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生三世十里花-刘坚篇
二世 李太太正带着下人在分哥哥刚送来的几筐杨梅。 “娇贵的很,仔细些拿。” “幸亏太太早准备了小篓,哪想到这么早就下来了?还又甜又香!” “舅老爷疼咱们太太,都跟树尖上选的呢!” 正说着,她的三个儿子,下课回来了,大哥带着两个弟弟给李太太行行。 李太太笑着说“你们舅舅刚送来了新鲜的杨梅,刚分好了,一人一小篓,拿去吃吧!” 三个儿子高兴的说“谢谢娘,谢谢舅舅。。”一人拿了一篓吃了起来。 一转眼功夫,李太太就发现两个大的儿子和小女儿在吃,而三儿子没了影子。 “李征呢?” 老大说“三弟拿着杨梅走了。” 女儿李静儿说“三哥肯定又去黄家了。。” 李太太闻言,摇摇头笑“这孩子,又不是不给他家,唉。。。真是!” 李静儿所说的黄家,就在李家一墙之隔,还是李家的世交,一起住了几十年,两家的花园都连在一起,中间一道墙分开。 李征早熟门熟路的跑了去,墙边上有个宽宽的梯子,他一手拿着小篓,一手扶梯子,半个身子露出墙头。 “弯弯。。。”他轻声的叫着。 那边院子里静悄悄的。 “弯弯。。。。你在不在?”没人应,他叫了两声,有些着急了。 那院终于有个丫头看到“哟,李三少爷,您又爬墙头了,仔细摔着。” “红玲jiejie,弯弯不在家么?” “我家姨奶奶带着表小姐来了,小姐正在厅里跟姑奶奶说话呢。” “哦。。。。。那你呆会儿,告诉她,我给她拿了新鲜的杨梅。” “哟,杨梅都下来了啊?那您交给奴婢可好?” 他拿杨梅的小手往下沉沉,光怕她看到“有大有小,我还得捡捡。。。。” “哦,还要捡捡啊!?”丫头笑盈盈的逗他。 “你,你得功夫就去跟她说,杨梅时间长了,就不够鲜了呢!”他小脸儿都红了。 看着那个小脑袋消失在墙后头,丫头摇摇头笑了笑。 想起那年小姐过满月,李家太太带着儿子来凑热闹。大家一起看着绣花襁褓里的小女娃娃,好奇的说来说去。 一会儿杂耍班子来了,小孩子们都去看,李三少爷当时才四岁,一个人留在小车旁边看着姑娘。 看她醒了,还拿着卜愣鼓逗她玩,可有耐心了。 当时黄家姑奶奶问“李征,将来,让弯弯给你当媳妇好不好呀!” 他看着还看不太出来的眉眼的小姑娘,犹豫了一会儿,点了头“好吧。” 几个太太笑得前仰后合。 一晃六年过去,那时的小月孩子,现在已经是个清秀的小姑娘了。 这会儿,她穿着粉色绣蝴蝶的襦裙,戴着小金锁,穿绣花鞋,梳两个小抓髻,散着些软发,一路绕着花圃而来。 到了墙根,她仰起小脸,娇声娇气的叫道 “征哥哥你在不在?” “哎,在呢在呢。” 李征的小脑袋,立刻出现在墙头之上。 “征哥哥一直在等吗?”她问。 “也没多久,我舅舅送来了新鲜的杨梅,我给你拿来了,你上来瞧瞧,香的很。” “征哥哥你吃了没?酸不酸?” 小姑娘边说边踩着梯子,往上爬。。 “你仔细着脚下,上来再说话儿。我还没吃,等弯弯一起。” 李征已经比黄家弯弯高出一头多了,等弯弯上来了,李征看着她,就咧开嘴傻笑。 “你姨母来了?”他赶紧打开小篓。。 “嗯,来了,还有欣表姐。” “你看多好?!弯弯,这个颗好,你吃。” 弯弯吃到嘴里“嗯。。。。又香又甜,一点也不酸。征哥哥你也吃。你吃这颗。”她喂了他一个。 他吃了“唔。香。”两个人吃了几颗,就在那里聊天。 小姑娘说“姨母说,要接了我去住两天。” 