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东宫伴读
京城有外城、内城、皇宫、紫禁城。 紫禁城为皇帝、后宫、东宫等天家人居住、办公。 又置有内阁、六科,这是真正的大明中心。 紫禁城再向外扩,便是大明宫,也就是皇宫,六部衙门便分列在紫禁城南门,即午门外左右。 此刻的午门外,身为户部郎中的赵巽直接不讲斯文,冲着赵旭拳打脚踢,骂骂咧咧,片刻便引来许多人围观,相当的热闹。 赵旭自是不肯乖乖被打,四处逃窜着,最终还是户部尚书李待问站了出来,拦住暴怒的赵巽。 “差不多就行了,还在宫里呢,堂堂户部命官,动手打人成何体统啊!”李待问严肃劝说。 “好吧。”赵巽见了,自也不好太过分。 李待问则是有些好奇的望向赵旭,一番审视,点头道:“小伙子看起来很不错的嘛,一表人才,小赵啊,你可是生了个好儿子啊。” 赵巽:“……” 他扭头过去,以手扶额,实在是没眼看。 太扎心了! 这混账东西都成什么样子了,去国子监读书大好前程,硬生生因为几句君前对问,给玩砸了! 一辈子的前程啊,没了! 没了也就罢了,这位尚书天官……还这般讥讽。 太难受。 李待问倒是笑呵呵,顺口道:“小赵啊,老夫有一孙女,尚未出阁,与这小子年龄相仿,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嗯? 赵巽突然一愣。 这是……说亲? 这李尚书,要将自己的孙女许给自己家的臭小子? 不应该啊。 方才,听这李尚书的口吻,明显是讥讽的意思,可再回头来看,难道是当真觉得自家臭小子还……凑合? “尚书大人,您玩笑呢吧?”他有些不敢相信。 “老夫几时与你玩笑过?” 李待问转而望向赵旭:“赵小子,你觉得怎样啊?老夫的孙女相貌端庄,知书达理,可是不可多得的贤内。” 咦? 赵旭来了兴趣。 听意思,眼前这老头应该就是户部尚书李待问了,其人出自广州府顺德县。 因为隆庆开关的缘故,南边,尤其是包括琼州府、香山濠镜在内的广东道等地,商业十分的发达。 若是娶了这老头的孙女,岂不是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跑去南边了? “老头,你说这事,我看行……” “你看怎地?” 却是被赵旭直接打断,跟着他望向李待问:“尚书大人,这小子已是无可救药,万不敢高攀,望您谅解。” 李待问只是笑了笑:“好,没事,什么时候这小子想好了,再与老夫说便是。” 赵巽赔笑,旋即扭头:“还不快滚?滚滚滚!” 赵旭耸肩,无奈而去。 可真是白瞎了,这么好的跑路机会,没了,哎! 也是此间,紫禁城的养心殿。 赵巽父子二人方离开,便有一道身影匆匆走了进来。 “父皇,怎样?”朱慈烺兴冲冲的问。 “怎样?不怎样!” 崇祯皇帝哼笑:“那小子,很是乖张跳脱,朕很失望啊。” 啊? 朱慈烺脸上的兴奋劲立刻消退。 不是吧? 君前对奏,如此严肃,那赵旭乖张跳脱? 不应该啊! 在他的印象中,赵老哥沉稳有序,胸蕴乾坤,是有大智慧者,怎会这样呢? “父皇,这……怕不是有什么误会吧?”他小心的问。 “什么误会啊?你的意思的朕识人不明?” “不是,不是,只是……” “没有只是。” 崇祯皇帝哼了一声:“那赵旭,竖子小儿,乃是读书人的耻辱,朕每每念及户部郎中赵巽竟有儿如此,当cao碎了心,故,朕决定要好好教训那小子一番。” 说着,微微一顿,面露几分笑容:“朕决定教他去当东宫伴读,吾儿以为如何啊?” 哈? 朱慈烺眼瞳当即放大。 东宫伴读? 那就是他这个太子的伴读哎! 