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赵谦的日记
“中平二年八月初四,晴转多云,天气不错。 今天上山围剿野兽的关羽派人送了些野味回来。 有几只兔子、几只野鸡、还有一头野猪。 托简雍的福,在真定豪强手里搜刮了一些花椒胡椒桂皮还有一大批盐糖。 虽然比不上以前吃的精制碘盐,但相比于醋布和偶尔舔一口的岩盐来说,相当不错了。 说到盐,这可是暴利啊,等拿下冀州后可以在渤海郡那边弄几个晒盐场,产一些高品质的海盐。 历史上有几位赫赫有名的私盐贩子,黄巢、钱镠、张士诚...... 不但有钱还挺能打。” 等等,他们可能是因为能打才能赚到钱,赚到钱后更能打。 赵谦突然停住笔尖,发散思维。 赵谦划掉“不但有钱还挺能打”改成“因为能打才有钱,有钱后更加能打?” 好像也不对,张士诚贪图享乐偏安一隅最终城破人亡。 赵谦摇摇头,算了,不去想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自己在写日记,写完日记就睡了。 “盐!” 赵谦掏出一块空白竹简写下一个大大的盐字,打算有空再说。 把空白竹简丢到一旁他接着写他的日记。 “野猪rou比较腥,就算是放了许多调味料焯水很久也去不掉那股味道,不好吃,只能给三分。 野鸡还好,和山药枸杞一起炖成汤,山药软糯,鸡rou细嫩,这一道山药枸杞野鸡汤能给七分。 至于野兔,倒是留了几个兔头准备卤一下,虽然缺少很多香料,但是现在的条件又不是不允许我尝试。 关羽清剿山中野兽的行为已初见成效了,现在屯田所的屯丁们已经有序上山采摘葛根、山药还有其他的一些药材了。 这其中少不了田丰居中调度,这家伙处理内政真是一把人才。 虽然也少不了他田家在冀州的声望为他带来的加成。 但这家伙是真的好用啊。 关羽清剿野兽还有一个收获,那就是找到了几个黑山黄巾的山寨,大小不一,人数各异,但都没有曾伟的山寨大,最大的也不过才五千人。 让关羽田丰配合一下,招降他们好了,反正现在粮食多,等刘备拿下元氏后就更不缺粮食了。 话说刘备那边怎么样了?能不能顺利拿下元氏县。” 赵谦停下笔,看了看,也大概写了五百字左右的拼音日记了,今天就先这样吧。 放下笔,整理好竹简,吹灯睡觉。 赵谦逐渐进入梦乡。 远在元氏的刘备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在刘备第三十二次翻身的时候,与其抵足同眠的张飞忍不住说:“大哥,在想些什么? 如今元氏县令愿意与我们合作,此处豪强也是识趣的,说借粮就借粮。 形势大好,优势在我,怎生睡不着觉呢?莫非在担心真定?” 刘备闻言长叹一声,“唉~云长统兵能力不错,又有自牧在旁为其出谋划策,就算是张纯来犯,也是能坚持到我们去救的。 我是在感叹这大汉天下竟已千疮百孔,张角虽平,但还有那么多人打着黄巾的旗号闹事。” 张飞恍然,原来是在担心张牛角那厮。 张牛角,博陵人,原是黄巾中层军官,张角兵败后逃回家乡聚众闹事,如今与真定人褚燕合兵攻打瘿陶。 瘿陶周边有实力救援的只有常山、安平两郡的郡兵了。 那瘿陶县的求援信都直接送到元氏县令手上了。 元氏县令想派兵救援瘿陶,但郡兵大多不堪用,正为此着急上火之时,刘备带着三千兵马来了。 对于刘备口中使君让其督常山诸县,练兵平贼的说法元氏县令表示无所谓。 只要你杀贼就行,杀个反贼证明一下自己,解了瘿陶之围,我就帮你督常山诸县。 元氏县令提的要求很合理。 我不去质疑你刘备有没有正规手续,我可以帮你,也可以给你拉豪强投资,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先展示自己的实力。 正好,你去把围攻瘿陶的那群黑山贼给解决了,给我们展示一下你的肌rou,让大家伙知道知道你的力量。 做出点成绩来,这样才好拉融资啊。 刘备知道自己实际上理亏不合法,如今元氏县令给的解决办法很合理,自己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所以刚到元氏没两天的刘备,等豪强承诺的粮草一到就要领着五千兵马驰援瘿陶了。 “大哥勿忧,那张牛角虽然人多,但多为乌合之众,不堪一击,瘿陶城高难攻,里外夹击之下何愁不能破敌。” 张飞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接着说道:“大哥若是心忧天下,其实不必。上次自牧和我们说的很清楚,天子不堪,我等安定一方,以待天时就是 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而且朝堂之中不乏能人,譬如卢师便是德才兼备,想来不会坐视天下大乱的。 我们做好自己就是了。” 为了劝导刘备,张飞把卢植都搬了出来。 经过张飞的开导,刘备心情好了一些。 是啊,自牧能看到的,朝堂诸君没理由看不到。 朝堂诸君没理由全是昏庸之辈,我做好自己就是了。 聊了会儿天后,刘备张飞各自睡去。 瘿陶城下,张牛角看着久攻不下的瘿陶陷入沉思。 数日前瘿陶派人往周遭求援。 最有可能支援的就是元氏了,元氏郡兵虽不过两千,不足为虑。 但现在自己在攻城,如果被里外合计就不妙了。 必须尽快拿下瘿陶! 张牛角思来想去,决定不派大部队攻城了,只派小股部队sao扰牵制守城军。 让大部队养精蓄锐,数日后一举拿下瘿陶。 元氏郡兵就算反应再快,也要时间筹集粮草,准备行军,少说也得七八天才能到瘿陶境内。 只需在此之前拿下瘿陶就是了。 不过也要派人防范,派谁呢? 张牛角环顾四周,看到了人称“飞燕”的褚燕。 褚燕其人彪悍,敏捷过人,故军中称其为“飞燕”。 啸聚一方的反贼头子,后来归降朝廷,被封为平难中郎将。 后来和袁绍干过仗,投降了曹cao,被封为安国亭侯。 算是东汉末年最成功的反贼了。 宋江看了会羡慕死的那种成功。 “褚燕,你领三千人马驻守柏乡,防范元氏郡兵。” “诺!” 褚燕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