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困兽
“将军,我们需要组织突击队,打乱他们的进度,再这样挖下去,很快就能到城墙边上,倒是咱们可顶不住啊!”参谋长急道。 李瑾成心中很平静,并没有一丝着急的情绪。 自己这边肯定是守不住,被攻破也是早晚的事情,现在重要的是如何脱身。 金成庸已经被明军捉住,昨天还被拉到城外示众,最后直接被枪毙。 城内的军官都被吓坏了,甚至很多人看向自己的眼神都变了,变得那么陌生。 “你组织一下吧!注意不要冲出太远了,容易被明军伏击。” 李瑾成没有心思理会反击的事情,便交给了参谋长。 他的胆在金成庸被枪毙的那一刻就已经下破了。 他想过投降,但又清楚自己投降也没有好下场,其余人有可能会赦免,自己是绝无可能,最好的交过是枪毙,如果交给高丽王室处理,自己会更惨。 想了一会,李瑾成觉得头痛欲裂,便喝了两杯酒借着酒精的麻醉沉沉睡去。 叛军的突击队已经在城南集结完毕。 一人一把步枪,一把手枪,外加几个手榴弹。 参谋长一同振奋人心的动员后,突击队便趁着夜色出了城。 “队长,咱们去打哪一个啊?” “先打那条最近的,记住,进去不要喊话,只管开枪就是,只要是动的就开枪。” 突击队悄悄摸进了战壕。 安静,一种令人紧张的安静。 “队长,不对劲啊!怎么会如此安静。”身后的士兵拉了一下队长,语气中透露着紧张。 这里白天可是异常的热闹,怎么晚上变的如此安静,让人感到心悸。 队长小声道:“晚上不都睡觉,自然是安静,热热闹闹的时候你能来偷袭?不就趁着夜深人静,他们没有反应的时候来?” 几句话将众人心中的疑惑堵了回去。其实队长心中也觉得蹊跷,即便是夜晚,也应该有人活动,一点声音都没有根本不符合常规,甚至连一个哨兵都没看见。 不过既然已经进来,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了。 “第一小队沿着东边前进,第二小队向西,第三小队跟着我继续向南,注意,不要走出去太远。” 分配完任务,队长继续带着人向南走去。 路过几处明军休息的地方,除了一些挖掘工具外,什么都没有。 越往南走队长心中越没底,难不成明军晚上都撤回大营。 不可能啊!他们难道不怕我们出来破坏? 队长脑子正胡思乱想,忽然前面亮起一盏大灯,直射过来,照的人眼睛睁不开。 还没等队长反应过来,子弹就打了过来,两挺机枪在这狭窄的战壕内疯狂收割着生命。 前面的叛军向后疯狂逃窜,只是用尽力气也逃不出子弹的索命。 后面反应快的叛军急忙跳出战壕,同样他们的命运也如战壕里的同伴一样,上面的泰山营士兵一跃而起,对着黑影快速射击。 几分钟后,随着指挥官的命令,城南外的战壕恢复平静。 张福庆和黄之栋率领大部队打着火把将战壕里的叛军清理出去,又个别没有死透的人也被一同扔了出去,任凭他们在寒风中自生自灭。参谋长站在城墙上看着突击队的覆灭,知道自己这边再也没有能力出城一战了。 只能待在这城里等待命运的审判。 第二日一早,朱孝铭来到城南战壕。 到处还有昨晚战斗后的迹象。 “昨晚叛军居然还敢出城偷袭?”朱孝铭看着堆在一起的叛军尸体,有些不理解。 张福庆笑道:“估计他们看着咱们的战壕有些心慌,才冒出这种想法,只不过我们早有防备,这股叛军根本就不够我们打的。” 战壕已经挖到离着城墙几十米。城上的叛军碍于明军的火力并不敢露头开枪。 只要叛军不出头,明军也不开枪,双方就这样保持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平衡。 “既然叛军不干扰,我们准备直接挖地道直通城墙下,然后放上炸药,把城墙轰塌。”徐敬君的泰山营负责城南的进攻。 朱孝铭点点头,“可以多炸开几处,不然叛军可以将火力集中于一处,对进攻部队威胁较大。” 张福庆立刻展开部署,确定几处点,高丽营的士兵便开始挖掘。 “司令,咱们下一步南下的战略是不是要集中兵力?”徐敬君清楚南下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所以提前打听一下。 朱孝铭点头道:“这一次要将所有部队集合在一起行动,稳扎稳打,不能再出现第4旅的事情。而且南边还有比较大的势力,还是小心为妙。” 徐敬君知道第4旅的影响太坏,众人费了很大的精力才将局面扭转,之后的南下再也不能出现类似事情,不光关系着高丽的局势,更重要的是上边诸位大人的官帽。 “司令,我愿为全军先驱。”到了表决心的时候,徐敬君从来都不退缩。只要是朱孝铭的命令他从来没有犹豫过。 朱孝铭对徐敬君的态度很满意,泰山营自从成立来,从来没有给自己抹黑,不论多难的任务,只要是自己下令,他们都能克服困难和伤亡,凭借这一点泰山营就是自己最信任的部队,在很多时候比大明的军队都要强。 “不用着急,到时候有你们发挥的地方。现在你的主要任务除了攻城就是加强训练金刚营,要把他们训练成泰山营一样的部队。” 