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首周二十六亿,碾压复仇者联盟
瞅了一眼热芭,林寻摆手:“别打岔,我现在一般情况不拍吻戏。” “这是两部定制剧,主推游戏的,剧情上不算出彩,但腾旭价格开得很高,从调查数据来看,这类戏市场还不错,你要是有时间的话我把剧本发给你。” “价格什么的我不是太在意,主要是能和你合作,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冒昧问一下,多少钱?” 林寻都说冲着钱去的,片酬应该低不了。 只是限薪令出来以后,艺人收入普遍腰斩,哪还有什么天价片酬,再高也高不到哪去才对。 这是她疑惑的地方。 “我的片酬和你们不一样。”林寻摇头,“我是卖剧的,你如果去的话,片酬比在其他地方高是肯定的。” 他没说多少钱,反正价格很高,高到他都没法拒绝。 狗大户腾旭是真不缺钱。 限薪令规定演员片酬不能超过制作成本多少多少,但制作方真要给钱,有的是明目,而且还光明正大合理合法。 “拿你把剧本发给我,我把档期安排好。”想都没想,热芭答应,先不说高片酬,就冲着女主演是她,男主演是林寻就得去。 林寻是不会自降身份怕烂片的。 人家这么大咖位的人都不怕,她怕什么。 “两部女主都是我吗?是我的话价格还能打折哦。” 林寻白眼:“第二部的女主角我可以帮你说话,具体行不行得看腾旭答不答应,以及,你们的团队够不够硬。” “如果你能拿下这两部戏,今年你都不用再拍其他戏了。” 热芭俏皮眨眼,比了一个OK手势:“你都这么说了,我拼死也得拿下。” 林寻说的两部戏吃一年,可不是片酬吃一年的意思,他的意思是接了这两部戏,今年的人气和热度就不会缺。 说明什么,说明他也看好这两部戏。 天大的机会啊。 普通艺人是很少有市场嗅觉的,甚至什么戏好,什么不好,都无法判断。 评价一个戏好不好,可不只是故事内容,剧本,这只是基础,还有制作团队,播出平台,演员阵容,市场风向,观众接受度等等。 一个普通的艺人有戏演就不错,哪里还有功夫看这些,而且也看不到。 为什么顶级艺人往往接到的都是好剧本居多,一部分原因是咖位高,有口碑人气,有人脉资源。 另外一部分原因是有专业团队筛选剧本。 拿到剧本后会多方位评价这部戏有没有前途,能不能拍,角色欢迎度等等。 热芭自问她是达不到那个段位,但林寻能。 林杨影视本身做影视的,对市场,剧本的把握比她们这些散户强多了,林寻说能,那就一定能。 “真羡慕你们这些资本家,赚钱赚的都是大头。”来一趟有这么大收获,热芭还是很开心的,开起了林寻的玩笑。 “哪像我们,赚的钱被公司砍一刀,再被上头老板砍一刀,落到口袋里都没多少了。” “你还会缺钱?”林寻脸上写着不信两个大字。 女艺人比男艺人赚钱,这是圈子里公认的常识。 女性优势摆着呢,市场上光是化妆品就有几百个品牌,还有各种奢侈品包包,服装,口红,首饰啥的,全是女艺人代言。 同一段位,女的赚的钱是男的两三倍。 “和你这种一部戏赚几个亿的土豪相比,我很穷的好吧。”热芭当即委屈,旋即又笑道:“听说现在火锅店很赚钱,你要不要试试?” “不试,那个玩意不适合我,哪天翻车名声全没了。” 火锅店赚钱吗,那是相当赚钱。 不少艺人都开火锅店。 说白了也是名气变现一种,名气越大赚得越多。 有人问,只是开店,真的能赚钱?要知道做生意就没有百分之百只赚不赔的。 现实告诉你,还真有,艺人火锅店就是这样。 但是,如果你想的是老老实实开店赚钱,提高菜品,做好服务,然后又开分店又赚钱,那你格局小了。 这么慢的速度,又有风险,有时候生意不好还亏本,娱乐圈这帮成了精的人怎么可能干这种事。 他们做的是,用艺人名字创建一个火锅品牌,先开一家店,把名气打出来,然后让老百姓加盟。 说白了把招牌借给你用。 一家店加盟费收你十万八万不过分吧? 一个人十万,一百个一千万,一千个一亿。 艺人粉丝多,名气大,你想想,这是多么恐怖的吸金能力。 