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挣钱回来
孙少平看她一直跟着自己,就问她为啥跟着自己啊? 这姑娘就说了,刚才她是替老板收钱的,那几个人不愿意给,才对她那样,老板嫌自己惹事了,就不用她了,他没地方去,就只好求他收留了。 孙少平一听这姑娘挺可怜的,就问道:“你多大了?” 姑娘道:“我虚岁17了。” 孙少平道:“那你回家去啊。” 姑娘道:“不行,你要是回家拿不回钱的话,我爸会打我的。” 孙少平一听就心软了,想了想道:“那你跟我走吧。” 姑娘高兴笑道:“谢谢大哥。” 然后孙少平就把她带回工地了,从此这个姑娘就在工地待下了。新笔趣阁 而孙少平还不知道的是,这个16的姑娘,其实就是个妓女,没过多久,她就和老板搞到一起去了。 孙少平这边弄了个嫩鸡回工地。 何严这边到了10月份,就准备去鹏城溜达一圈他。 对于这次去鹏城,何严是又想去又不想去。 想去吧,就当出去溜达玩了,顺便弄点钱回来,家里的破窑洞,也该盖新的了。 不想去吧,这要是弄个电视回来了,到时候村里人一但知道了,都过来看,家里就别想安生了。 这天想了一招,就去找支书去了。 支书看何严来了,一点都不意外道:“满银来了,我以为你今年不出去了呢。” 何严微笑道:“这次过了不光我出去,还是为村里的建设来的。” 支书意外道:“哦?” “为村里建设?” “你这倒是第一次啊,说说看。” 何严在炕上坐下道:“我建议加强一下村里的娱乐建设,让村里人都看上电视。” 支书一听跟和玩笑道:“你要捐电视啊?” “也行,这两年你也是有些钱,给村里捐个电视也可以。” 何严笑道:“我自己还没看上电视呢,我捐什么电视。” 支书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何严道:“我们村里人可以集资买电视啊。” “我们村这么多户人家,现在正好都收完粮食了,手里多少都有些钱,一家出个几块钱,咱们村可就过上有电视看的生活了。” 支书一听这主意还真可以啊,出钱不多,但是村里有电视看了,然后问道:“那一家具体得出多钱啊?” “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电视票啊。” 何严道:“多少钱,那就看买多大的呗,9寸,12寸,14寸的,越大的越贵,但也看的更清楚。” “至于票的事,这回我准备去鹏城做点小生意,我听说那边开了一天中英街,可能不要票。” “你问问大家伙愿不愿意,要是愿意,我去的时候,那边要是真不要票,我就带回来一个。” 支书问道:“中英街是怎么回事啊?” 何严道:“就是鹏城跟港岛挨着的一条街,一边属于我们,一边属于港岛那边。” “我们这边就是咱们这边的人做买卖,那边就是港岛人做买卖,所以可能会不要票的。” 支书问:“你有把握买到?” 何严道:“买不买的到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要是买不到,回来在把钱给打卡退回去不就完事了。” 支书一点可以,反正几百块钱,这满银真要是弄没了,他也能还的上。 然后她就点头道:“那好,那我就问问大伙的意见。” 然后支书就用大喇叭广播,让每户出一个人,都到村部去开会去。 最后进过全村人的商量,大家对于花几块钱,今后就能看上电视这件事都跟赞同,还有些兴奋呢。 然后大家就都回家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家里人也没意见的,就过来交钱,要是不交钱的,那电视买回来了就不许看。 结果除了几户家里特别困难的,还有一些喜欢耍小聪明,玩点小心机的,就都交钱了。 