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全民大动员
胡贤把流民集中起来,让护村队扯上一根绳子,先让60岁以上的老人站到绳子这边,流民里走出来了三个老人,都是男的。胡贤又让这三人的家人站过来,好家伙一下子走过来了50多人,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侄子、侄媳妇、还有孙子外孙都过来了,胡贤让他们收拾东西去村里找刘皇叔,让刘皇叔安排住的地方。又让带着15岁以下孩子的家庭过来,这下子人多了,几十个家庭一下子涌了过来。见护村队上前一步都抽出刀来了,便吓得又都停在那儿,胡贤确认了一个家庭便让一家人去村里找刘皇叔安排住宿。等着孩子们和他们家人都安排进了村,又让有一技之长的站过来,不管是当过兵的还是读书认字的、会木工的还是会点什么的,只要会一门手艺就行,这样又有十多个家庭安排进了村子。 胡贤看了看还有300多人大多是青壮,便让他们继续挖河、垒墙、砍树。护村队交给了刘忠、胡车儿,有他们领着巡逻。刘铁牛负责安排这三百多人干活。让他带着刘瓦匠和刘木匠监工。 本来刘家洼子是个小村才15户人家,夏粮收获时招收了几户人家才算增加到了30户,这次增加到了近百户,还好新来的这几十户都在刘家村干过活,与村里打过交道不算是纯粹的陌生人。 增加村民在胡贤的计划之中,毕竟在生产力如此底下的东汉末年只能靠人多力量大才能做点什么。只是没想到的是这次突然增加了这么多,粮食倒是没什么压力,就怕老村民和新进来的村民闹起什么别扭。 刘老汉先把新进来的村民安排好房子,放下携带的东西后又都带到澡堂洗了个澡换上新发衣服,旧的衣服让他们回家带回家经过煮烫洗之后再穿,再到食堂吃顿饱饭,然后孩子们打发到学堂让老师去处理呗,不管什么时代老师管孩子绝对好使。 读过书的就去学堂当先生,当过兵的就去护村队跟着巡逻,木工跟着去砍树,铁匠去找工坊找刘铁匠,妇女去后勤组在食堂帮忙也行,去养殖场照顾鸡鸭猪羊也行,剩下的劳力就跟着去挖河垒墙,啥也干不了的老弱就去照顾2到6岁的孩子们。反正就是让他们忙起来,不能闲着,不管老人新人在一起忙活几天大家就都熟悉了,一天忙活下来也就没心思想这想那的了,吃得饱穿得暖东汉的老百姓那还顾得上要什么精神上的满足啊。 进了腊月,张世平、苏双也回来了,带着大批的物资来到了刘家村。给商队放假了,今年挣得够多了,8个月基本上没歇一歇,张世平、苏双也是有千金身家的人物了,要是有关系都能买个太守当当了。现在看胡贤不再想供货了也干脆休息了。 商队放假,还有20多个无家可归的人跟着张世平苏双住在了刘家村,张世平、苏双更是把家眷也从中山接了过来,程普也把家眷接了过来。 刘铁匠在胡贤的指导下早就生产了取暖用的炉子,又用竹子制造了烟道,每家每户都分配了一个炉子,学堂里每间教室也配备上了炉子,食堂是最早使用炉子的,配合铁锅早就实现了炒菜,主要是用猪油和羊油炒菜,胡贤又指导着弄出了芝麻油和豆油,花生油胡贤用的很珍惜。人身体有了油水主食的需求量就会少很多。 澡堂每天5个时辰供应热水,胡贤要求村民最少一周洗一次澡,胡贤跟喜欢晚上弄池子热水泡一泡,刘忠、胡车儿先跟着学,后来程普也爱上了这个泡澡感觉,再后来泡澡的人越来越多。干脆弄了几个大池子大家都跟着泡了起来。 随着新人的加入,胡贤把工匠坊给扩大了,现在有5个铁匠带着8个徒弟还有20来个帮工,几个小徒弟带着帮工烧炭炼焦,大徒弟就带着帮工打造农具和生活器具。大师傅便带着大徒弟炼钢打造斩马战刀,张世平、苏双送来的镔铁主要用来打造战刀了,胡贤要求战刀最少要达到30炼。样式统一,大小轻重从5斤的到15斤的都有。胡贤帮着提高了炉温,改进了送风工具就停住了,大炼钢铁还不到时候啊。 木匠坊也扩大了,现在又木匠8人徒弟12人帮工30人,木工的工作是最多的,要坐马车。做制作弓箭还要打造弓弩。对于木工胡贤懂得不多,只能帮着改进改进工序,实现了半流水作业,把工具统一了,一开始的时候8个木匠每个人的尺子都不一样,就让他们打造根一米长的短棍8跟短棍短能差出5公分来。 村里的各项事情基本着靠了,胡贤便考虑要练兵。他和众人商量在冬至日举行大比武。 比武分速度、力量、弓箭、对战等几项,全村全员参与分男女等几组分别比赛,18岁以下的2岁为一级别,18到22岁为一级别22岁以上的为一级别,每级别奖赏前五名。 程普也想参加,让胡贤给骂了回去,让张世平的商队的人也参与到比武中,让他和张世平、苏双、刘铁牛当裁判。