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个三旬老汉的前尘往事(中)
纸条的内容很简单。 “我走了,别找我,你找也找不到,就当从来也没见过!孩子就交给你了!” 而一手抱着娃,一手看着纸条的刘宝强也傻了。 毕竟这太突然了。当时的他知道,女工跟着他。的确是有些委屈了。 所以他也准备用自己的努力去抹平女工的委屈。 本来他已经计划好了。等孩子再大点。女工的身子在恢复的好点。 他就下定决心,哪怕是到县里面去找份下死力气的活。也要把他这个小家庭经营好。 可这还没来得及经营呢。他这个小家好像就这么散了。 当然了。刘宝强不是没有想过去把女工找回来。 但问题是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去找。 当初因为两人速度太快。再加上他又没见过家长,更没去过女工的家里,压根连地址都不知道。 所以根本就无从下手。 更何况他去了之后,女工就会和他回来吗?不回来了又怎么办? 而且说句有点羞耻的话。他打工本来就没几个月。回来之后又是结婚又是生娃的。兜里现在连个路费都掏不出来。 再加上现在他可是一娃在手…。 俗话说有奶便是娘,可娃的下一顿奶在哪里他都不知道。哪可能走得开? 于是就这么拖着。 好在当时他爹妈的身体还不错。能帮他照应着。小妹也能搭把手,他才能抽出空来。去打打短工。给孩子挣点奶钱。 但毕竟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牛奶羊奶哪怕是“砸锅卖铁”弄来的奶粉都试了。但他家孩子就是不认这一口。 当听着自己娃把自己饿的是哇哇大哭时。 也是把刘宝强的心听的是哇哇稀碎。 虽说之后用各种米粥糊糊把孩子的嘴给糊弄住了。 但毕竟不足的太多,也导致了孩子的身体一直是处于体弱多病的状态。 几乎是三天一小病,5天就得送诊所。 伤风感冒就想是亲朋好友一般。那个不离不弃啊。 这就让刘宝强更不敢随便离开。 家里情况不好,孩子体弱多病。 只打短工,自然没有办法维持日常的开销。 所以刘宝强也被逼的成了个“弄潮儿”。 他是在东山运过煤?西山贩过梨。 但凡是能依靠体力活干的事情,他差不多都干过。 可也不知道是不是倒了运。遇到了不该遇到的人。这次开始霉运就不断。 一个山脚下长大的孩子,只要稍微有点运气,逮个兔子章子之类的打打牙祭。还不是简简单单。 但现在别说这些牙祭了。平时出门不栽个跟头,那都算是运气好。 而人都倒霉到了这个地步了。 这份钱他还赚得到吗? 而事实上他是的确赚不到。 不仅没赚到,还赔了个底朝天。 并且还欠了不少的钱! 最后欠的他是实在不敢弄潮了…。 也就只能恢复到他当初打零工的状态。 可这种情况毕竟只是朝不保夕的状态。当然了,饿是饿不到啊。家里面毕竟还有几亩地。糊口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想在这个层次上在上一次台阶那几乎是绝对不可能。 起码是做不到孩子每次有病都能及时治疗,该吃药的时候有药吃的情况。 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他是充满了愧疚。 尤其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可能是因为早慧。也可能是知道他的不容易。 他儿子是出奇的懂事听话。 三四岁就知道问他的冷暖。 五六岁就知道帮爷爷奶奶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不太哭,不太闹,除了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在mama长mama短时愣神。生病迷糊时才敢无意识的喊几声mama。 乖巧的程度让刘宝强也认同村里人都说他在“造孽”的话…。 情况再不好,日子总得过。 但情况似乎并没有什么好转的样子。尤其是刘宝强本人似乎更倒霉了。 以前他是做啥啥不成,那也就不做了。 短工既然不稳定。那就找个稍稳定点的工作吧。 为了做到这一点。除非儿子生病时比较严重,家里有人捎话让他回去。 要不然他大多的时间都是在县城中度过的。 毕竟待久点就能多做点事,多做点事就能多赚点钱。 不过他好像有些低估了自己的霉运。 倒霉的程度似乎都能够影响到了别人了。 县里面有一家私人养鸡场。 前两年好像挣了不少,于是就扩大了经营。 并且还正式成立了养殖公司。 看样子是准备大展拳脚了。 扩大了当然就要招人了。 不过说实话,当时的养殖环境还是比较差。 大型养殖圈里味道,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得了。 所以愿意干的人并不多。 再加上工作内容可不只是气味上的问题。各种饲料玉米,成堆的成堆,成袋的成袋!这些体力工作也得这些他们上。所以就更没有人愿意做了。 不过这些刘宝强愿意。 毕竟他也没什么不愿意的资格。 只是这一份所谓的稳定工作。 刘宝强干了也不足三个月。 然后人家就莫名其妙的爆发了一场鸡瘟,倒闭了…。 当然了,这肯定不是刘宝强的原因,…起码他是这么认为的。只能说自己运气不好,鸡场倒闭的不是时候罢了? 接下来呢就只能再去努力找份工作了。 可是他的努力有用吗? 两个月汽修厂…黄了, 三个月运输公司…倒闭了。 就连普罗大众到处都是的工地搬砖。他倒是破天荒的干了半年。 但结果却是烂尾了,工资都没拿到。 可以说是不仅倒霉,而且滖…。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他依然是一贫如洗。 也把这个大好儿郎愁成了现在的苦大仇深。 可是再怎么愁,这日子还得过呀。 不过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家小妹也要出嫁了。 对方是县城边上的菜农,家境算是不错。用他们村里人的话来说就是高嫁。 不过也在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问题摆在了刘宝强的面前。 他的爷爷奶奶依然健在,高寿,一位89,一位86。这当然是好事了。 但他的老爹老妈,也都已经年过花甲。常年的劳作,该来的小病小灾也都来了。 继续照顾上面两位,或许还勉强能有余力。 可小妹出嫁后。继续照顾他们家那个体弱多病的第4代。就实在是有心无力了。 再加上之前小家伙是在距离他们村几里之外的镇上上学。 可是这里只有小学,没有初中。如果要上初中的话,就需要到邻镇去。而这个路程就不是这个小家伙当天能够返回的。当然了,除非住校。 可已他儿子的情况?住校?能让他放心吗? 当然是不放心了。 所以当时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么刘宝强回村守着那几亩地。 过着继续旱涝不保收。儿子医药钱没着落。并且一天最少得花费3四个小时接送儿子上下学的生活。 要不然就把儿子带到了县城。 他一个人独立照。并且让儿子在这里上初中。 显然刘宝强只能选择后者。 可是一个霉运加身。经常入不敷出的家伙,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吗? 刘宝强或许只敢说尽量去照顾好吧? 也幸亏他儿子的成绩从小就极好。王宝强除了rou疼地比别人多交了一笔借读费以外。很容易就找到学校入学了。 而把儿子带在身边后,似乎也给他带来了不错的运气。 当然这个运气也是有限度的。 非常稳定的工作虽然找不着, 但再也没有出现只干几个月,就把人家给干黄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