然后何严就拿着支书来的介绍信,带着全村人对电视的渴望就出发去鹏城了。 何严坐着火车,咣当,咣当的,慢悠悠的就到了鹏城。 何严一看这时候的鹏城,好家伙,正儿八经的一个农村啊,这时候还没开始建设呢,要建设这里,还得明年呢。 何严也不管这些了,在找了一个地方住下后,然后就直奔目标中英街。 何严到了一看,这想混在人群里直接去港岛是不可能了,两边警察看的都很严。 然后何严在中英街里逛了一圈后,了解了一下这里的情况,就找地方吃饭,回去休息。 在接下来一个多月中,何严在港岛这边的商店中,联系了几家能帮自己弄电视配件的,让他们出了报价,然后都给他们压到最低价后,就从他们这拿配件。 等到拿到配件了,何严就自己组装,然后买给鹏城这边的商店,然后他们再卖。 由于两地物价的关系,港岛那边比内地高,一台电视也就能挣个几十块钱,但由于是紧俏商品,加上这里来的人多,卖的很快,几乎是上架就没,从来都不用过夜。 何严一天来来回回,拿零件,回去组装,然后再送货,一天卖个几十台,也有1000多块钱的利润。 何严就这么忙活了一个月,就决定收手,然后给兰花个孩子们,买了衣服,玩具,自己也买了大背心子和大裤衩子,还有拖鞋,给自己家组装了一台彩电。 给村里弄了一台十八寸的黑白电视,然后就回家去了。 而罐子村那边,在这一个月里,村里人那是成天的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何严回来啊。 转眼一天过去了,何严也回到了村里。 这天村里等的着急的人,就又到村口来,一边一起聊着天,一边望风,也不嫌冷。 就在他们嘴里正叨咕着,何严到底啥时候能回来的时候,突然就看到一个人,手里拎着包,身上背着,胸前还挂着一个箱子的人,就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里。 在他们看清是何严,没有看错后,他们立刻就一边跑过来,一边惊喜的喊道:“满银回来了,王满银回来了,王满银中午归来了,背着大箱子回来的!” 何严看他们跑过来了,就微笑着问道:“你们干啥呢?” “还能干啥啊,等你那呗。”王满福兴奋的笑着说完,就围着何严转圈的看,然后问道:“你背的这是电视不?” 何严道:“是。” 王德志一听立刻就伸手,要把何严身上的电视拿下来道:“满银你辛苦了,我们来拿吧。” 王德胜也伸手道:“没错,我们来拿。” 何严道:“都别动,现在我这背着正好,回去了再卸,走吧。” 众人一听也不急在这一时,就都挺何严的,他们就一路护送着何严回家。 就在这一路上啊,那跟着何严的队伍就在不停的扩充着,不停的扩大。 何严到家后,整个院子就被围的水泄不通了。 何严直接就进窑洞里,然后就在兰花的搭手下,就把东西都放下了。 兰花高兴的问道:“这趟出去还顺利吧?” 何严笑道:“顺利,这不东西都带回来了。” “走吧,找去村部,把电视给他们弄上,然后咱们在弄自己的。” 说完何严就拿上那台十八寸黑白电视,然后就又在村里人的簇拥下,就去了村部了。 等何严把电视给他们弄好,插上电,调出来,他们就都兴奋的欢呼了。 然后就有人开始撵人道:“去去去,没拿钱的不许看,走走走啊。” 支书喊道:“没错,没拿钱的不许看。” 最后那帮没拿钱的,看怎么说也不好使,最后也拿出钱来了。 支书拿到钱后喊道:“这次满银为咱们村买回来了电视,辛苦了。” “咱们今天就用这些钱,办一顿酒席,为满银庆功,大家同意不?” 众人齐声欢笑着喊道:“同意。” 何严笑道:“谢谢,谢谢。” “那我就先回家去了,晚上开席了,我在过来。” 众人道:“好。” 然后何严就领着狗蛋,猫蛋回家去了。 到家后,何严就开始弄自家的电视。 在弄好,有了换好后,俩个孩子兴奋笑道:“爸,咱家的怎么有颜色啊?” 