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大结局
    ,长生可否    我有一剑,长鲸不落。    我有一剑,天地同歌。    这不仅仅是亿万万人民之信念,更是天地之意志,亿万生民之自性,便是天地之自性,识神死,元神活。    你既为天地之识神,便正受此剑!    长鲸奋歌,剑鸣四野。    龙啸于天,万民托举!    腰间大明国师之印和传国玉玺,爆发无上光明,今日,履圣人之位,受人皇之权。    斩龙!    万丈光芒之下,徐阶化为白蛇原型,他狰狞而愤怒的冲击着,好似天地的一切都被他驾驭,次元时空都为其所用。    浩荡无垠,横亘宇宙洪荒!    那无边无际的黑暗当中,是一缕光,一条线,那白蛇缠绕于其上,誓要将线绞断!    有仙人于微渺当中斩出一剑。    那缠绕于无尽时空,无限宇宙,十方世界,万神之上,枕混沌而眠的巨蛇终于睁开了眼睛,那光,那剑,斩于眉印,如同瘙痒。    但长蛇却放出了仰天嘶鸣,万界震动。    南京,紫金山上。    徐阶的头颅滚落,血液渗入冰雪当中,浸于大地之下,连天地之间的灵气,都被这污血所干扰,似乎整个世界都在晃动……    张执象抬头望天,好似听见了那巨蛇的嘶鸣……    天师剑收回剑鞘。    长鲸回天眼温养,徐阶的尸体慢慢模湖消散,一切,终于结束了。    天空的羽蛇神化为人形,王绛阙陪伴在他身旁,看着那依旧飘扬的大雪,看着依旧在忙碌的南京城,依偎在他肩头。    “结束了呢。”    “倒不如说,才刚刚开始。”    “是啊,能够真正斩杀白蛇的,只有觉悟,而通往觉悟的过程是漫长的,众生在轮回中不断的修行,直到累积的义足够,人类的共业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有蓦然回首,便是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怕吗?”    张执象揽着王绛阙的肩头,将她紧紧抱着。    王绛阙微微摇头:“一千年也好,一万年也罢,有你陪着,就不会累,不会怕。”    “终有那么一天。”    “我会带着群星,带着众生,飞跃苦海,抵达彼岸。”    “完成应龙开天。”    ……    京师。    嘉靖早早换上了一身道袍,牵着年仅十三岁的长子走进了金銮殿,还未登基的太子被他按在了龙椅上,群臣呼喊着:“陛下万岁万万岁……”    这是最后一次了,于嘉靖而言。    “别的恭维,咱就不听了,唯独这个万岁,借尔等吉言。”    “张白圭!”    弱冠之年张居正出列而立,拱手抱礼,铿锵有力道:“臣在!”    嘉靖走下金殿,拍着张居正的肩膀说道:“告天下万民,张居正履内阁首辅,总领大明内外一切事物。”    “旧皇退位,新皇登基。”    “三月内迁居应天,永不理政。”    “斯内阁首辅之位,五年一届,百官推举,万民公选。”    “至此以后,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家一姓之天下。”    “且望诸位,勿失初心。”    “谨守‘天下为公,以人为本’。”    “会有长生之日,觉悟之时,再共聚首!”    言罢,嘉靖飘然出门,天空飞来成群仙鹤,脱去龙袍换青衣,与鹤同白江山雪。    嘉靖二十一年八月初八,明世宗朱厚熜,退位修玄,号——万寿帝君。    ……    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时代的开启。    张府之内张灯结彩,百官道贺,不能说百废俱兴,但一个全新的时代正要展开,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唯有此间的主人坐在内院,望着天井以及院子里的飘雪在发呆。    坐到权力巅峰的那个位置,心头有的不是什么火热,而是压力,以前再怎么,有皇上,有国师在前面顶着。    如今,时代的重压在他一人身上。    而国师还把他曾经的一生经历告知了他,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没能救下大明,反而让大明更加病入膏肓。    他拜徐阶为师,却没能斗赢自己的老师。    他作为万历的老师,却没能获得学生的信赖。    后世说他为大明续了五十年。    实际上,大明兴亡,与他并无关联,他无颜贪天之功,他只知道自己无力挽狂澜之将倾,越是明白原本的历史,张居正越是如履薄冰。    “还道你去哪了,原来躲在这里。”    海瑞提了一壶酒,找到了孤身一人看雪的张居正。    他们作为嘉靖十七年同科进士,且是头甲三名,自是有一份情谊,如今江南新定,胡宗宪还有的忙,大抵这几年是难见面了。    不同于张居正和胡宗宪的才华,海瑞知晓,如是正常科考,自己中进士都难,更遑论探花。    所以。    海瑞很理解张居正此时的心情,他将酒壶递给了张居正,说道:“过去只觉得提携玉龙为君死,陛下与我有知遇之恩,又有济天下万民之意。”    “所以,只要在职一日,便拿性命守着一日。”    “只要能押上一副尸骨,总还是能做好的。”    “因为,旁的不用去想。”    “如今陛下退位修玄去了,国师应该也会隐退,所有事情一下子压下来,又不是拼命就可以做好的,你的难处,比我难多了。”    张居正喝了一大口酒,说道:“不光是按部就班的事,是文明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未来能否通往觉悟,我们这一代人有没有做好至关重要。”    “那天国师打开天子之学,里面有三件东西。”    “第一件是一根竹管,历经万年,依旧栩栩如新,正是国师推断的先天黄钟。”    “第二件还是竹管,八尺之长,名为寻木,上有五色之丝,寻木立下,可分阴阳定太极,这是用来矫正太极图的,陈抟先生当初的后天太极图,就是依此而画。”    “第三件是一块丝绸。”    海瑞不解:“丝绸?”    张居正缓缓吐出一口气,道:“知经纬方有服章,有经纬方能编程……钱先生说,这才是计算机的源头。”    “那块丝绸上的一丝一缕,每一次的经纬走向,都是契合天地的。”    “未来外算要发展到极致,计算机要发展出智慧,那块丝绸就是一切的总纲。”    三样东西,一样确定天地的标准,一样是内算的源头,一样是外算的源头,而做出两个源头的圣人,正是伏羲的父母。    而他推陈出新,创造了先天黄钟。    《吕氏春秋》记录“伶伦定律”的故事,是黄帝安排的,可后世挖出九千年前的贾湖骨笛,证明定律的年代还要更加遥远。    先天黄钟的真正创造者,是伏羲。    集内外之大成,开天辟地,方有如今。    而我等奋百代之余烈,当收拾精神,叩问长生。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