徐敬君这几日也是忙着帮助张太贤整训队伍,朱孝铭借着战事扩大的时机直接给金刚营申请了三个支队的编制,只是现在金刚营严重不满编,所以徐敬君只能帮张太贤先把架子搭起来,兵可以慢慢招,多余的武器弹药可以匀给泰山营,不能放在那里浪费。 朱孝铭回到指挥部便找来南部几道的地图,细细琢磨起南下的兵力部署。 黄之栋则从身上拿出各部这几日从叛军和来往灾民的那搜集到的情况汇总介绍起情况。 “南部还有一股立了国号的乱民,我们此行南下的目的重点就是他们,我军应当迅速南下,寻找敌人主力,与之决战,如果敌人化整为零,我军剿灭的难度就会加大。其余的皆是自立的一些官员和小股叛军,不足为虑,大军一到他们就会再举起高丽国旗。”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南部灾民太多,我军南下后需要赈济,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官员配合,而那些反复无常的官员极有可能趁机中饱私囊,那样灾民就很难得到安抚,也有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南部那些人肯定是不能用,实在不行就从帝国再调人,必须一次性稳住局面,不能再起波澜。”朱孝铭可不希望好不容易将叛乱压下去后再因为那些贪官弄得一团糟。 “那此事可要趁早,依着内阁的效率,恐怕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黄之栋对内阁的效率实在不敢恭维。 朱孝铭示意他不用担心,“有了前边的例子,这件事应该很快,你现在就拟定报告,我明日回汉城。” 两人正谈论着,一个侍卫进来通报,“外面有个张先生求见。” 朱孝铭一下子跳起来道:“快请!”说着便向外急走。 “张先生,大驾光临,蓬荜生辉....”朱孝铭的话还没有说完。 张巨芝便行了一礼道:“殿下,如此虚伪的话我们还是不要说得好!” 嗯!很直接,也很有脾气。 朱孝铭硬生生将后边的四字词语给憋住了。 “张先生,您是如何想到来高丽的?”朱孝铭将张巨芝让进大帐。 张巨芝环顾四周,大帐之中除了一堆地图,就没有多少东西。 “听闻高丽内乱,我便想来看看情况,顺便寻找一下原因。听闻殿下在这里带兵,我便赶来了。” 朱孝铭点点头,赞道:“先生真可谓行万里路。” “看来高丽的局面确实太过糜烂,整个王国的军队居然全部陷入混乱,甚至还有李瑾成这样直接举旗反叛的。”张巨芝也算是见着稀奇事了。 “唉!不然也不至于帝国要派军出征,如果开始的时候帝国不介入,恐怕现在已经是李瑾成的天下了。到时候帝国不承认也不行,总不能派大军来帮着李熙那个王八蛋复国吧!”朱孝铭一开始也没有料到高丽能成这样子。 张巨芝在汉城的几天,一直在议事委员会里待着,所以接触了许多秘闻,要让他对高丽的局势有了更深的了解。 “高丽整个政府系统都坏掉了,遇事没有人出来稳定大家,全都想着自己的利益,全然不想闹起来大家都好处。我看这一次从帝国将学生调来就很不错,让他们代替高丽的那些尸位素餐之人也是极好的。最起码能做到公正公平。”张巨芝对这个政策很满意。 没有人不喜欢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先生,您是否有意也在高丽担任一段时间的职务”朱孝铭忽然有一个想法。 张巨芝没有想到朱孝铭会有这个提议。 “先生,您读了那么多的书,又走过那么多的路,这一身抱负总不能如此浪费了吧!”朱孝铭看着没有反应过来的张巨芝继续说道,“难不成只是给那些报纸写写评论吗?” 张巨芝给报社写稿的事情还是林群风告诉朱孝铭的。 这一点是朱孝铭之前不清楚的,甚至林群风早些时候也不知道。 张巨芝对于从政倒是没有多少反感,只是觉得自己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够。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邀请,也是有些心动,“学会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听上去虽然很俗气,但在帝国民众之间却是流传甚广。而且张巨芝心中也有雄心壮志,每每读起关于高祖皇帝的书常击桌赞叹,大丈夫当如是! “先生,帝国此刻正需要您这样的大才出世,如果都像您一样藏在民间,那帝国如何能发展?” 张巨芝点点头:“殿下,我愿试一试。” “好!我一定给先生谋个好差事。”朱孝铭大喜。 能让张巨芝出仕,以后可是自己的一大助力。 “殿下,我想先去议事委员会待上一段时间。”张巨芝说出自己的想法,想要从政就要有大局观。 “好!我明日正好去汉城,先生随我一同吧!” “哈哈哈!我可是刚来,那只能随殿下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