 昨夜在他走后,师父田不易腾空离去,他隔着窗缝瞧得清清楚楚,当然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白天没有被召唤,晚饭时又瞧不见任何异常,由此得出—— 这一关算是过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是该回归生活的正轨,潜心修炼。 有了当前的境界,修炼剑道神通和法术也势在必行。 这一点,早有人替他想到。 第二日晚饭后,田不易冷着脸甩给他两本薄册,让他勤加修炼。 《雷厉九天》,一套专门克制邪祟脏物的剑术神通,威力虽不及九天御雷真诀,可胜在易学且法力消耗较少。 《破邪咒》,一门比较偏门的咒术心法,对一些邪门歪道的魔功有不小的克制效果,平时多加修炼,也可抵御心中魔念滋生。 单从这两本秘籍的选择,就知道田不易费了不少心思——既要契合徒弟的功法特点,又要防止可能的邪气反噬。 由此,杜必书更摸清了对方的脾性——面冷心热。 至于驱魔(渡灵)的传承,田不易一直没有追问过其中的细节,也不明言禁止使用,相当于默许。 修炼无岁月。 同门游历归来掀起的热闹,很快平息下来,大竹峰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白日去后山的竹林练剑,晚上修炼打坐,每隔十天半月也会下山一趟,这便是杜必书的修真日常。 只是在他的带动下,宋大仁等人修炼的劲头十足,一改以往的轻松随意。总之,就是憋了一口气要赶超他,一雪前耻。 瞧着众弟子攀比修炼的状态,田不易夫妇很是欢喜,时不时也会当面点拨数语。 这样的日子,过了将近十个月。 经过这段时间的潜心修炼,杜必书已将玉清境六层的修为稳固,两门神通亦算得上初窥门径。 …… 一日,清晨。 小竹峰半山腰的一处空地。 杜必书收起赤炎剑,飘然落在了地面,好奇地打量着面前山坡的竹林。 与大竹峰不同,小竹峰漫山遍野栽种的是观赏型竹,纤细丛生,秆节相对低矮得多。前山小径两旁,琴丝竹、凤尾竹、方竹等层层相间,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美感。 据说,在小竹峰的后山,还盛产一种奇异的竹子——泪竹。翠绿的竹身遍布着粉色斑点,宛如温柔女子的伤心泪痕。 这一点与大竹峰后山的黑节竹相比较,恍若走了两个极端。 如果说大竹峰是高大威猛的壮汉,那么小竹峰便是婉约柔美的女子。 更特别的,小竹峰自酿一种唤作‘青竹’的美酒,酒香会随着山风向四处弥散。 又加上山中不时走动的女子靓影和幽幽体香,深深嗅之—— 酒不醉人,人自醉! 这些,可都是杜必书贿赂田灵儿得到的情报,毕竟她时常随着师娘苏茹回娘家走动。 为此,可爱的小黑还被借给田灵儿卖身(撸猫)了一晚。 原本以为田灵儿只是在夸大其词,没想到今日一见,真是名不虚传。 杜必书深深吸了一口气,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他略显紧张地整理一遍身上的道袍,确定没有失礼的地方,才迈步踏上了登山的青石小径。 一双眸子向四周频频打量,可还保持着四十五度望天的姿态,端的正派。 可别误会,他这次来这里,是有正经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