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通背拳
津门变天了。 转眼就到了深秋,nongnong雾霭如阴霾。 笼罩全城。 天微微凉,刘琛罩了间外套。 准备出门去吃狗不理。 他现在不住在林家,甚至没有人知道他和林家有关系。 到津门不久,他就从林家拿到不少钱,在外面开了医馆。 凭借的,是自己在穿越前兑换的那些医道知识。 刚出门,就感觉到好几道目光。 饿狼般扫过自己。 回望去,是一群便装的日本人。 宽大的风衣,绅士礼帽挡住面容。 站得笔直,动作整齐划一。 军人。 刘琛丝毫不怀疑,风衣下微微鼓起的,是枪。 甚至子弹已经上了膛。 索性那些目光扫过一遍,稍作停留,又移向他处。 刘琛略作思考,便有了大概的推测。 此时的津门,东瀛人还不能一手遮天,大多时候还比较低调。 但就算这样他们还派出这么多军人穿便衣搜查,显然是有大事。 也许是有人失踪,也许是有人偷了情报,也许是有人进行暗杀。 不外乎是关于日军机要,或者高级将领。 当然,那些都与他无关,他是安全的。 狗不理,津门乃至全国都闻名的包子。 要想吃到最新鲜的,必须得到店吃刚出炉的。 离得不远,就在两条街外。 所谓狗不理,其实说的是前朝狗不理创始人小名叫狗子,因为包子卖得太好了,没工夫搭话接腔,被人调侃“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就成了狗不理这个招牌。 皮软馅大,十五个褶子,清香不腻。 配上豆浆。 绝了。 纵然是在《师父》世界吃了十年,还吃不厌。 来津门四个月,生活节奏和八极门里基本没区别。 除了练拳,只多了一样。 上门挑战。 不是沈元那样上门砸场子,而是正经地拜帖约战。 有观礼,有见证。 五六个包子下肚,再来个煎饼果子。 吃饱喝足,消消食,步行去武馆。 朝市外走,穿过七八条街。 杨氏通背拳馆,赫然于眼前。 大门敞开,两排弟子严阵以待。 一看到刘琛,就有人跑进去通传。 倒不是他们小题大做,而是迫于刘琛的战绩。 厚积薄发,在战斗中不断突破。 四个月,挑战7家武馆。 全胜。 压倒性的胜利。 所有人看完之后,只有四个字的评价: 大师风范。 此战的对手,是拳馆的掌门人,杨宁。 通背一门,扬名于帝都、津门。 开始时却不是一门拳术,而是一门杆法。 当年,开派宗师欲北上传拳,途中遇一位善拳的马先生,一番比斗后,惺惺相惜,遂以杆法换拳法。其后不久,又遇一位善刀的赵先生,仿佛故事重演一般,换得一门刀法。 进京后,开派宗师不急于传拳,而是花了数年功夫,融杆、拳、刀于一炉,推陈出新,得名通背。坊间应战,战无不胜,方有闻名江湖。 杨宁已在擂台外,背手而立,沉着自信。 此人双臂极长,腕线过裆,天生的通背拳好料子。当然,若为女子,必是绝好的身材。 事实上,早在10年前,他就已经在当地闻名。 一手通背拳,如杆似刀,冷弹脆快。 “这个刘琛,到底是什么来头?” 纵使再有自信,杨宁也不敢轻视连战7家武馆的猛人。他看向门口,向身旁的见证人问道。 “此人年不过二十,当真称得上武学奇才。据说一身功夫传自八极,但厮杀里,对其它拳术同样精通。这就是打娘胎里学,怕是也学不到这么精。” 能当见证人的,多是江湖名宿。按理说,早已见过不少江湖传奇。但谈及刘琛时,仍带着几分琢磨不透。 另一位见证人看着门口处的刘琛,说起另一件事。 “他一身医道本事也着实不俗。 “出道的第一战,就是我做的见证,在刘悦的无极拳馆。 “刘悦本以为他就是愣头青,准备安排弟子给他打发了。没想到,那一场,刘琛一连打败了8名弟子,逼得他不得不出手。结果你们也知道,算上师父,2名轻伤,7名重伤。 “等挑战结束,他又唤来一名看傻了的弟子,让他拿来一些纸笔。