当老板的艺人什么都不用付出,用自己的名字开一家店就行,需要流量的时候跑去店里发几个视频传网上,有的是人点赞。 偶尔找几个流量大的网红合拍,大家唱唱歌啥的,又是几百万转发。 第二天店里坐满打卡的人。 简直是无本买卖! 而在其他地区的加盟店,看到是明星的牌子,在名气效应下,也会有人进店吃东西。 至于好不好吃,贵不贵,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热芭疑惑:“只是普通火锅店,怎么会翻车呢,做好食品卫生就好了,好多人都在做,也没见出事。” “那是还没到时候。”林寻用筷子指着桌上的菜说道:“餐饮这玩意,除非你二十四小时盯着后厨的锅,不然就有翻车的一天。” “等哪天吃出事,哪怕是一点小事,因为名气问题也会被网友无限放大,到时候身败名裂,得不偿失。” “我觉得吧,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不要碰,再说,咱们赚钱已经够多了,一辈子都花不完,何必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名气是个好东西,赚钱很快,反噬也快。 有时候一点小事,只是因为你是名人,那就是大事,吃瓜群众很乐意凑热闹的。 林寻搞不懂,艺人赚钱方式很多,只是吃本职业的饭碗,一个月赚的钱顶普通人一辈子,还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事干嘛。 “听你这么说,好像还有风险,那我不做了。”热芭砸吧嘴,有点遗憾:“前不久有个朋友劝我一起加盟呢。” “餐饮不赚钱,没必要,只是兴趣的话当我没说,把本职工作做好,不比搞什么加盟店来钱慢。” 说话间,林寻手机响,两人谈话期间他给公司的人要剧本,已经发过来了。 “剧本发你了,自己看吧,时间不早,我回家了,再晚我们家那口子的电话就要来了。” “慢走不送。” 拿起外套,林寻出门,留下独自看剧本的热芭。 电子档,手机页面小,热芭看得很慢,两部戏,都是都市的,和林寻说的一样,定制剧,推广游戏的。 一部戏全职高手,一部是王者荣耀。 全职高手中戏份比较多的女性角色有三个,男的就一个,讲的是退役大神跑网吧当网管,重拾游戏在新手村虐菜的故事。 应该是国内第一部讲电子竞技的电视剧。 其中除了主打的电子竞技,还包含了偶像剧元素,算是一个创新。 “怪不得林寻会推荐给我,确实不是一般的都市偶像剧,有点像职业剧。” 霸道总裁爱助理,那一套早就过时了,观众看了都想吐,当下流行的是职业剧,比如急诊科医生,讲的是医生故事。 鸡毛飞上天,讲的是做生意故事。 法医秦明,讲的是法医故事。 看了几个角色,热芭把目光留在唐柔这个角色上,漂亮,家世好,精明能干,天才少女,不服输,重要的是讨观众喜欢。 第二个剧本,你是我的荣耀。 看完,热芭只有一个想法,披着王者荣耀的皮的偶像剧,别说,挺有意思的,女明星和科学家谈恋爱。 节奏快,剧情轻松,没那么你爱我我他的狗血剧情。 两个剧本,要说好的话,以她的目光来看,当然是第二个剧本好。 二选一?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两个她都要。 剧本发给杨蜜,热芭把事情说清楚,请她出面务必谈下这两部戏。 这种剧本,她自己去谈不现实,一来咖位差点,未必得到重视,杨蜜咖位大,又是上市影视公司大股东,效果比她好不是一点半点。 “林寻呢?”大朋被乔山搀扶着出来,桌上只有热芭一个人。 “回家陪老婆去了,就咱们几个,还喝吗?” 喝个屁啊,大朋扶额。 他这点酒量完全不是热芭对手。 “散了吧,大家明天早点起,一起跑宣传,我通知一下小岳岳,问他能不能抽两天时间过来救命。” 林寻说得轻描淡写,锁了两天的排片。 但大朋不傻,混这行这么多年,他哪里不知道排片哪是说锁就锁的,不付出代价怎么可能。 