李征小小年纪,眉毛都快皱到一起了“几时,去多久?江渝这会水大,常常二个月不见日头,潮湿得紧,去了身上会长疹子。你跟黄姨说,不去。” “哦。”小姑娘捡了杨梅,自己放到嘴里一个,又给男孩子一个。 李征还是不放心“再过五天,先生说要放几天假,我陪你去采荷花。你别去黄姨母家好吗?” 小女孩子并未在意“好。” 结果,没过两天,表姐哄得弯弯小姑娘高兴,回家的时候,把小姑娘也带了回去。 李征放学回来,照常拿一堆零碎上梯子,去叫小姑娘。但是黄家丫头说“我家姑娘去姨太太家住几天,老爷从金陵回来的时候,再接她回来。” 他一听“不是说不去的吗?” 急忙的下了梯子,回到自己屋里,仔细想了想,翻出自己的零用钱。包了两件衣裳,收拾好了背着,出了房间,想了想,又回去写了封信。转身又要出门,结果他院里的小厮看到说“少爷,这么晚上,您拿着小包干什么去?家里大门都关了。” 李征支吾着没说,但想着,是走不了了。 只能第二天一早再说。结果这一晚,心里有事,夜里睡不着,瞪着眼睛等天亮。 第二天早晨,他草草吃过早饭,跟哥哥一起上学。 进校门前,跟哥哥说要再去吃碗豆腐脑,转身跑了。 到也挺聪明,知道自己这样走着去是不行的。跑到车马行要雇个小马。。车行里人看着他才十岁的小屁孩,怎么放心他一个人去,不接他这笔生意。 他拿出不少银子,又磨半天。正好有几个人也去江淮,就收了银子,把他捎上了。 他大哥二哥,中午在学校吃饭时,三弟的先生过来问他李征怎么没来上课。 李家大哥纳闷,来了啊!赶紧跑去豆腐脑店寻,没有。吓坏了,赶紧跑回家一问,他也不在家,就赶紧跟李太太说了。 李太太吓得半死,赶紧去了他屋里,找到那封信,又跑到黄家说,黄家一听也着了急。 打发人到处找,才听说,有个小孩子,跟着车队去了江淮。 两家人又吩咐去人追。 这两家闹得鸡飞狗跳,那边李征走了一上午,临中午已经进了黄家姨奶奶家。 姨奶奶看到他,吓一跳“李征?你怎么来了?谁跟着你来的?”看他身边没大人,也没下人。 他倒是淡定,看了黄弯弯,笑了“我自己来的,给家里留了信的。” 弯弯看到他,却并未吃惊“姨母家做了鱼,可好吃呢!” “嗯。”他拉着她的手,进餐厅了。 黄姑奶奶“。。。。。”赶紧吩咐人“骑快马去报信儿,就说他安全到了。。”我的天,这叫什么事,幸亏路上没出事,不然可真是罪孽了。 等回来,太太跟他发了脾气,李征倒老实,乖乖认罚,把李太太气的说不出话。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个人,无一天不见面。 两家大人都纳闷,哪里有那么多话可说? 比起李家大哥的聪明用功,二哥的踏实努力,李征只是温吞水一样,不出头不垫底,每天就知道跟黄家弯弯啾啾啾啾。。 又过了几年,两家看他们实在是要好,就商量,给两人定了亲。 两个人相差四岁,在她十六岁的时候,他已经二十了,成了亲。后来李家家主高升,全家搬去了京城。 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李家老大中了进士,当了官。李家老二,中了秀才,不愿意当官,管着家里的事物。 李征,考上了举人,在准备考进士,与黄家姑娘,和和美美。两人生了一儿一女,现在黄弯弯又怀孕了。 李夫人原来是个很贤慧温和的女人。对三个儿子都很好,对儿媳妇也宽容。 