一挥而就,留下9张方子。” “你猜怎么着。被打得不能动弹的几个人,本来医生都说没一个月下不了床,吃了他的方子,才一个礼拜,就能四处走动了。” 说到这,那名见证人笑着调侃道: “杨师父,你就使足了劲打,只要不死人,他都能开方子治。” “哼,那我倒要看看,他的方子怎么救他自己。” 丢下这句话,杨宁朝擂台走去。 刘琛自大门而入,穿过一众观礼人,他们是其它拳馆的弟子们,慕名前来。 只是初次看到刘琛,众人眼中闪过错愕。 这人,有些过分年轻了吧? “他就是刘琛?” “没错,连胜7家武馆,还是跟掌门打的。我师父叫他是开门的过江龙。” “这八极拳,真这么厉害?” “没准儿。听说津门还有一个叫林逸的,也不知两人有没有关系,4胜2平1负,也是一头蛟龙。” “津门的武术界混进这两个人,只怕是要变天咯。” 观礼众人的窃窃私语,刘琛置若罔闻。 他要做的,只有打好这一场。 签生死状,上擂台。 两人对立,抱拳,行礼。 主持人宣告:“此番挑战,手段不限,直至有人认输或者死亡,才算结束。两位是否知晓?如有后悔,可在比试之前,离开擂台。” 两人同时点头。 四目相对,跃跃欲试。 “那好,我宣布:战斗,开始!” 主持人直接跳下擂台,回到座位。 全场目光,随着一声开始,齐齐聚焦在场上的二人。 八极拳狠辣,练身成器,招招要害。 通背拳繁复,学猿象形,眼花缭乱。 刘琛当仁不让,一击劈挂掌,主动出击。 正所谓八极加劈挂,神鬼都害怕。此一招刚柔并济,堂堂正正如镇妖宝塔,封住四面八方,直愣愣盖向杨宁。 “来的好!” 杨宁一声低喝,单手上迎,长臂如杆,试图拨云见日,为另一手的埋伏创造空间。 一如老猿拨开枝桠,探囊取物。 后发先至,与刘琛右掌在半空遭遇。 但就在二者即将遭遇的前一刹那,刘琛脚下一蹬,身形扭转,硬生生化劈为削,自杨宁单臂划向咽喉。 另一手自腋下穿出,乃是当胸的直拳。 快! 快如闪电! 刹那间的变招让杨宁应接不暇,但他到底是成名多年的老江湖,身体的本能已作出条件反射般的反应。 收手护胸,踢腿。 啪! 这一声,如冰块在数九寒冬被砸碎般冷脆,乃是通背劲力使到极处的标志。 腿在半空,刘琛又有变招,脚下连踏,力由根生,果断后撤。 两人分开,重新寻找破绽。 “就是这种变招,简直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一身劲力浑然如一,几乎达到扭转如意的地步。上来那一手劈挂掌,可不是虚晃,愣是叫他像掰火车头一样掰出了变招。” “这才只是试探,双方都还收着劲……” 话音未落,二人再度战作一团,甫一接触,就如同狂风骤雨。 杨宁这一脉通背拳,是内家拳。内家拳重意,用通俗的话说,是靠脑子和意识打,技术流,打一拳算三步。 因此通背拳招数极多,连招和变招更是数不胜数,光是单cao手法就是108种,更别提其它技法。 连招如流水,滔滔不绝。 八极拳是外家拳,重筋骨皮,也就是靠力量、速度、抗击打、击打部位,勉强算作数据流,打的是属性压制。 拳脚绝招八大招,招招狠辣。 但刘琛不一样,他的意识和反应已超过常人。瞬间计算能力堪比内家拳连招和变招。 正如此刻,他目光刚捕捉到杨宁手肘微抬,中门微开,便已作出应对。 迎风朝阳掌! 浑身劲力如一,拦腰而去。 砰的一声闷响,杨宁无从变招,只得结结实实吃了这一招。 力透胸腹,令杨宁脏器震荡,血气翻涌。 “看来是8连胜了。” 有见证人下了定论。 “真猛啊,跟宫家那位出道时一模一样。” 有见证人唏嘘。 “不是猛龙不过江,不是猛虎不下山呐。” “后生可畏啊。” 见证人你一言我一语,给这场战斗下了最后的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