岂不是说,以后每日都可时时见到赵老哥了? “儿臣,多谢父皇。”他欣喜过望。 很明显,父皇,认同了赵旭啊! 大不容易的! 要知道,在这背后可是涉及了经商的问题,是为无数读书人所不齿的。 今父皇能认同经商的赵旭,便等于是认同了那制糖作坊,认可了他们赈济流民的功绩啊! 跟着他便期待起来。 赵旭赵老哥,成为东宫伴读了啊,他这边也就没什么好兜着的了,不必再欺骗,可以将身份和盘托出。 对于隐瞒当朝太子身份一事,他是很在意的。 君子之交,同时又成了极好的朋友,总是骗人令他心底有些过意不去。 现在好了,至少,以后不用再欺骗赵老哥了。 天色渐暗,赵家小院之中。 下值回来的赵巽仍旧的愁闷不已,烦呐! 所烦的事,自然便是自家那混账东西,不务正业、学问不精也就罢了,在这人生最关键的当口,君前对奏,竟是犯下如此大错,那……整个人以后可不就要废了? 于是他又开始喝酒,等待许久,见那混账东西终于回来,立刻开口:“滚过来。” “哦。” 赵旭垂着头:“怎地了?” 赵巽横眉怒目:“你又跑去哪里鬼混了?嗯?又喝酒了?赵旭啊赵旭,你你你……你就没长心吗?不知道今日犯下多大的错吗?” 赵旭不以为然:“我哪里知道那歪脖……陛下会问什么问题,他突然提问,我有没有腹稿,怎么妥当回答?” 赵巽怔了怔。 嗯,还别说,这话……有道理。 面对未知的考教,便是他自己也未必能回答的更贴切。 只是…… “可你也不能说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啊?你可知,陛下就是因为这么一句话,对你产生了恶感?” “哈?竟是这般,哎呀,我怎能如此愚蠢……” 赵旭当即捶胸顿足的样子,很是懊悔。 赵巽见这混账东西终于反省过来几分,深吸了一口气,无奈接受现实。 事情都已经发生了,也就没有后悔药了。 “不过,父亲,我有些不懂,您的上官李大人都要将他孙女许配给我了,您为何会回绝啊?”赵旭问。 “你懂个屁……” 赵巽突然骂道:“叫你好好读书,你不务正业,难道你还不懂门当户对的道理吗?人家户部尚书,二品大员,你是什么?若是有些才学也就罢了,日后说不得还有机会入朝为官,可现在呢?你什么都不是,好不容易有这么一次翻身的机会,被你三言两句给丢了,以你现在窝囊的样子,若娶了李家小姐,会被人欺负死!” 哦。 赵旭有些无语。 原来是这么回事。 门当户对啊! 在这大明,也确实是这样子的。 人家爷爷是二品大员,六部九卿之一,而他老爹,才区区五品官,差距稍微大了些。 “滚去睡觉吧!”赵巽不耐烦的说了嘴。 赵旭应了声,便准备离开。 然,就在此时,外面有敲门声响起,忠叔过去开门,见了来人,暗自一震,忙是请入院落中。 赵巽见了来人,也是瞬间醒了酒,忙上前迎:“王公公……” “深夜来访,多有打扰,赵大人多多见谅啊。”太监王之心笑道。 “您客气,快请坐。” “不必坐了,咱家过来有旨意的。” 说着,王之心看向的不远处:“赵旭,赵公子,还不快快接旨。” 嗯? 圣旨是给自家儿子的? 本准备好接旨的赵巽侧目。 不是吧? 赵旭也是讶异,莫名走上前见礼。 “陛下口谕,兹有秀才赵旭,学问不精,行径顽劣,朕听闻之,是痛心疾首,然,户部郎中赵巽赈济流民功劳甚大,理当赏之,自即日起,荫其子秀才赵旭入宫陪太子读书,是为东宫伴读,赵旭其人,朕希望你能痛改前非,好生读书,嗯,就这样,钦此。” 刺耳的公鸭嗓响彻小院。 赵旭和赵巽相视一眼,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