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Backlund变换
“卓越,回来了。”卓越回到宿舍的时候,正是下午,所有室友都在宿舍里。 “嗯!”卓越点头。 “卓越,你不在的这段时间有一个人很想你啊!”秋萧看着卓越神秘兮兮的笑道。 “谁啊?”卓越笑道:“哪个女的?” “不是女的,是周主任。” “他怎么就不放过我啊!”卓越苦涩的道。 “我也想放过你啊!”周主任从外面走进来,“但谁放过我啊,学校可是给我规定,这次我们学校必须拿冠军,不然被收拾的就是我。” “你小子这几天去哪了?我可是找的你好苦。” “我去津门了。”卓越无语的看着周主任,你是属猫的吧,自己刚回来,屁股还没坐下去,你就闻着鱼腥味来了。 “去津门做什么?”周主任奇怪的道:“这些都不重要,我把你的名单报上去了,这次你必须参加cupt。” “主任,我就不能不参加吗?”卓越无奈道:“我还有许多别的事做呢!” “不行!”周主任道:“你放心,学校也不会让你白做,拿了冠军会奖励你一万块钱。” “真的?”卓越眼睛放光,惊喜的问道。 “你小子真是掉到钱眼里去了。”周主任笑骂道:“放心吧,肯定是真的,但你必须要帮学校拿到冠军。” 其实学校让他们拿到前五名就行,毕竟参加CUPT是华夏所有名校都参加,浙大拿一个前五就很好了。 至于说拿冠军给一万块,他是完全没想过卓越能拿到冠军,所以他是以个人名义说得冠军拿一万块。 但是不久后,他就因为这一万块被卓越缠上了。 “保证完成任务。”卓越立正身子,双脚并拢,做了一个敬礼。 “比赛你做领队,没问题吧!” cupt不是个人赛,是团体赛,由五名本科生和一名领队组成,领队可以是学生或教师。 卓越成绩最好,自然是当领队。 “没问题。” 领队好啊,这样自己就可以打酱油,让队员们去忙,自己只做指导的作用,等到队员们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自己才出手。 这既让自己偷懒,又显示自己在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完美! “一周后比赛开始,就在我们学校。” “行了,就这样吧,我走了。”他挥了一下手,背着双手慢悠悠的离开。 “你这次去津门有去吃我说的那些东西吗!”姚辰坐在凳子上,手臂放在桌子上问道。 “吃什么啊!”卓越坐下来,喝了口水,道:“和杨老师在津门大学学习,我都没时间去吃东西。” “你和杨老师学什么啊?”姚辰问道。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齐次平衡法。” “什么齐次平衡法?”三人迷茫的看着卓越,秋萧问道。 “是津门大学数学系的胡志同老师,在五年前创造出的齐次平衡法。” “不知道!”秋萧道。 三人听的迷迷糊糊,但感觉很高大上。 “下午有什么课吗?”卓越看向墙壁上的课表。 “下午没课,很好,图书馆走起。” 下午,图书馆中! 卓越将这段时间和三天在津门大学学习的成果,总结到本子上。 这是一个很好梳理知识点的方法。 不仅对知识点重新记忆,也对知识点更深刻的加深理解。 “齐次平衡法,要转化为纯代数运算,应该怎么转化呢?”卓越苦恼的看着自己写的东西。 齐次平衡法感觉还缺点什么,只有将这点补上,才能将它转化为纯代数运算。 一个小时后,卓越无奈的叹息一声,旁边放着许多草稿纸。 复杂的公式,许多经过的人看的头疼。 他们只能惊叹,这位同学也太厉害了吧,竟然能写出这么复杂的公式。 果然学理科的都是变态。 “知识存储不够啊!” 心中苦笑,想想自己一个学生,竟然会不自量力的去推导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新的破解方法。 但是他也不想啊,这是系统给的任务。 “系统啊,系统,你真的害苦我了,这任务我怎么可能完成吗!” 他低头继续看向自己写的东西。 “咦,是不是应该这样解。”突然,他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 “好像可以从孤子理论中寻找方法吧!” 孤子理论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发现的,20世纪70年代的一天,李政道在美利坚欢送韦斯柯夫老师的退休会上,听了伍拉的演讲,才知道在非线性方程的领域里,有一种叫孤子的解。 原本孤子的解是研究一维空间的孤子,但在物理学中具有广泛意义的是三维空间。 研究几个月后,他创造出了三维空间的孤子理论,用它来处理三维空间的亚原子问题,得到了许多新的结果。 “孤子理论中有许多构造方程解的方法,如Theranh-coth方法、首次积分法、(G‘/G)-expansion方法、Backlund变换等。” “这四种方法中,Backlund变换的方法刚好合适。” “运用方程的Backlund变换,可以解出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新的精确解,重复应用可求出方程的多孤子解。” “还可以利用两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方程之间的Backlund变换,由一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方程的已知解,求出另一个方程的解。” 越想卓越越是兴奋,他终于找到解题思路了。 他拿起笔开始写。 【sine-Gordon方程uζ=sinu的两个不同解u和u‘有如下的关系式 …… 2vt uvx λvx 2σvxxx=0.】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1。 奖励:体力 5】 “真的被我解开了。”听到系统的提示,他的脸上的笑容不可抑制的绽放。 他捂着嘴哈哈大笑,肩膀有节奏的抖动着。 任务完成倒是其次,主要自己找到破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新的方法,这成就感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 他拿起自己写的东西,快速冲出图书馆,很多人都好奇的看着他。 “哎,看样子又是一位被数学逼疯的人啊!”一位青年摇头叹息一声,脸上充满感慨。 他就是数学系的,一入数学深似海,脑细胞每日在毁灭中重生,在重生中毁灭,头发大把大把的掉,英年早逝是迟早的事。 “杨老师!宗教授!”卓越一把推开杨老师的办公室。 杨老师和宗教授都向他望来,卓越兴奋的道:“我找到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新的破解方法了。” “什么?”两人惊讶的道。 “你说的是真的吗?”宗教授快速向卓越冲来,一把抓住卓越的手臂,激动的问道。 “真的。”卓越举起手中的纸,“答案就在这里。” 这时,杨老师走过来,拿走卓越手上的纸,他看过后,惊讶的道:“竟然是如此解法。” “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宗教授看完后懊恼的连连拍脑袋,好像要把自己脑袋敲开,惩罚一番。 孤子理论在上世纪就出现了,但两人都没向孤子理论上去想。 主要是没人注意到sine-Gordon方程,也就没想到Backlund变换能解决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并且卓越在Backlund变换进行了拓延,将Backlund变换,守恒率及反散射变换统一在同一个拟位势中研究。 利用Backlund变换反推,补充了齐次平衡法的缺点。 这才用Backlund变换破解了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所以,就算两人想到孤立理论,也不会这么快想到破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方法。 当然,只要有这个开头,之后的事情就很好办了,可能再花半个多月就能破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了。 “卓越,赶紧写一篇论文,你是通讯作者和一作,奥,对了,还有胡志同老师,是他创造出齐次平衡法的,他和你并列一作吧,我马上去通知他,我们做二作和三作,我做二作。” 论文中,一作是论文主要贡献者,通讯作者是论文法定负责人,知识产权拥有者。 相当于通讯作者是老板,一作是员工的关系,员工给老板打工,干活的是员工,赚钱的是老板。 通讯作者只有一位,但一作可以有好几位。 这种情况在国外期刊上很常见,但是,国内有些期刊只允许一作是一位。 至于二作和三作,都是被无视的,凭职称的时候会锦上添花一番。 宗教授虽然喜欢挖墙脚,但他只挖人才,对于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从来不屑去挖。 不像有些导师,自己学生写的论文,一作必须是导师,二作才是学生。 “为什么你作为二作,我就不能当吗!”杨老师瞬间就炸毛了。 “你是搞物理的,这是数学,我当二作比你有说服力。”宗教授不服气的道。 其实二作和三作没任何区别,只是名称上的好听。 “我虽然是搞物理的,但我也搞数学啊,我做二作怎么就没说服力。” “……”卓越无语的看着两人,这两人又吵起来了。 但他也习惯了,三天两头两人吵架。 “老师,我先回去了。” 卓越说了一声后就快速溜走。 两位大佬的争吵,自己这小鱼小虾还是别凑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