何严笑道:“这个要保密啊,不能让别人知道了,咱家这个是彩色电视机。” “不仅画面是彩色的,还比他们的大。” 俩个孩子兴奋点头笑道:“我们一定不说。” 孙兰花问道:“这个也比村里的贵吧?” 何严笑道:“这个差不多能买村里的10个。” 孙兰花一听瞪大眼睛道:“那要多少钱啊。” 何严笑道:“没多少,4000来块钱吧。” 孙兰花一听有些腿软,一抓何严的胳膊道:“这么大一笔钱,就买个电视?” “这钱够我们家过一辈子了。” “而且你哪来的钱啊?” 何严道:“挣得呗,还能哪来的。” “而且你太夸张了,咱家就是种地,在交完三大税后,每年还能挣不到一千呢,没那么多。” 孙兰花紧张问道:“那你咋挣的啊?” “不会出事吧?” 何严笑道:“放心,好道来的,我倒腾电视挣得。” 孙兰花道:“倒腾电视?” 何严道:“没错,你男人这些年生意可不是白做的,这不就挣钱了吗。” “行了,等到明年,咱家就可以箍新窑了,10年内,不用在为钱cao心了。” 孙兰花道:“那挣了多少啊?” 何严道:“你现在就是万元户了。” 孙兰花一听就又惊讶了,没想到自己竟然就成万元户了? 然后她也不问了,这么多钱,她也不管何严要了,反正在咋滴应该也花不完,她也不担心何严会乱花了。 到了晚上,全村人就都高兴的一起,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喝酒吃席,就是又一个问题这时候出现了,那就是人太多了,离的远的人看不清楚。 不过支书也想了个办法,那就是老人和小孩在前面,年轻人和中年人,就谁来的早谁就靠前点,也就只能这样了。 实在不行,等到明年的时候,全村在一起买几台就行了。 这下谁也没有意见了,有也没用,也变不出两个电视来,就只能这样了。 在宴席上,这下何严就成了主角,被一通夸啊。 特别是明年还指望着何严再去买电视呢,这就夸的更是不遗余力了。 什么这么多年没白出去逛啊,全都出来了。 从此以后,何严这个村里有名的二流子,就变成有能耐的二流子了。 随着改革开放了,穷人的时候渐渐过去了,二流子的时代来临了。 而随着村里买电视的这事渐渐传开了,其他村的人也想找何严帮忙买电视。 不过一想到现在是冬天,这又是刚回来,平时也啥交情,也就算了。 不过他们还是来了,在他们都被何严婉拒了后,就问是在哪买的,何严就告诉了他们中英街,他们就都回去了。 孙少安那边听说何严买了电视后,田润叶就弄了一张电视票,然后也买了一个14寸的黑白电视,也过上了有电视看的生活。 不过由于他们村里没有电视,他们家就成村里人看电视的地方了。 及时冬天天气冷,还是挡不住村里人看电视的热情,这下别说别人了,就连奶奶都不能躺炕上看电视,想看都得出去跟大家伙一起看去。 而且每天村里人看完后,田润叶都得负责收拾院子里的瓜子皮什么的,而她现在还怀孕了。 晚上孙少安躺炕上道:“我真想把这电视给卖了。” “我到不是不想给村里人看,可是现在奶奶晚上都看不上电视,大冬天的,也不能让她出去冻着啊。” “而你现在怀着孕,天天晚上还得打扫院子,这真是给家里买了个麻烦啊。” 田润叶道:“没事,我现在才刚怀孕,身子还方便,扫扫地没事的。” “等今后村里人富裕起来了,买电视的人多了,也就好了。” 孙少安道:“那可还不知道得什么时候呢。” “算了,就先这样吧。” 到了这里,原本就想带着村里人致富的孙少安,现在这个想法就更迫切了。 转眼这一年就过去了,到了1981年的春天。 这一年市里为了激励致富发展,让各个县召开四干会,每个母社都要选出一个冒尖户。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更新,第四百七十六章:挣钱回来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