几人搞清楚了裁判是干什么的就高兴地屁颠屁颠的忙活去了 到了冬至日大比武开始除了跑步其余的各项前三名基本上都让商队的人给夺取了,刘忠、胡车儿分别取得自己组别的一二名,胡贤让他们跨级别挑战,没想到刘忠在力量比赛里取得了成人组的第三名,在步战取得第一名,胡车儿在马战项目取得了第二名。在骑射项目夺得第一名。 刘皇叔胡贤等人分别给众人颁发奖品,奖品包括百炼战刀、长枪、长弓、手弩、美酒等。女子组的比赛也很快结束了,胡贤也不知道该给她们颁发什么奖品,只好承偌答应他们的一个请求算是奖励。 大比武结束,胡贤重新组织了护村队,队长是胡贤副队长程普;下属5个分队,每个分队24人,设分队长一人,分队下设两个小队,每小队设正副小队长2人。每天一个分队执勤巡逻;一个分队备勤,其余分队上午训练下午休息。沐休日和节假日有各队长执勤巡逻。 个工匠坊也设正副工长,工匠按照技术考核一到五级,学徒帮工也设一到五级,个级别待遇不同。 学堂的教师也根据能力学识设初、中、高、特、特高五级区分待遇。 每年的冬至日进行比武考核,优秀的晋升,不合格的降级。 全村村民从6岁到50岁不分男女老幼都必须参加训练,无故不参加训练三次停止村民待遇一旬。 胡贤从村里16到20岁的年轻人中选了18人加强特训,没想到这下把女孩子们招惹了,要参加特训作为奖励,没办法又选了6个女孩子一起特训。 老弱以及妇女的每天训练量是一刻钟,只要跑跑步就可以,青壮的的训练是跑步和刺枪,每天要一个时辰,护村队的训练是跑步刺枪和挥刀,胡贤把破锋八式交给了护村队。 特训队每天训练4个时辰,早上跑步、中午练拳、练刀,下午练习马术和马战,晚上读书认字。胡贤把21世纪的特战训练和战术也慢慢的教给特训队的队员。特训队也是分成两个小队,刘忠胡车儿分别是小队长。女子小分队也跟着训练但是不做强制要求。特训队的队员训练很是刻苦,经过了这段时间的特训,又有充足的食物油水。胡贤相信这些特战队员的水平除了武器装备应该有后世新兵连的战力了。 胡贤从十几部架空小说中凑出了孙武的三十六计又结合融入后世的一些战例讲给了程普,程普如获至宝,不仅听还认真的做着笔记,胡贤干脆在晚上开始讲解胡贤版三十六计,听课的都有程普和特训队24人以及张世平和苏双。经过这段时间的填鸭式的强化学习,相信程普有后世连排长得水准了 忙碌起来的时间过得总是很快,不知不觉新年就要来临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流民终于散了,其实进了腊月除了砍树别的活也没法干,几百人砍树还是很壮观的,到配货车的路快要砍通了,过了年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把车给开回来了。 年前五天全村放假,除了特训队每天还要训练3个时辰外其余的人员全部放假准备过年,辛苦了一年了要好好的休息一下,准备明年更加苦难的日子。村里分发了一些粮食;又根据平时的工作发而一些工钱,最少的也有2吊五铢钱,最多的拿到了10吊。村里每天安排10辆车去郡城,想去城里逛逛的可以跟着去转转看看,也能买点村里不发的物资。想去走亲戚也可以从村里借车,最好是把亲戚都请到刘家村来安家落户。 程普、张世平、苏双已经决定在刘家村安家落户了,他们相信跟着胡贤混日子会越来越好。 新年到了,村里该安排的都安排好了,除了离不开人的岗位也都放假了,牲畜、家禽也安排了人值班照顾。特训队也放假7天,等年初六再集合训练。 新年这天,胡贤和刘皇叔在食堂和那些没有回家的人一起过年,程普一家人后续也赶了过来,张世平苏双也赶了过来,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胡贤也懒得动弹,没有做菜。吃了饺子喝完酒大家伙散了各自找地方睡觉了。 胡贤想家了,想他在21世纪的爹娘、jiejie、姐夫、小外甥、想他那些一起流过血一起喝酒的战友。 晚上,胡贤一个人偷偷的一个人去了配货车,朝南跪下,磕了三个头,默默地喊着,爹娘,孩子在这里给你们两老磕头了。胡贤的眼泪默默地留了下来。 胡贤在驾驶室呆到了天亮,只是静静的发呆,太阳升起的那一刻胡贤下车关了车门便开始乡刘家村跑去。 新年要有新气象,哪有时间儿女情长。 过年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天喝酒,和不同的人找着不同的理由借口喝酒,一直喝到年初五。 初七,特训队开始恢复训练,十六,村里的食堂开始生火,村民开始恢复正常的生活节奏。张世平、苏双的商队也集合起来了,胡贤劝住了他们跑商的想法,让他们出了正月再说。 没几天黄巾教造反的消息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