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要是敌人,那就要出大事了
祖大寿的亲兵替祖大寿挡下了这必死的一刀。 可是这名亲兵却是被血瞬间就染红了全身,眼看不活了。 不过祖大寿已经来不及伤心了。 在刚才决定断后的那一刻,祖大寿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祖大寿直接翻身上马,将断手的鞑子一脚踹下了马。 阿巴泰忽然全身一个激灵。 直到此时阿巴泰才忽然发现,自己竟然是只带着十几个人来追祖大寿。 阿巴泰虽然征战沙场多年,但是作为努尔哈赤的幼子,又是皇太极的亲弟弟,所谓的领军,根本不会出现冲杀在前的情况。 不过阿巴泰并不是庸才,也算是弓马娴熟。 只不过那都是私下演武的功夫,并没有在沙场真正厮杀过。 此时看到祖大寿如此悍勇。 阿巴泰一时间心里有些慌了。 “快,给我杀了他。” 阿巴泰只能故作镇静,指挥手下的士卒上前拦截。 祖大寿虽然悍勇,但是和曹文诏比起来就差远了。三个鞑子同时上前,祖大寿就已经疲于应付了。更别说腾出手去对付阿巴泰了。 至于祖大寿手下的亲兵,则是被其他鞑子给拦住了。 这些亲兵连支援祖大寿都做不到,更别说其他的了。 阿巴泰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祖将军,还是别做无谓的挣扎了。人死可不会再复生了,到时候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阿巴泰好整以暇的出言相劝。 可就在阿巴泰刚说完,却猛然从边上传来了脚步声,而且人数还不少,至少有一两千人。 阿巴泰和祖大寿同时都愣住了。 两人都以为是对方埋伏的人手。 祖大寿是知道,从宁远突围的时候,那些士卒就已经惶惶如惊弓之鸟。就算能跟上,也不会有这么多人。 至于阿巴泰,则是知道自己这次只带了五千左右的骑兵,根本不可能有步卒出现在这里。 阿巴泰和祖大寿被团团围住。 这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 “在下东江毛文龙,敢问前面是哪位?” “毛文龙?” “毛文龙!” 祖大寿和阿巴泰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一个是惊讶,一个则是骇然。 还没等祖大寿反应过来,阿巴泰直接猛的抽了自己的战马一鞭子,直接向前冲了出去。 阿巴泰这时候只想着赶紧逃走。 阿巴泰此时只带着十几个人,碰上毛文龙,阿巴泰哪里还有活路。 不同于祖大寿等人对毛文龙基本不了解。 阿巴泰可是知道毛文龙的威名。 这些年,毛文龙虽然没发动过什么大战。但是凭借神出鬼没的战术,再加上三寸不烂之舌。搞的后金上下是人心惶惶。 就算待在家里,都感觉是危机四伏。 最绝望的时候,努尔哈赤甚至都不想要明朝俘虏了。想要全部驱逐或者杀死。 最后还是皇太极几人苦劝,这才让努尔哈赤暂时放下了屠刀。 但是毛文龙的大名在整个后金都是威名赫赫。甚至远超大名在辽东的众多名臣。比如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人。 阿巴泰几乎是听着毛文龙的威名长大的。 阿巴泰可以蔑视辽东的任何明军,但是却绝对不敢蔑视毛文龙。 尤其是在阿巴泰身边没几个人的时候。 后金上下可都知道,毛文龙这人实在是太阴险了。 和毛文龙作战的时候,必须长着十个眼睛,十个耳朵才行。 也就是说随时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然就要吃大亏。 阿巴泰现在只后悔刚才急于立功,想要抓祖大寿。结果却没想到,毛文龙竟然在外围亲自接应。 早知道,阿巴泰就不应该贪功。 大不了回去被皇太极骂几句,就算被夺了差事,暂时闲居在家,也比现在要好的多。 阿巴泰忽然感觉身子一空,整个人都飞了起来。 而阿巴泰的战马则是一头栽倒在地。 在战马的身下,则是一条横着的绊马索。 阿巴泰心中一阵凄凉。这个结果对阿巴泰来说似乎也不算意外。 之前阿巴泰转身逃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想到了。 只不过阿巴泰不想坐以待毙,这才打算试试。 在阿巴泰之后,其他十几个鞑子也纷纷被拿下。一时间看的祖大寿是目瞪口呆。 之前卢九德来宁远的时候,祖大寿带着一百多个亲兵,也曾围攻过十几个鞑子。 可是最终却只杀了两个,让大部分鞑子还是跑了。 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才取得那样的战果。虽然当时祖大寿主要是想要去找卢九德,无心恋战。但是这份战绩,祖大寿当时还是很引以为傲的。 可是没想到,今天祖大寿却是亲眼看到东江士卒如此干净利落的就解决了十几个鞑子。甚至还活捉了皇太极的亲弟弟阿巴泰。 虽然这里面也同样有各种侥幸因素。 但是这份战功却是不可抹杀。 想到这些年对东江的不以为然和各种打压。祖大寿一时间觉得分外羞愧。 