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若欲强国,当以烧制水泥为始
朱辰听的再次瞠目结舌。 这都多久了,史可法这家伙怎么还没缓过来啊。 朱辰还真担心因为自己的一番言论,让史可法彻底沉沦。 到时候就算有朱辰帮忙,让史可法顺利上榜。 史可法自己走不出来,变得浑浑噩噩,那朱辰可真就是做了无用功了? 不过朱辰其实内心深处更愿意相信,史可法这样能青史留名的人绝不会就此消沉,以致泯然众人。 会试作为大明最高级别的选拔考试,自然是万众瞩目。 三天考试结束,考卷全部送到了礼部进行阅卷。 这次的主考官是首辅黄立机,副考官是新任礼部侍郎钱谦益。 黄立机自然不可能亲自下场。不过黄立机早已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去找寻宋应星和史可法的考卷。 王承恩私下早就嘱咐过黄立机,说朱辰要将宋应星和史可法安排进三甲的榜单。 这让黄立机当时就惊呆了。 作为皇帝,竟然在会试这种国家大典中搞暗箱cao作。 这还真是够骇人听闻的。 这要是传出去,估计能让朱辰瞬间就遗臭万年,成为千古笑柄。 黄立机这个cao刀手自然也跑不了。 如果黄立机稍微有点节cao,估计都不会答应。 可是黄立机这位首辅要真有节cao,当年也不会为了当上首辅,投靠魏忠贤了。 会试考生的试卷是糊名的,但是作为主考官,黄立机还是有办法知道姓名的。 可是看了宋应星和史可法的试卷,黄立机却是两眼呆滞,几乎抓瞎。 因为按照正常的评判标准,这两个人明显没有考中的可能。 八股文发展到现在,每段要怎么写,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固定的格式。 所以内容写什么其实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内容通顺,字体优美,用词考究严谨,还要引经据典,暗合圣人之意。还有就是描述要写的花团锦簇,中正祥和。 这几点,宋应星和史可法明显都没达到。 宋应星的文章写的朴实无华,勉强还算条理清楚。黄立机捏着鼻子也就认了。 可是史可法这答卷就有点过分了。 字迹明显有些凌乱,最重要的是内容前言不搭后语,而且似乎对朝廷还颇有微词。 这要严重点,都可以说是大逆不道了。 黄立机有心将史可法直接黜落,可是想想这是朱辰特意指定的人,黄立机还真没那个胆量。 最终黄立机还是将史可法的名字填了上去,不过却放在了三甲的最后一名。 黄立机此时只能暗自庆幸朱辰只是嘱咐将两人列入三甲榜单,不然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都说不定。 这要搞出什么科举舞弊案,到时候朱辰都保不住黄立机。 放榜当天,榜单前人头攒动。 对很多应试举子来说,这可是鲤鱼跃龙门,改变人生的机会。 不过科举考试每四年一次,每次只录取不到四百人。 这注定会有人欢喜有人哭。 “宋应星竟然中了。” 和宋应星相熟的举子顿时一脸呆滞。 自从年前,宋应星见过那个什么朱公子之后,就和魔怔了一般。根本都不碰四书五经。整天捧着一本梦溪笔谈瞎捉摸,后来更是发疯到跑到西山去烧石头了。 从考场出来,其他人都去应酬放松,结果宋应星又跑回西山烧石头去了。 也不知道那石头里是不是真能烧出宝贝来。 “不会吧,史可法也中了。” 史可法的名字赫然就在三甲榜单的最后一名。 可是就算是最后一名,那也是中了。 这让很多没上榜的举子顿时怅然若失。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京城最出名的两个考生就是宋应星和史可法。 他们两个已经被认定为自甘堕落的典型。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两人竟然双双上榜。 “无耻,肯定是为了掩人耳目,咋们都上当了。” 这时候自然没人会联想到时是有人给宋应星和史可法开了后门。 很多人下意识想到的就是,宋应星和史可法是故意装傻充愣,蒙骗大家。背地里肯定是头悬梁锥刺股,勤奋学习。 至于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也就没人去理会了。 很多人如此义愤填膺,也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可以去相信的理由,好安慰自己因落榜而受伤的心灵。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得心灵都如此脆弱。 有些和宋应星或者史可法相熟的考生,则是一溜烟跑去报信。 会试一旦录取,就算名次再差,也能捞到官做。 最不抵也是外放当个县令,这从此可就是朝廷命官。 这时候还不赶紧去拉拉关系,更待何时。 自从放榜那一刻起,整个京城就上演着一幕幕悲喜剧。 “什么?我中了?” 听到消息,不管是宋应星还是史可法,都是一脸的惊讶。 尤其是史可法。 “宋兄,不要开玩笑了。不是还没开考吗?” 被称作宋兄的也是本届应考的举子,听到史可法的话顿时就懵了。 这都放榜了,史可法竟然还以为没开始考试。 看来这不是装傻,这是真傻了啊。 这样的傻子竟然也能考中,真是天理难容啊。为什么自己就没这么好的命? 在史可法的屋子中,其他几个没考中的举子也是一脸悲愤。 