现在家里步步高升,她家媳妇和孙女儿,在京城贵妇圈子里也混得风生水起。 李夫人带着大儿媳妇管家。在家举办的宴会慢慢的也打出名声。 慢慢的,李女人有了华发,成了京城贵妇。 李大奶奶管家能力强,平日里,表情中很有几分威严。 李二奶奶因为丈夫花心,心情不好,眉头有了川字纹。 而李三奶奶黄氏,却还跟以前一样,小圆脸儿,一笑两酒窝,岁月没有让她有太多的改变。 李家大爷二爷,外头做官做事,每天的应酬不少,而三爷李征,每天,到点就回来,在家陪老婆孩子。。。 两个人边说边笑,也不知道都说了些什么。 于是李夫人和两个大儿媳,看着他们俩就不顺眼了。 李夫人想,难道自己的傻儿子要被黄家女独独的缠一辈子?没个出息。 而两位嫂嫂,那是羡慕嫉妒恨齐全,或明或者暗的使着绊子。 终于李夫人的手伸向三儿子房了。 趁着三儿媳妇怀孕,要把自己房里的丫头,指给了三儿子。 黄弯弯怀着孕在婆婆屋里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愣了半天的。 但她也不敢顶撞婆婆,把人领了回来。 而李征回来后,就看到了眼泪红肿的妻子和旁边俏脸含春的丫头。 结果他二话不说,带着那个丫头,就给他娘退了回去,这一下,可给李夫人气坏了。 其实,她以前对李征,虽然谈不上忽视,但毕竟大儿子能支撑门楣,二儿子能给家里带来收益,她更关注一些。而这三儿子,读书和庶物,都一般,在家里存在感较弱。 可这一下,李夫人算是盯住了,鸡飞狗跳一番。 那黄弯弯,门楣虽然没李家高,但家风纯朴,打小被宠爱。成亲后跟丈夫情投意合,所以她性子单纯的很,所以这一下也有点蒙了。还连续出了几个错,加上二个嫂嫂煽风点火,李夫人更是抓着不放。 结果闹得有点大,黄弯弯早产了,死去活来的折腾了一天多,生下来个小猫儿一样的儿子。她自己昏迷了二天没醒过来。 李征眼珠子都红了,跟李夫人和二个嫂子大闹一通,还跟两个哥哥拾掇了一番。 本来李夫人还有点心虚,这一下,气得都背过气去了。 幸好李老爷回来,把事态制止住了。 但自此,他这一门,在李家遭到挤兑。 李征从小就蔫有准儿,看着事态越来越坏,就决定不再继续考了,默不作声的谋了一个老家的教谕之职,要带媳妇回家。 他不考了进士了!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全家都震惊了。 李老爷,知道消息后大怒,拍桌子瞪眼的骂了夫人,揍了儿子。 李征默默挨打,不反抗,不求饶,不悔改。 李夫人十五岁嫁给丈夫,从没被丈夫骂过,到老了,却因为老三,连续被丈夫骂两回,心中愤怒,声称,李征要回家,就带着自己指给他的丫头去,三儿媳妇黄氏得留在京城伺候自己。 李征也没与她争执。收拾东西,一个人走了。 没两天,就在通县来信儿,说他病了,要死了,临死前,要见老婆孩子最后一面。 李夫人听到后,又差点晕了,这世上,哪有自己诅自己死的? 这个小畜生! 爱死不死,反正三儿媳妇,她是不放。 李大人知道了,第三回骂了老婆。亲自带着长孙,把黄氏母子送走了。 李征和黄弯弯两个人回乡,过着平淡而快乐的日子。 后来,他父母去了,大哥二哥也走了。。 李家老宅,黄弯弯活到了七十八岁,她死在一个早晨,李征死在了那个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