祖大寿拱了拱手。 “多谢毛总兵援手。” 祖大寿此时的感觉绝对是真心实意。 毛文龙的东江镇虽然隶属于辽东督师麾下。但是这些年,辽东给东江提供的粮草和军械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甚至祖大寿自己也曾刁难和上书弹劾过毛文龙。 想起这些,祖大寿感觉分外的羞愧。 “祖总兵客气了,大家都是同僚,这都是我东江的职责所在。” 两人寒暄了几句。 祖大寿直接拱了拱手。 “毛总兵,宁远参将王绍打开了北门,已经引鞑子入城。还请毛总兵能对逃出宁远的将士施以援手。” 暂时摆脱了危机。 祖大寿知道自己如此请求有些过分。 毕竟黑灯瞎火的,鞑子十几万大军正在肆意屠杀。 这时候不管是谁冲上去,都讨不了好。 不过祖大寿也是没办法。这时候不请求帮助,那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普通士卒去死。 之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各自跑路。 毛文龙点点头。 “祖总兵放心,我已经派出手下去救援了。不过要是碰到大队鞑子,恕在下无能为力。” 毛文龙确实派出了人,但是也就是凭借夜色,能救几个是几个。 碰上落单的鞑子,也肯定会下手。 不过毛文龙肯定不会去硬碰硬。 祖大寿并不是不知好歹的人,此时也只能拱了拱手。 “不管如何,我都替宁远上下谢过毛总兵救命之恩。” 祖大寿既然已经和毛文龙汇合,自然没有分开走的道理。 而且祖大寿也想要亲自去救麾下的士卒。 总不能求毛文龙办事,自己却在边上袖手旁观吧。 于是毛文龙只能分出一百多人,带着阿巴泰和缴获的几匹战马先行撤离。 祖大寿刚才抢过来的马也交了出去,和毛文龙一起步行。 这一晚上,祖大寿也是亲眼见识了东江士卒的本事。 那真的是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别看毛文龙带着有一两千人,但是行动起来却是悄无声息。 碰到大队鞑子,毛文龙直接就掩藏行迹。 碰到鞑子有落单的,毛文龙也毫不留情。就一会的功夫,又抓了七八个鞑子士卒。 至于碰到的明军,毛文龙也是全都接纳。 这一晚上下来,也找到了一百多个逃出来的明军士卒。 看着天边已经发白。 毛文龙看了一眼宁远的方向。 虽然那边还有动静,但是毛文龙知道,自己是无能为力了。 现在的东江兵马,武器装备低劣,又没有战马。和鞑子大军硬碰硬,到时候能活下来多少都不好说了。 “祖总兵,在下已经尽力了。我们该走了。” 祖大寿叹了口气,知道确实该走了。 不然等到天亮了,被鞑子发现了踪迹,这么多人连一匹马都没有,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趁着天还没亮,毛文龙带着人急行军一口气又走出了十多里地。 到了这里,毛文龙回头看了一眼,没发现鞑子跟上来,顿时是松了一口气。 “祖总兵,咋们就在这里休息吧。等晚上再说。” 祖大寿看了一眼四周,却是眉头紧皱。 这虽然距离宁远已经有三十多里地了。但是鞑子基本都是骑兵。只要将哨骑稍微放远一点,这里根本逃不过鞑子的眼睛。 毛文龙这边一千多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一旦被鞑子发现,那绝对是死路一条。 祖大寿很想劝说毛文龙再逃的远一点。不过临开口,祖大寿却直接闭上了嘴。 因为祖大寿忽然想起来,这段时间,一到白天,鞑子其实都有在四周搜索毛文龙的踪迹。 但是毛文龙天天在城外sao扰,也没见出什么事。 祖大寿又不是傻子,知道毛文龙肯定是有什么独特的办法。 毛文龙将众人带到了一个斜坡的背阴处。 这里虽然是斜坡,但是其实并不高。如果是骑马经过,可能觉得就和平底查不了多少。 毛文龙身边的一个士卒连忙上前,轻轻的在地上敲了敲。 在祖大寿目瞪口呆的注视中,地面的草皮忽然动了动,然后向边上挪开了一些,从底下露出了一个洞口。 “祖总兵,请。” 毛文龙伸了伸手,示意了一下。 祖大寿一时间有些愕然,甚至没反应过来毛文龙是想要自己做什么。 “承禄,你先进去看下,别产生误会。” 毛文龙见祖大寿没有反应,直接吩咐了一下自己的侄子毛承禄。 “遵令。” 毛承禄此时年纪还不大,只有十六七岁,但是还算机灵,连忙拱了拱手,从洞口钻了进去。 此时祖大寿才明白这洞口是做什么的。 毛文龙竟然在这里挖了洞,白天就藏在这里。 作为宁远的守将,毛文龙什么时候在这里搞了这么大的工程,祖大寿竟然是丝毫不知情。 这要是敌人,那就要出大事了。 如果是宁远被攻破前,祖大寿宁远继续往前也绝不会钻洞。 这洞口如此狭小,和狗洞没什么区别。祖大寿可不想如此丢脸。 可是现在祖大寿作为败军之将,也没了任何的威风和骄傲。 祖大寿直接弯腰跟在了毛承禄身后。 这个洞口不大,只能猫着腰往前走,一直走了十几米,这才豁然开朗。 让祖大寿惊讶的是,这下面竟然是别有洞天,面积还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