林寻给他争取两天时间,他不能浪费,必须全力以赴。 …… “缝纫机乐队没网上说得那么差,哪个孙子打的一星,害老子差点错失一部好剧。” “五星,必须五星。” “看得我挺乐,水平比起煎饼侠好太多,希望大朋以后别拍烂片了。” “最后一幕点燃我对摇滚的梦想,啥都不说了,这就去买吉他。”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越来越多的网友慕名走进电影院看缝纫机乐队,票房效果一天比一天好。 从第四天开始,单日票房就没低过八千万,比林寻导演的闪光少女还要强。 闪光少女,缝纫机乐队,扫毒2,复仇者联盟上映一周后,首周票房出来。 首周票房是一个很关键的数据,从第一周的票房数据走向基本就能判断这部戏的结果如何。 排第一的依旧是扫毒2,十亿,横扫同期无敌,单日票房就没低于一个亿。 根据猫眼票务平台预测,最终票房大概在二十五亿左右,打破港片有史以来最高票房记录。 第二闪光少女,六亿。 第一周不少观众冲着林寻的名气来的,前几天涨势很好,但因为里面没有什么明星,都是不出名的学生,凶猛势头略显疲态。 预计中期的票房会大幅度下降,后期断崖式下跌。 但靠着林寻的名头,饱满的故事内容,再冲一个周不是问题,专业人士预测的票房会在十四亿左右。 第一次当导演,小成本制作,没有任何明星阵容,演员是非表演科班学生,还是半艺术片,能拿这个票房,林寻已经够牛了。 多少导演一辈子拍的戏都没他这部票房高。 可以说,林寻的跨行非常成功。 第三缝纫机乐队,五亿八千万,后来者居上的它最近两天票房都是一个多亿,这部电影前期宣传不够,加上大朋口碑不好,如果不是林寻强势锁了两天排片,等不到大量观众进电影院已经崩了。 好在坚持下来,现在成绩很好,后期十七八亿不是问题。 加上煎饼侠,大朋导演的两部电影加起来破三十亿,导演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排在最后的是复仇者联盟,三亿三千万。 从第四天开始,排片率被彻底冲垮,一路暴跌。现在一天就两三场,不是半夜就是大中午吃饭的时候。 单日票房从一开始六千多万到现在一千多万,再过两天就是几百万。 没办法,扫毒2太残暴,成绩又好,院线当然给他加大排片,闪光少女和缝纫机乐队势头正猛,加排合情合理。 但是院线排片就这么多,其他人多一点,你就要少一点。 林寻的三部电影,一部电影咬几口,复仇者联盟骨头都不剩。 网上,不知道内情的网友替复仇者联盟委屈。 “可惜了复仇者联盟,剧情不错,特效到位,妥妥的好莱坞大片,如果不是撞档林寻手下的三部电影,不至于压榨成这样。” “可不是嘛,身边不少朋友都说排片太少,买不到票。” “换一个档口,成绩最少翻十倍。” “十倍太夸张了,复仇者联盟3内容制作比起2和1差了点,放在春节档,十亿打底不是问题。”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安排上映时间的,明知道有这么多猛片还硬上,不会等等吗?” 林寻玩的是阳谋,他不否认复仇者联盟制作精良,不怀疑好莱坞的全球顶尖水平,但我用数量照样把你压死。 三部戏同时上映,除非复仇者联盟质量高到爆炸,宣传爆炸,吊打碾压同期所有电影,不然就得缩小生存空间。 结果很明显,他做不到。 闪光少见,缝纫机乐队,扫毒2,每一部都是能破十亿票房的精品电影,想碾压他们,太难了。 华夏又是林寻的主场,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要人脉有人脉,打压一部外来片优势很大。 何况林寻还是全力以赴,奔着玩命去的,这一周,他花出去的宣传费好几亿。 如果闪光少女,缝纫机乐队,扫毒2扑街,他最少要亏七八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