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抵押
“什么?” 饶是姜宁再淡定,这会也不可思议瞪着林寻。 眼前这个年轻人说什么,要签她? 搞反了吧? “你没听错,我就是要签你。”林寻无比认真重复一遍。 旁边,杨欣已经目瞪口呆,她觉得早上喝了假奶,这会耳朵出了毛病。 像是听到什么天大笑话,姜宁笑得花枝招展,波涛汹涌,完全不顾其他人感受。 “你是要收购我的公司吗?” “不,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签约你一个人。” 姜宁的公司虽然有一定规模,什么法务部,艺人部,经纪人部,宣传部都是现成的。 虽然林寻可以复制一套,但他没时间,也没这么多精力。 而且姜宁有人脉,有资源,认识不少导演,制片人,老板和圈内艺人。十年经纪人生涯,她能做面子的事,也能做里子的事。 林寻不具备这种特质,但需要这种特质。 签约经纪公司不是他的首选,正如合同里那样,局限太大,几乎是把自己卖给公司。 以后公司让他干嘛他就得干嘛,不干?不给你安排工作,雪藏你,十五年合约期间你还不能自己接工作,不然违法。 要么赔五千万违约金,要么有种十五年后再出道。 十指交叉,林寻继续道:“简单来说,就是我想把自己的一部分业务外包给你,你怎么处理是你的事,我只看结果。” “呵呵。”姜宁冷笑,“你凭什么?” 她知道林寻意思,这种合作模式在娱乐圈也不是没有,但那都是一线艺人待遇。 能数的出来的一线艺人,或者超一线艺人,基本上都是脱离经纪公司的。 早期艺人倚靠公司,可以说没有公司他们根本活不下去,但当红到一定程度后公司对他帮助就不大了。 自己接戏,自己接代言,自己接综艺,最后还要分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给公司,凭什么? 凭公司有宣传渠道可以帮我吸引流量?凭公司有专业律师把代言谈到最合适价位?凭公司有公关团队帮我危机公关? 那好,我自己找一家经纪公司,把这些活外包出去,同样效果,价钱可能是你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艺人脱离公司,公司对他没有约束力,甚至要靠他吃饭。 但前提是艺人够红,有自己的资源人脉,不然你就得倚靠公司,因为外包团队是不会帮你接戏的,如果接戏,分成可能和公司一样,绕了一圈回到原地,没有意义。 姜宁问凭什么也是这个意思。 咖啡勺子轻轻放到姜宁面前,林寻道:“一年五百万,我需要你帮我谈代言,公关,宣传,以及打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 听到这话,杨欣屏息,大气不敢出。 百万年薪,在国内能签一个很好的经纪人,但林寻说的事不是一般经纪人能做的。 她很好奇姜宁会怎么选择。 “事能做,但钱不够,宣传,危机公关,这都是大价钱。微博热搜知道吧,买一次少到三五万,大到三五十万都可能,你在发展期,一月一次热搜都是少的。” “代言总不能啥都接吧,食品类三无产品,吃死人你得负责,我的团队得帮你做代言筛选,找专家化验食品安全。” “这样算下来,我虽然能赚一点,但不多,有这时间干啥不好。” “不一样。”林寻把咖啡推出去:“我知道,培养一个艺人公司需要话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前两年未必能回本。” “但我不用你花费资源,只需要帮忙处理找上门的代言商演等就好。” “当然,你要是愿意用自己时间,人脉,关系人情帮我去接资源,咱们分成好说。” 姜宁心动,表面却不露声色:“听着倒是诱人,你要是一线艺人,我一年能赚疯。” “但你这小屁孩毛都没长齐,就拍了一个男二号,发三首歌,三线艺人都不算,我怎么相信你。” “年轻人,画饼充饥不是这样干的,还是跟姐混吧,别的不敢说,三年后内魔都市区买套三室一厅还是没问题的。” 竖起食指,林寻道:“一年,我保证一年内你的盈利不低于一千万,这条可以写进合同里。” 姜宁玩味一笑,开始正视眼前这个年轻人:“赚不了一千万你拿什么赔我?” “卖身抵债行吗?” “jiejie怕犯法,三年起步,最高死刑呢。” “我满十八岁了。” “滚!” “夏洛特烦恼票房破十亿成定局,我家有投资五百万。” 还有这事……姜宁脸色微变,投资五百万,占制作费三分之一,虽然不知道占股多少,但肯定赚翻了。 翻十几倍没问题。 那也是七八千万。 怪不得这小子口气这么大,原来是家里有钱。 “哒哒哒……” 指尖轻轻敲打桌面,沉思一会,姜宁开口:“你家里的钱是你家里的,一千万不是小数目,到时候你爹不认你咋办?” “还是跟我吧,我把合同改改,让你上音乐综艺,刷几波脸,然后明年开演唱会。” 黑着脸,林寻道:“再见,曾经的你,一次就好,我把这三首歌版权押给你,如果赚不了一千万,版权归你。” “嚯,玩这么大?小弟弟,jiejie可没逼你啊,是你自愿的。” 林寻:“……” 都逼我脸上了。 “老板,去我公司吧,打印合同咱们就签了。”姜宁笑容温暖,像换了个一人似的。 天可怜见,她这次来真的是想签约林寻,能唱能演能写歌还长得帅,这种全才很少了,包装包装肯定能红。 谁知道林寻居然想签她。 年入一千万,她无法拒绝这个诱惑,哪个经纪人能赚这么多?刨去林寻公关费,宣传费,还能剩个几百万。 这是她以前在糖人的十倍收入,公司的……额,公司目前不赚钱,都是一帮练习生,电影学院新人,一个红的都没有,每个月还得倒贴钱给他们找资源,快穷死了。 关键是有三首歌做抵押。 摆明的稳赚不赔,傻子才不干。 那三首歌质量不低,甚至有可能成为经典,说真的,她反而不希望赚一千万,这样林寻就能把歌抵押给她。 经她手运营,肯定大赚特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