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背后捅刀
    秦国攻势太猛,瞬间横扫整个燕国,燕国沦陷的军情被送往各国。    燕王及其文武百官尽数被押往秦国国都长安城接受审判,燕国之地尽归秦国。    在外增援的原燕国军队大多成为了地方武装,有些成为了强盗,形成了军匪一家亲的乱世景象。    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秦军的到来让他们有了生存的希望。    鱼游整顿内政,之前所有文武官员都被替换成新的秦国官员。    发兵讨伐强盗,肃清寰宇,还我大秦子民朗朗乾坤。    “大王,项城告急,项城破,我大梁城危已”魏国文臣说道。    “诸位有和退敌妙计?”魏王向大臣们询问意见。    “燕国被灭,韩国被灭,七国已去其二,齐楚争锋不断,秦国势大,唯有联盟魏赵两国成四足鼎力之势方可与之抗衡”    “说的轻松,魏赵两国年年征战,如何联盟?”    “赵国若肯联盟,那又该谁当统帅?”    “所言不无道理,我国领地东有秦,西有赵,南有楚,北有齐,纵观天下大局,齐楚秦实力相当,现魏赵最弱,若不联盟共抗暴秦,我国难以抵抗秦国兵峰”    “大胆,我泱泱大魏国,还怕那秦国不成”    “末将请战,愿率领十万大军攻打秦国新郑城,围秦救魏”    魏国朝堂上争论不休,魏王头痛的很。    围秦救魏之计有利有弊,现在主要先解决项城之困。    如果项城被秦国拿下作为据点,那么他们就可以屯兵项城发兵直捣大梁城。    再从野王城,新郑城两处出兵,对魏国成围剿之势,那魏国覆灭也不过弹指之间。    “安邑城出兵十万围攻栋阳”    “太康城出兵十万围攻野王”    “朝歌城出兵十万围攻洛邑”    “大梁城比兵十万围攻阳翟”    “禅城征兵十万火速驰援项城”    魏王作出了一系列的兵力安排,针对秦国边境城池出兵。    各个城池开始火热征壮丁,他们还大力宣传暴秦的残暴,对抗暴秦才有活路,以拉拢民心。    另一方面还派出了能说会道,使臣前往赵国签订停战协议,洽谈和平条约以及共抗暴秦联盟事宜。    由于宣传暴秦暴政的效果不错,魏国百姓都积极踊跃参军,大多数原因还是因为有钱拿有饭吃,各城招募壮丁非常的顺利。    “大王,不可,秦国予我国有恩,此事不可为”有一个赵国文臣站了出来反对使臣提议。    赵国朝堂上很多文臣武将都反对魏国使臣提出的停战与联盟之事。    “难道停战不是为百姓?继续征战只会生灵涂炭。”    “何出此言,难道你是眼瞎吗?当年若不是秦国解我赵国兵祸,现在我国能与魏国持兵抗衡,我们能有今天?现在我国实力并不输魏国,何惧也?”一个文臣已经被气的上头大骂不义之辈。    “秦国与魏国战斗,魏国与我国停战只是想全力出兵抵御秦国攻势摆了”    “魏国与我国联盟,是想我国出兵偷袭秦国,难道尔等看不出其狼子野心?”    赵国朝堂上文武大臣争论不休,吵的沸沸扬扬。    “我魏王说了,如果赵国同意联盟共抗暴秦,我国愿与赵国百年修好”    “你满口喷粪,胡说八道,是你魏国早起贪心攻打我赵国”    “那只是你们的借口摆了。”    “我魏国同意退还攻下赵国的城池无偿归还给贵国,归国出兵所需物资也由我国支出一半”    “拿下秦国,谁攻陷的城池归谁如何?当然了长安城归贵国如何?”    魏国使臣使出了杀手锏,赵王犹豫了他心动了。    “当年若不是那暴秦,赵国能惹了兵祸吗?”见势更是添油加醋挑拨秦赵两国关系。    “如若秦国做大,难保不会窥视赵国之地?”    好一个离间计,好一个庸人自忧,打一巴掌给一颗糖不得不佩服那能说会道的口舌。    如果江恒在场必定叫人割了那使臣的舌头,看看是不是镀过金。    “双赢局面都要反对,难道是收了秦国好处不成?”    这就更厉害了,马上把所有矛头转向那些反对的大臣,又给足赵王台阶。    “大胆,贼人”一大臣恼羞成怒,直接就对魏国使臣上手。    一波是眼明懂局势,忠君报国有真本事之人,一批是正义感满满,明是非对秦国感恩之人,一批是被魏国使臣收买之人。    另外一批是胆小怕事之人,能停战能联盟对他们好处多多。    “够了”    “来人,给我拖下去”赵王叫来护卫把自己的大臣拖了下去。    “大王,勿要听信谗言,不可停战,不可联盟”声音越来越远,那大臣被拖了出去披头散发十分狼狈。    整个朝堂,瞬间安静,赵王其实也明白弱rou强食的道理,最终同意了停战与联盟。    魏赵两国签订协议,共抗暴秦,暴秦罪行公布于赵地。    明事理的百姓们纷纷抗议,都造到了打击,不明事理的痛斥暴秦盲目跟风。    魏赵两国联盟也算顺利,赵国同意举国之力起兵八十万众,投入抗秦战场。    魏国提供物资以魏国为盟主国,魏国再出边境军十万。    合兵一处共计九十万众,外加十几万民夫运送物质,号称百万雄师,由邯郸城出发奔袭秦国的国都长安城。    虽然江恒已经知道魏国与他大秦帝国开启了全面战争状态,但万万没想到赵国也在背后捅刀。    各城派出军队围困秦国边境城池,魏国料定秦国的多数兵力都派往前线与各国作战,实力早已十不存一。    江恒早就做好了与魏国边境城池战争全面爆发的准备。    边境城池经过这段时间的管理,不管是内政民生还是军队建设都井井有条。    哪怕不能击退敌军,敌军一时半会呢难拿下任何一座城池。    只要各城拖住敌军,待鱼游整顿完原燕国之地后,便可挥兵东进,从魏国后方形成包围之势。    魏国空虚,乘虚而入,直捣大梁城指日可待。    长安城以及各城都把兵力,输送到了各国边境城池,长安处于空虚状态,他要全面应对所有边境的攻防,兵力投放必不可少。    此时的长安城依靠赵国为屏障,想直入长安那就得借道赵国。    赵魏两国可是死敌,再说秦国于赵国有恩,怎会放魏国过来。    江恒是万万没想到,赵国既然如此背信弃义。    举国之力同意魏国联盟,还起兵百万众奔袭他长安城。    真是日防夜防小人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