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这辈子都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大唐:开局抢了文成公主 当谈到最后的时候,魏砚丝毫没有半点装逼的快感。 反倒是有些悲天悯人,忍不住长吁短叹,“不过没办法,打仗是不可避免的,也只能是顺着,看走到哪了。” 至于后面的这句,就不是薛宁,乃至所有悄悄地竖起耳朵偷听的人能够理解的了。 魏砚跟薛宁吹完了牛逼后,紧接着便来到李治面前,“太子殿下的身体可还好?” 李治只觉这段时间以来,魏砚跟他的关系似乎越来越疏远。 不过此时听到魏砚上来套近乎,也是回道:“还好。” “好就行,如果真的遇到不舒服,别硬撑。” “定国公。” 魏砚刚准备扭头去往别处。 李治却是忽然把魏砚给叫住。 “?” 魏砚疑惑地看着他。 李治便道:“你这一次为何要我也跟着来?” “我知道,肯定是你跟父皇那么说,所以,父皇才会让我跟着你一起出来。” 魏砚也是默默地丢下一句话。 “因为我觉得,你要是不出来走一趟,你将来就不可能当好大唐的陛下。” “……” 李治的眼睛当即从呆木,到惊讶。 “你的意思是说,你不会跟我抢皇位?” 魏砚不禁皱了一下眉头,“我要皇位做什么?是钱不够花了,美女不够多,还是你父皇不听我话?” “额……” 李治一时间竟也没觉得这话有什么违和的地方。 甚至还傻傻地问道: “所以说……你的条件是听话?” 李治说话的声音,懦懦弱弱的。 其实很具有欺骗性。 但是,李治现在肯定是在给他下套呢。 也就是因为魏砚知道李治不可能有录音笔。 不然,魏砚肯定不会像接下来这么说: “你可以这么认为吧。不过,我跟你父皇的关系,远非这一句话,就能说清的。” 话说! 李二会不会已经把手机交给李治。 李治现在手里会不会正拿着手机给他录音? 魏砚不禁看了看李治的双手。 只能说,很难看得出来。 毕竟,手都藏在袖子里了。 李治也很紧张。 因为你还别说,魏砚还真猜对了。 他父皇拿着这手机,根本没什么用,玩两次就腻了,而且,看手机屏幕,哪有直接上手来得过瘾? 李二后宫那么多,根本不需要用手机来解决。 因此……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李二便把手机给了李治。 这应该是上元节以后的事了。 李二还心说,魏砚给他的手机这么小,而东西二市的‘手机’却这么大。 魏砚这明显是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啊。 不过,魏砚也似乎向来都不把他放眼里。 当时正好李治似乎也对这个感兴趣,李二想都没想,就说,朕那里也有一个,到时候回宫给你吧。 就跟平常的宝物一样,随随便便就赏赐给太子了。 当然,也不排除,他想让太子也了解了解这最新的科技的意思。 于是…… 这手机就这样辗转便落到了李治的手上。 而李治,此时还真的开着录音。 主要是…… 这手机除了这几个功能,也没有别的功能了。 而且…… 李治是从魏砚刚刚吹牛逼开始,就一直在录着音。 只是没想到…… 他恰好就录到了这里。 要是他把这些话,带回去给他父皇听的话。 那是不是就能除掉魏砚了? 尤其是那句——还是你父皇不听我话? 这绝对是大逆不道之言,他父皇杀魏砚一百遍,应该都觉得不解恨。 但前提是…… 他不能让魏砚发现。 他已经看到魏砚看向他的双手。 虽说是冬季吧。 准备进入春季。 但是…… 感觉这么揣着双手,还是比较有点可疑的。 但最终…… 李治还是松了一口气,因为魏砚没发现。 李治赶紧收拾好。 经过了一番休息过后,众人便又再次启程出发。 魏砚这人不好对付啊。 当初自己舅舅长孙无忌都斗不过魏砚,他就凭这点东西,就想打倒魏砚,显然有点不切实际。 接下来,还得继续收集他的罪证。 …… 经过了大概差不多两个月的赶路。 到了贞观二十二年一月,一行人总算是赶到了安西都护府。 接待两人的,自然是此时的安西都护郭孝恪。 是个久经风霜的中年男人。 别的人,比如说对魏砚的这个昆丘道大行军总管,郭孝恪都可以不太重视。 但是太子殿下,郭孝恪可不敢不尊臣子之礼。 “安西都护、西州刺史郭孝恪见过太子殿下。” 而在郭孝恪的身后,显然还有一干悍将。 甚至…… 魏砚还从中看到了一名年轻人,似乎长得很像郭孝恪。 这应该便是郭孝恪的儿子吧。 父子二人都同在军中,不错,这都是国家栋梁啊。就是他还有一个儿子,可把薛仁贵给坑惨了。大非川那一败,等于是告诉了所有人,大唐的不败金身已破,大家都快来反抗大唐。 “免礼!” “外面风大,太子殿下请进里面说。我已经让人备好酒菜,就等太子殿下您来了。” 由于此时还不算战时,所以,喝点酒,吃点菜,倒也没什么。 不过…… 作为一名守边的将领,这么搞,其实还是不太好。 难怪…… 郭孝恪会死在这一次的讨伐龟兹的战争中,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啊。 不过郭孝恪是不是忘了自己了? 他魏砚,年仅二十七岁的昆丘道行军大总管。 接下来,魏砚也是不得不给他提醒提醒。 “哪个是郭孝恪?传陛下敕旨!” 郭孝恪知道,这位年轻的行军大总管是故意这时候找茬。 当然,这也是他自找的。 可他偏就觉得,魏砚这小子,没有半点经验,根本就没有资格当这个行军大总管,你如果说让阿史那·社尔当这个行军大总管,那他还服一些。 毕竟…… 阿史那·社尔与他其实也算是老相识了,大家都在军中一起合作过,打过仗。 但是……现在你这魏砚,算哪根葱?你带过兵没有? 听说,打高句丽的时候带过。 但谁都不知道打高句丽的具体过程。 所以…… 郭孝恪打算先给魏砚来一个下马威,又或者是试试魏砚的‘实力’。 “臣郭孝恪接旨。” 魏砚念了一遍内容,然后道:“前线重地,禁止喝酒。以前你们怎么管的我不管,但如今我才是行军大总管,你们就得听我的。先说说安西都护府如今都有多少兵马吧,还有什么装备配置。” 你看,他竟然连有多少兵马都不知道。 郭孝恪便道:“安西都护府,镇戍兵共八千人。其中,骑兵部队两千五百人,弓手一千二百五十人,弩手一千二百五十人,步兵三千人。” “……” 等郭孝恪报了一通自己的家底。 说来郭孝恪也觉得奇怪。 按理说,就算陛下再怎么不把龟兹放在眼里,那他也该尊重一下魏砚的这个行军大总管。 一般一个行军大总管,带的唐军再怎么少,也不应该少于两万吧。 可这一次,他们竟然没有半点来自大唐的增援。 完全就靠安西都护府的守军? 这不合理! 一点都不合理! 魏砚听后,也是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人数……” 郭孝恪道:“大总管是觉得有什么问题?不知大总管觉得,是多了还是少了?” 魏砚便看了郭孝恪一眼,回道:“这当然是多了!我原本以为,能有个三五千人,就很不错了。没想到,竟然还能有八千。只能说,我这辈子从来都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