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这粮草还能送到锦州城吗?
对于王琦的抗命不遵,赵率教气的差点吐血。 可是赵率教却没任何的办法。 因为王琦的理由绝对是冠冕堂皇。 丢弃辎重,全速赶往锦州,这可是督师王之臣亲自下的军令。 这事就算是闹到御前,也没人会说王琦有错。 难道朱辰和朝中那些大佬还能说王琦遵守军令是错的。 就算要追究,也是去追究下错军令的人。 等到王琦带着自己的部下离开,赵率教看着堆满了辽东湾的辎重是欲哭无泪。 现在赵率教身边也就只有一百多亲兵,想要搬运这么多粮草,估计半年都搬不完。 赵率教回头看了一眼大海中的水师战船。 这次王之臣带领山海关的大军赶赴锦州,征调的正是登州水军。 为了运送十几万明军和粮草,登州水军参将林国祚麾下的三百多条战船几乎是全部出动。 此时在辽东湾海域,到处都是大明水军的战船。 这些战船上的水军士卒加起来也还有五六千人。 不过赵率教就是再虎,也不敢让这些水军弃船上岸,去帮着搬运粮草。 要知道驾船可是个技术活。 这些人要是全死了,那登州水军几乎就算是残了。 这个责任赵率教可负不起。 就在赵率教左右为难的时候,满桂派的人终于赶到了辽东湾。 赵率教最后的一丝侥幸也彻底被击碎。 虽然赵率教和满桂很是不对付,双方互相看不顺眼。 可是赵率教却不能否认满桂的判断。 赵率教眼前一黑。 之前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也瞬间融会贯通。 鞑子在塔山失利,却不肯退去。那肯定是另有图谋。 甚至赵率教都猜到,在济尔哈朗身后不远处,肯定有更多的鞑子。 疯子啊。 赵率教知道,是自己的眼界不够,过于心存侥幸了。 皇太极竟然在宁远城还没陷落的时候,就果断分兵,想要一口吞下整个辽东。 这份胆识和气魄正是赵率教没有的。 到了现在这个局面,赵率教知道,锦州陷落都只能算是小事。 关键是山海关的明军一旦被鞑子聚歼,到时候鞑子长驱直入,就可以直接打到京城了。那可就真的是天塌下来了。 大明朝自从土木部之变后,还从没被敌人打到过京城城下。 就算是京城不陷落,那也必然是惊天动地,四海震动。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王之臣肯定是跑不了。 他赵率教也必然是难逃此劫。 赵率教忽然感觉前途一片黯淡,都想要直接挥刀自尽了。 赵率教知道,就算有充足的人数,想要将粮草运抵锦州都是千难万难。更何况自己身边还没人数。一时间,赵率教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而此时还待在战船上的林国祚也是一头雾水。 他可是眼睁睁看着十几万明军从辽东湾开拔离去。 可是这粮草辎重却被留了下来。这到底是在闹什么? 现在林国祚麾下的站船上还有十几船的粮草军械没有搬下去。这也是林国祚没办法离开的主要原因。 要不然林国祚早就率领船队离开了。 虽然林国祚隶属辽东督师王之臣的麾下。 可是这次的战役,林国祚也就只能充当搬运粮草和运兵的责任。 不管是锦州城,还是宁远城,都距离海边有一百多里地。 林国祚也是鞭长莫及。 “来人,去岸上问问。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粮草辎重还没卸完,可是岸上却没几个人了,林国祚也搞不清楚现在是什么情况。 就在此时,有手下直接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将军,在我们后方出现了一条战船。” “战船?” 林国祚疑惑的回头看了一眼。 那条战船此时已经距离林国祚的水师距离不远,但是还没有任何要停下的迹象。 这让林国祚顿时皱起了眉头。 虽然此时不是统兵作战,对方也只有一条船。但是林国祚也不敢大意。 “来人,将这条船给我截下来,将主事的人给我带过来。” 这条战船上的正是打算在辽东湾看一眼就走的高起潜。 高起潜作为朱辰身边的人,自然不认为自己到军中看一眼有什么问题。 可是让高起潜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因此被抓了起来。 而且因为这次高起潜是秘密前往东江,所以并没有穿太监服。 所以当高起潜被带走的时候。 高起潜实在是有些懵。 随即高起潜就是破口大骂。 “你们这群混账东西,你们知道咋家是谁吗?快放开我。” 可是任凭高起潜如何怒吼大骂。那些水军士卒都是不为所动。 等到了林国祚的面前。 高起潜的怒火直接转移到了林国祚的身上。 “你这狗东西,竟然连咋家都敢抓,你是不是活腻歪了?” 自从朱辰登基之后,高起潜不管到哪里都是被人给捧着。也就是去请孙传庭的时候,低声下气了一些。 在其他人面前,高起潜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啊。 “咋家?” 林国祚顿时一个激灵。 