看到这几人失魂落魄的离开,史可法还是一脸的懵。 难道真的已经考完了,为什么自己一点印象都没有。 宋应星倒是没有如此迷糊。 听到消息的时候,宋应星手里还捧着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 哎吆一声。 宋应星手中捧着的石头直接滑落,砸在了宋应星的脚尖上。 疼的宋应星就是一个激灵。 自从万历四十三年开始参加会试,到如今已经考了四次了。 宋应星也从一个不到三十岁的毛头小伙子变成了四十多岁的大叔。 宋应星一时间悲喜交加,眼泪扑簌簌的直往下流。 几天前,宋应星被人强行带回去参加考试。 当踏进考场的时候,宋应星其实还是有些没缓过神来。 当时的宋应星其实心里非常担忧。 这最近一个多月都没碰过四书五经,能考好吗? 可是等到考完,宋应星就又将这一切担忧抛到了九霄云外。重新跑回西山验证水泥的配方。 “宋兄,就不要再故弄玄虚了。赶紧跟我们回去,明天还要去参加殿试呢。” 第二天一大早,三百多名被录取的举子浩浩荡荡的踏入了皇宫。 对大多数举子来说,这可能是他们今生唯一一次能踏足皇宫,面见皇帝的机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踏入大殿,三百多名举子齐刷刷的跪了下去进行参拜。 朱辰直接站了起来。 “今日之后,诸位将会成为朝廷官员,自当肩负江山社稷安危和黎民百姓的福祉,望诸位能持正己身,不负朕对你们的厚望。” “谨遵皇上训诫,但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百多名举子齐刷刷的回应道。 这都只不过是套话,听听就好。 宋应星和史可法听着声音有些耳熟,两人几乎不约而同的向上瞥了一眼。 “啊。” 史可法几乎惊呼出声。 宋应星虽然反应没史可法那么大,但是也是惊的瞪大了眼睛。 两人做梦也没想到,之前约见他们的朱辰竟然就是当今皇上。 这让两人心中顿时翻起了一片惊涛骇浪。 尤其是史可法。 回想起朱辰之前的话,史可法的心中顿时更加的仓皇。 魏忠贤现在依然高居庙堂,自己的老师左光斗的冤屈一直得不到平反。 史可法一直安慰自己,是皇上受了jian臣蒙蔽。 虽然这个理由其实史可法自己也不相信。 再加上最近接受的一些知识,和史可法之前的所学完全矛盾,让史可法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可是如果朱辰就是皇上。 史可法忽然回想起了那天朱辰所说的话。看来皇上不是不知道魏忠贤是jian臣,也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老师史可法是忠臣。可是朱辰还是选择重用魏忠贤。 这让史可法的心中一时间更加迷茫。 此时,史可法的心中还有惶恐。 因为那天,史可法还当着朱辰的面讽刺过当今皇上。这要是朱辰想要问罪,那史可法搞不好就是一个妄议君父的罪名。 朱辰没有理会史可法和宋应星的反应。 “今天的考题是何以强国。” 说完,朱辰直接坐回了位子,不再说话。 顿时整个大殿上安静的几乎落针可闻。 一般殿试只考策问,不涉及四书五经。其实就是让举子自由发挥。 朱辰这考题出的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因为太大了,能写的很多,但是想要做到有的放矢,这些举子的阅历和见识明显不够。 一般这种考题,也不会指望这些没什么历练的举子真能提出什么治国方略。 反正就是能怎么吹就怎么吹。 这本就是大明读书人所擅长的,也不怕没什么可写。 史可法正在奋笔疾书,忽然听到有脚步声到了自己身后。 史可法悄悄向后瞥了一眼,刚好看到朱辰那似笑非笑的眼神。 这让史可法的笔尖就是一顿。直接在试卷上留下了一点墨迹。 史可法的脸色此时有些煞白,心跳也莫名加速了不少。 此时的史可法还想再挣扎一次。 借着这次殿试的机会,史可法还是提出了自己之前的主张。 这些主张其实也不算是史可法自己的,而是以前跟着左光斗时,左光斗所教授的,也就是东林党一直以来的主张。 其实说白了也不复杂,那就是劝诫皇帝亲贤者,远小人,持正己身。 朱辰看的是失望不已。 “史可法,看来你是一心只想当个啦啦队员啊。” 朱辰这略带讽刺的话史可法没听懂,但是这并不妨碍史可法猜到意思。 史可法的脸色一瞬间更加的惨白了。 朱辰摇了摇头,如果史可法想要继续当个榆木脑袋,朱辰也不打算再浪费时间了。 一直以来,朱辰对古代的那些大臣就搞不明白。 好像只要将皇帝给教导成了圣人,那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了一样。 至于他们自己,好像怎么做都无所谓。 朱辰直接迈步走到了宋应星的身边,只是扫了一眼,朱辰就噗嗤一声差点笑了出来。 “若欲强国,当以烧制水泥为始。” 这是宋应星写在纸上的第一句话,还真是够朴实无华的。 宋应星一时间也脸色羞的有些微红。 朱辰拍了拍宋应星的肩膀,什么都没说,径直走开。 其他人的文章,朱辰只是略微扫了几眼,有好几个举子的文章朱辰竟然没看懂。 每个字朱辰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到底写的什么,朱辰就完全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