手下的士卒不清楚这自称意味着什么,但是武进士出身的林国祚哪里会不知道。 林国祚一时间都有些慌了神。 一般的太监,可能连出个宫门都难。那些能跑到京城外面乱逛的,肯定没一个好相与的。 此时距离魏忠贤失势还不到半年。 太监的威慑力还是相当强大的。 而且这种事情就算是认错也不能得罪啊。 “不知是哪位公公大驾光临,末将有失远迎。不知公公屈尊到此有何贵干。” 林国祚也是想探探高起潜的底细。 路过和专门来此公干,那意义可就完全不同了。 高起潜没有理会林国祚,而是直接开口问道:“王之臣和刘应坤人呢?让他们来见我。” 自从上次王之臣和刘应坤坑了卢九德之后。 朱辰身边的几个太监对王之臣和刘应坤都没了什么好印象。 高起潜本来打算只远远看一眼就走,就是为了避免和王之臣与刘应坤照面。 万一自己也被坑了怎么办? 可是让高起潜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被捉拿了过来。 那就没什么好避讳的了。 高起潜打算趁机敲打一下王之臣和刘应坤,好给卢九德出出气。 也让这些旧臣长长记性,不是什么人都能得罪的。 虽然辽东监军太监刘应坤地位不低。但是作为太监,地位都是皇帝给的。 刘应坤在高起潜的面前根本没任何优势可言。 或许因为高起潜一句话,刘应坤就只能被发配到凤阳去守陵了。 至于王之臣,一个将死之人而已。高起潜在出发之前就知道,朱辰是恨不得将王之臣给碎尸万段。 这样恶了皇帝的外臣,高起潜还有什么好忌惮的。 所以高起潜没有丝毫的敬意,直接直呼其名。 可是这声音落在林国祚的耳中,却让林国祚有些慌了。 一个敢直呼督师王之臣和监军刘应坤姓名的人意味着什么,林国祚就算是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反正这肯定不是林国祚能得罪的。 “禀公公,王督师已经去了锦州。刘监军还在山海关。” 已经去了锦州? 高起潜朝着岸上瞥了一眼。确实发现岸上已经没什么人了。可是那堆积如山的是什么? 就在高起潜想要发问的时候。 赵率教匆匆的赶了过来。 林国祚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到赵率教开口说道:“林参将,督师已经让各部轻装赶往了锦州。可是这粮草却无人搬运,锦州现存的粮草根本无法供应这么多的大军,不知道你有什么办法吗?” 赵率教是总兵,本来职位就比林国祚高。 而且赵率教还是王之臣的心腹,所以一上船就直接开口,并没有拐弯抹角。 赵率教话音刚落。 就听到边上传来一个声音。 “王之臣是疯了吗?他是想将十几万大军饿死在锦州吗?” 高起潜的话可没半点掩饰。 这让赵率教都有些愕然了。 虽然高起潜说的是实话。但是王之臣现在还是辽东督师。这样直指其错,胆子也太大了吧。 而且这话要是传出去,那可是会动摇军心的。 林国祚吓的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这样大佬级别的对话,自己还是少参与为好。 不管是哪边,都能轻易碾死林国祚这种级别的武将。林国祚可不想自己找死。 “你是什么人?敢如此胡说八道?” 赵率教没让人直接将高起潜推出去砍了,已经算是很克制了。 “王之臣是个十足的蠢货,只因私心作祟,就让辽东十几万将士无故陷入险地。咋家这话说错了吗?” 高起潜可没任何的客气。 而且这话本就是朱辰说的,高起潜也不怕落人话柄。 咋家? 赵率教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这句话的重点。 赵率教瞪了林国祚一眼。这来了个猛人,怎么都不说一声。 林国祚此时也是无比的委屈。 他到现在都不知道高起潜到底是谁,怎么提醒。 “不知道公公大驾光临,末将赵率教惶恐。” 高起潜笑了笑。 “你就是赵率教啊?咋家听过你。这王之臣胡来的时候,你怎么都不知道劝一劝?” 赵率教吓的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公公明鉴,督师执意进军锦州。末将劝不住啊。” 赵率教在知道高起潜身份的时候,就知道王之臣完了。 王之臣是辽东督师,地位非常的尊崇。 就算是皇帝,也会在说话的时候给王之臣一些脸面。 可是高起潜此时如此的不客气。 那其实也就代表着朝廷对王之臣失去了起码的客气。 刚才高起潜的话,其实就是在给赵率教一个台阶下。 赵率教劝不住,那这责任就全在王之臣身上了。 “公公,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此时赵率教是完全没了办法。这事只能请高起潜来拿主意。 就算赵率教强逼着林国祚带着登州水军帮着运粮,林国祚也未必会奉命啊。 愿原因自然和之前王琦差不多。 林国祚的上司是王之臣,并不是他赵率教。 “赵将军,林将军,你们觉得这粮草还能送到锦州城吗?” 高起潜的话让赵率教和林国祚一时间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